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斗士”骆抗先教授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抗先是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千万乙肝患者亲切地唤他“骆爷爷”。骆老为乙肝患者,为传染病研究倾注了大半生。今年已86岁的高龄,但骆抗先教授仍坚持每周出三次门诊。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一趟,骆抗先不仅“早到”还“晚走”,每次等看完全部挂号病人,常常是下午一两点。有一次临近下班时,骆抗先看到一对夫妇在诊室门口徘徊。原来他们来晚了,没挂上号,又估计骆抗先要下班了,就没敢进来。骆老看到后,就把他们叫进来,当即开始诊治。他说:“你们要是今天看不上,又得花冤枉錢,说不定还延误病情。”一席话说得夫妇俩热泪盈眶。护士长告诉记者,每天上班早到1小时、晚走1小时,这是骆抗先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如果按照每周三次门诊计算,62年里他比别人多工作近2万个小时,多诊治病人10多万人次。 (选自《广州日报》)
  【素材解读】
  人生虽然短暂,可为人民服务却是永恒的。即使退休了,骆抗先仍坚守岗位,为乙肝患者送去福音。“早来晚走”早已成为他的生命规律,“治病救人”一直印在他的心底,他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
  【适用话题】
  敬业、坚守、奉献、感动……
其他文献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②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③;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④也。”  ——《中庸·时中章》  【注释】  ①中庸:儒家学派提出的修身的最高道德标准,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②小人:儒家用来指那些没有知识、没有修养、不懂礼仪、思想愚昧的人。  ③时中:时,时时,经常。时中,即经常保持中和状态。  ④无忌惮:忌,顾忌;惮,怕,畏惧。这是说没有什么顾忌和
期刊
【文题亮相】  从小学到中学,有很多老师教过你。在这些老师中,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以“印象最深的老师”为题写一个片段介绍你的老师。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人要写活,200字左右。  【指导分析】  写人要写活,是指在描写人物时要多角度着笔,要立体刻画人物。不能把人物写得扁平,弄成简单的画像和泥塑。  要写活人物,当然少不了多种描写相结合。常见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
期刊
【文题亮相】  人有个性,事有好恶。生活中,由于事物的复杂,由于人的思想、习惯、学识、地位等不同,常常会产生一些偏见。我们也许会以偏见对待他人,也可能会被偏见误解,甚至困扰。你有偏见吗?身边人有偏见吗?你和身边的人曾被偏见误解、误伤过吗?对此,你又有什么人生体验呢?  请你以“偏见”为话题,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记叙文片段。  【指导分析】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写作手法的
期刊
【编者语】  我们都熟悉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故事中的孙膑其实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打破思维定势,旧意翻新,从问题的反面思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方法。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出奇制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常说“近墨者黑”,那你的作文可以反面立意“近墨者未必黑”,就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类似的还有“弄斧到班门”“名师未必出高徒”等,都是巧用逆向思维的例子。  
期刊
【文题亮相】  “创新,让世界焕发光彩;个性,让世界重现生机。不走寻常路,彰显的是动人的魅力。想要走向不寻常的成功,我们就要不走寻常路。”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以“不走寻常路”为题,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文片段,阐述你的观点。  【指导分析】  正反对比论证,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恰当运用,可以形象鲜明地突出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具体运用时,可以异体对比
期刊
【文题亮相】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拥有许多深刻的记忆,或者是久别之后的重逢,或者是历尽艰辛后的成功,或者是消除误会、冰释前嫌的欣喜……那一刻,我们百感交集,一定会获得深刻而真切的人生感悟。  请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题,运用尺水兴波的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记叙文片段。  【指导分析】  尺水兴波意思是小股的水流中也能激起波澜。“尺水兴波法”即指短篇作品经过有意布局,使之波澜起伏
期刊
【聚光灯·文题呈现】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或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1.选定课文或名著后,可以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或名著的片段,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课文或名著时,要仔细核对原文,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  【协奏曲·拨云见日】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一段话,或几句名言
期刊
很早以前,在京城的一条老街上,分别开了两家豆腐店,一家在老街的东头,一家在老街的西头。东头的豆腐不但细腻筋道,而且口感也好,每天顾客络绎不绝。相比之下,西头的豆腐则因绵软多汤,口感寡淡而逊色不少。理所当然,光顾他们店的顾客也寥寥无几。  一天,一位中年顾客走进西头的豆腐店,吃完一份豆腐后,热心地对老板说:“你的豆腐做得有些绵软,为什么不学学东头的做法呢?”老板听后,微笑着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学他呢
期刊
【聚光灯·文题呈现】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象征开始的季节,春天是做梦的季节,也是奋发的季节。请以“我心目中的春”或者“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通过对春天的观察,表达你对春天的理解和认识;  2.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3.不得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技法引导】  一、抓住特点,写出感
期刊
在加沙的老城区扎伊通,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出售大饼的摊位。不过,这些大饼全是通过煤气炉或电烤箱加工而成。与他们不同的是,有一家制作大饼的店铺,却一直纯手工制作,并为此已经坚守了100年的时间。  这间店铺的主人名叫纳伊姆·舒拉卜,出生在当地一个传统的厨师家庭。从祖父那辈起,他们家就从事面点制作。2001年,当舒拉卜从父亲手中接过饼屋时,其他作坊已经有人开始采用更为先进的电烤箱来制作大饼,这样不仅省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