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间跨界污染治理的两阶段多边补偿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雾霾、河流污染等为代表的跨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将跨界污染治理视为典型的地区间外溢性公共品,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地区间跨界污染治理的种种困境,并通过构建两阶段多边博弈模型,探讨了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跨地区的污染模型,通过中央政府干预或不干预的博弈分析发现,当污染存在地区内部及跨地区的外溢性时,如果中央政府不介入而由企业自行设定产出水平,那么企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将超过社会有效率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多边补偿机制博弈模型,即由中央政府设计一个地区内部企业与居民之间以及跨地区之间的补偿机制,来解决以上的无效性问题。结果显示,当企业支付的补偿金额取决于居民设定的补偿系数,而居民得到的补偿金额又取决于企业设定的补偿系数时,相互影响的博弈关系使得企业和居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将补偿系数设定在企业污染对于居民边际损害的水平,从而企业生产水平会达到有效状态,两阶段多边补偿机制实现了有效的污染排放。本文在庇古税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庇古税对外部性相关信息的强假设,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多边补偿机制,即由企业缴纳庇古税后,中央将征收的庇古税补偿给居民,这样不仅内部化了企业污染给居民造成的负外部性,还进一步平衡了地区间的跨界污染治理问题。
其他文献
1澳大利亚有色金属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澳大利亚最大钴矿床资源量公布。卡尔古利(Kalgoorlie)镍钴矿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钴矿床,钴资源主要为伴生矿,伴生于红土型镍矿床。
固壁虚粒子边界处理方法是流体模拟中一种主要边界处理方法,但其不能确保流体粒子不穿透固体边界,并且计算量较大。为防止流体粒子穿透边界,在边界附近设置一个阻尼区,阻尼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58  摘 要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对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和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1~75岁,平均(45.7±11.8)岁;病程9个月~22年,平均(4.1±0.9)年。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18~71岁,平均(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