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对症处理。两组在入院时和治疗6周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记录并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早期康复,康复评分60分以上20例(40.00%),对照组60分以上5例(1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科显著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日常活动能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74
  近年來,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86.5%)。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脑卒中患者8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6~82岁,平均69.4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31例。对照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9~79岁,平均66.5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1例。
  方法: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急性期均用20%甘露醇控制脑水肿,并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康复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软瘫期、恢复早期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⑴超早期康复:发病3天内,严密监测及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加强基础护理,一旦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开始床旁康复。床旁康复包括床上正确体位、被动关节活动、床上运动、坐起训练等。维持肢体功能位,即肩关节屈曲、外展,肘关节伸展,腕略背伸,手指伸展或微屈;下肢稍屈膝、屈髋,踝关节置中立位。并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无论是仰卧位、健侧卧位或患侧卧位均以此为原则。同时尽量鼓励患者取患侧卧位,并加强患侧的感觉刺激,以利于健侧肢体活动。被动活动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尖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操作时用力要适中,一般在无疼痛的状态下,关节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至全范围。床上活动:包括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床上桥式运动。床边坐位:包括独立坐起和辅助坐起。这些动作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技巧,绝非单纯的翻身坐起,要求操作者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知识和熟练的康复治疗技术。
  ⑵软瘫期康复:病后3周内。在保持肢体功能位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可作肢体近端至远端的按摩,按摩后进行各关节适度、短时间的被动屈伸和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活动顺序应由肢体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用力适宜,循序渐进,切忌暴力,以免导致软组织损伤,活动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2~3次/日,每次40分钟,并指导患者家属一些简单动作,定时活动。
  ⑶恢复早期康复:病后3~6周。指导患者行主动、被动运动,包括体位转换、平衡练习、上肢及手的功能训练、下肢负重训练以及髋、膝、踝关节屈伸练习和语言训练等等,2次/日,每次30~60分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因地制宜,结合基层实际,通过训练,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作业训练,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患者年龄、性别、原职业、功能障碍的差异采用作业治疗方法。如应用墙式或桌式插件进行肩、肘、腕关节的训练;捶木钉板、调和黏土等做肘屈曲的训练;拧水龙头、拧螺帽,利用圆盘壮插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训练;捡豆、和面、编织、拼图、打字等进行手指精细活动的训练;踏自行车、缝纫机、拉锯、砂板作业等改善协调平衡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
  疗效评价: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对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及6周后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行走、轮椅转移、上厕所等项目,每项10分,6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生活需要帮助,≤40分需要很大甚至完全帮助。
  结 果
  结果,见表1、2。
  讨 论
  过去一直认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应卧床制动静养,而近年来多主张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甚至有超早期治疗的说法[3],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使正常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进而使脑机能重新组织和再建,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要求家属积极参与到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来。对患者的每一次进步和提高,可进行必要的物质鼓励和精神支持,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明兰.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难点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6):556-557.
  2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379-381.
  3 何爱敏,曹贤畅.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16-3517.
其他文献
为研究辽东山区3种典型农田防护林凋落叶和根系分解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以及室内混合分解实验分析红松、板栗、榛子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凋落物分解对土壤速效磷含量有降低作用,榛子林地土壤速效磷受根系分解影响无明显变化,其他速效养分在分解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种防护林凋落叶和根系分解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农林复合树种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摘要:通过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常规施肥更科学合理,在同等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高于农民常规施肥,增产1799.6公斤/公顷,增效5398.8公斤/公顷,经济效益极显著。该技术值得在全州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试验;测土配方施肥;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髋臼假体部件放置不良性脱位的预防措施.〖方法〗1999年10月至2003年4月,先后采用传统的(1999年10月至2001年2月)、改进后的(2001年3月至203年4月)骨水
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是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指导工农业生产的科学依据。本文阐述了镇赉县地下水动态观测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提出
农机推广工作是提高农机化水平的基础,对实现现代农业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