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形成时代探析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jg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河作为中国7大江河之一,有关其形成时代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通过梳理淮河流域内已有的研究工作,综合层状地貌面和沉积地层记录探讨了淮河不同河段的形成时代。新生代期间,淮河流域内的水系曾经历2次较大的调整,分别发生在古近纪末和上新世末。古近纪和新近纪期间,淮河流域曾广泛发育湖泊沉积,以河湖相沉积环境为主。而第四纪期间,流域内古地理环境逐渐过渡为以河流相沉积环境为主。现代淮河河湖体系的形成发生在早至中更新世,其后经历不断的演变至今。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是驱动淮河流域水系演变的主因。上新世末至
其他文献
《申报》于 1 872年创刊至 1 94 9年停刊 ,历经晚清王朝、北洋军阀、国民党三大统治时期。以统治权的更替为标志 ,可将《申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笔者近来查阅《申
加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管理杨伟光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界定问题。根据1990年8月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关于重大革命历
修井作业使用的四连杆机构的油管、杆输送机运作时,起步和停止两个动作中出现一定频率的上下颤动,再加上钻具的自身的重量较大,颤动幅度也较大,很容易造成管、杆高空坠落的现象。
整合在路由器上的数据包过滤功能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保护网络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数据包的检测和过滤,忽略了数据包过滤器的部署问题,如
随着传媒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传媒经济已经被纳入了国民经济的增值范围。然而相比于媒介研究的其他领域,如媒介内容研究、效果研究、受众研究等, 我国国内对传媒经济的研究还
网络结构韧性是城市空间组织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是社会经济稳定性与恢复力的结构保障。论文借鉴复杂网络指标,构建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演化评价模型,以哈大城市带为例,对比分析多重城市网络结构韧性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多重城市网络层级性与匹配性存在分异,在层级性上,交通和金融网络趋于扁平,信息和创新网络趋于立体;在匹配性上,交通和创新网络分别表现为同配性与异配性且特征强化,金融和信息网络为异配性但特征削弱。
乡村能人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乡村能人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回顾了典型时期的乡村治理结构变迁,辨析了乡村能人的概念与类型,阐释了乡村能人在乡村发展中的多维角色,梳理了能人治村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探讨了加强能人培育与监管的途径。研究认为:①乡村能人是指在特定乡村被多数村民认可,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个人能力和社会网络,有志于或
为了解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区环境、食物及人群硒水平的分布现状,论文通过CNKI、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收集了2000—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土壤、粮食、饮水及人发硒含量的文献,按拟定标准共筛选出33篇文献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自然环境总体仍处于低硒循环状态,其中耕作土壤、饮水平均硒含量分别为0.
独角兽企业是新经济时代不同形式创新的集中组织和整合,其内部联系及空间组织反映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格局和特征。论文基于独角兽企业内部联系,通过总部—分支机构联系模型构建中国城市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层级、关联模式、网络节点3个层面探究新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和特征。研究表明:①独角兽企业内部联系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网络呈现"1+3+N"的核心城市驱动发展格局,"北上杭深"组合领跑
重点镇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形成科学合理的重点镇布局对优化中国城市化战略格局有重要意义。论文以2004年和2014年分别公布的1887个和3675个全国重点镇为样本,对其分布及效应的变动特征进行探究,进而在地级尺度对重点镇布局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进行地理探测和局部空间回归。结果表明:①经增补调整,中国重点镇布局及建设效应的均衡性增强,主要集聚区西移北扩,冷热点的分布突破"胡焕庸线",经济辐射效应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