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想象力和创新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但是,由于美术不属于考试科目,很多学生不够重视,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导致很多学校的美术课程形同虚设,学生没有从美术教学中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激发;兴趣教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当前,学校对初中生的美术教育日益重视,但是由于美术课通常比较轻松,又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导致很多学生将美术课当作放松的课程,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何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当前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教师能否在课堂导入阶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采用多样性趣味性的导入方法,也可以与其他学学科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色彩时,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导入,分别给学生播放热情的、欢快的、悲伤的等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思考用不同颜色表达不同的情绪,激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在学习中国画时,可以通过古诗的方式来导入,给学生朗读描写美景的经典诗词,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激发他们自己描绘美景的兴趣。因此,课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受到学生的欢迎。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美的教育,多媒体技术可以全面、生动的展示美术作品的美感,使学生受到更好的熏陶。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世界名画、各种美术作品等,学生有充足的资源来欣赏和体会。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介绍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等,让学生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三、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通常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是对生活中各种情感和体验的表达,因此,只有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从内心产生感悟和思考,才能真正对美术产生兴趣。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只是一味的坐在教室中对着课本学习各种美术知识,临摹各种画作,这样一来,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受到禁锢,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美。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美景、参观各种独特的建筑、地方特色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展览,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术。
四、组织竞赛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要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要从教学本身来改进创新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思想不够成熟,自尊心和竞争意识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关注和兴趣。例如,元宵节时,可以组织一场灯笼制作大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组自己设计制作灯笼,制作完成后邀请其他班的老师和同学来进行评选,选出最好的作品。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灯笼的知识和制作方法,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美术创作热情,在活动中提高了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通過多样性的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环节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美术是一门充分展示个人思想和感情的学科,作品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鲜明的个人特点,学生的美术创作也是如此,他们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切忌简单的评价像或不像、好或不好,或者仅仅作为一项作业来考核检查,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想法,发现其中的闪光点,通过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初中美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不同角度采用多样化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还比较贫乏,教师要不断的积累探索,使学生从内心里爱上美术,不论在课堂中还是生活中,都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育平.初中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15(08)
[2]孙熠.优化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3]任丽雪.浅析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0)
[4]王毓.加强美术教程中快乐与美的充分结合——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愉悦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2(04)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激发;兴趣教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程改革的深入,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当前,学校对初中生的美术教育日益重视,但是由于美术课通常比较轻松,又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导致很多学生将美术课当作放松的课程,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何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当前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教师能否在课堂导入阶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采用多样性趣味性的导入方法,也可以与其他学学科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色彩时,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导入,分别给学生播放热情的、欢快的、悲伤的等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思考用不同颜色表达不同的情绪,激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在学习中国画时,可以通过古诗的方式来导入,给学生朗读描写美景的经典诗词,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激发他们自己描绘美景的兴趣。因此,课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受到学生的欢迎。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美的教育,多媒体技术可以全面、生动的展示美术作品的美感,使学生受到更好的熏陶。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世界名画、各种美术作品等,学生有充足的资源来欣赏和体会。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介绍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等,让学生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三、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通常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是对生活中各种情感和体验的表达,因此,只有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从内心产生感悟和思考,才能真正对美术产生兴趣。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数只是一味的坐在教室中对着课本学习各种美术知识,临摹各种画作,这样一来,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受到禁锢,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美。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美景、参观各种独特的建筑、地方特色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展览,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术。
四、组织竞赛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要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要从教学本身来改进创新以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思想不够成熟,自尊心和竞争意识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关注和兴趣。例如,元宵节时,可以组织一场灯笼制作大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组自己设计制作灯笼,制作完成后邀请其他班的老师和同学来进行评选,选出最好的作品。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灯笼的知识和制作方法,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美术创作热情,在活动中提高了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通過多样性的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环节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美术是一门充分展示个人思想和感情的学科,作品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鲜明的个人特点,学生的美术创作也是如此,他们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切忌简单的评价像或不像、好或不好,或者仅仅作为一项作业来考核检查,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想法,发现其中的闪光点,通过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初中美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不同角度采用多样化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还比较贫乏,教师要不断的积累探索,使学生从内心里爱上美术,不论在课堂中还是生活中,都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育平.初中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15(08)
[2]孙熠.优化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3]任丽雪.浅析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0)
[4]王毓.加强美术教程中快乐与美的充分结合——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愉悦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