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事业中所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丰富的微视频资源为基础,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动学习与教师的合理干预,是构建新型关系,整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来组织语文教育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以微课优化课前准备,准确定位教学起点;以微课丰富课堂探究,优化教学互动效益;以微课完善课后复习,及时丰富查漏补缺,将从以上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微课来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教学起点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教师是传播语文知识的第一负责人,小学生也需要通过课堂听讲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由此,便形成了“灌输式”教学特征,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主。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图书馆等都是丰富小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平台,而教师、课堂也不再是传播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新课改提出了突出学生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学习能力等改革建议,以便让小学生从“学语文”转向“学会学语文”,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由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积极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全面改善教学结构,切实转变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方法。
  一、以微课优化课前准备,准确定位教学起点
  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善且充足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避免活动意外,而教学活动的课前预设准备也可更好地促使学生自主生成学科知识。但是,小学生的行为自制力水平低,且学习能力不足,所以他们并不会主动参与课前预习活动,而且还会应付差事,偷偷放弃预习机会。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微课来优化课前准备活动,鼓励小学生自主利用微课资源去内化新知,积极调动自己的已有认知经验。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设计“学习任务单”,鼓励小学生自主标注,客观反思预习成效,然后由小学语文教师统一浏览、判断,据此确定语文课的教学起点,积极完善教学计划。
  就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学中,笔者便在备课阶段使用微课录制软件设计了微视频。整个微视频的时长大约为3分钟,画面以Flash动画为主,直观呈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同时,笔者会加入旁白音频,利用字幕编辑功能输入课文内容,标注新字词的拼音,以便给小学生带来更加直接的视听刺激。之后,笔者便在本班QQ家长群中共享了这一微视频资源,希望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视频内容,由此展开课前预习。在预习时,学生可以率先通读课文,根据教材注释标准拼音、解释词意,及時概述课文内容。接着,小学生则可观看微视频,及时纠正发音问题,学习汉字词的含义,梳理课文内容。然后,小学生则可自主完成前置性作业。针对预习特点,前置性作业是以汉字词的拼音、书写问题为主的,用来考查小学生的知识识记情况。接下来,小学生便可自主填写学习任务单,用“√”或者是“×”表示自己的预习进度与成效,写下自己的知识疑问。其中,学习任务单内容如下:
  1.学写“蝌、蚪”等生字。
  2.通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课文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想象小青蛙的成长特点。
  二、以微课丰富课堂探究,优化教学互动效益
  针对传统语文课上小学生只听讲、记笔记等无意义学习行为,新课改以“探究”理念重新创新了教学方法,指出教学互动应该是在教师、学生之间展开的动态、多维活动,希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主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丰富课堂探究,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但是,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现实情况并不乐观,需要在科学的教师干预下才能有效生成语文知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以微课来丰富课堂探究活动,及时利用短小精悍、内容集中的微视频来帮助小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使其在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全面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由此优化课堂效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如在《村居》一课教学中,笔者便设计了三个微视频。第一个微视频是针对《村居》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与文学成就所整理的文学知识微视频,便于小学生及时把握《村居》的基本文学特点与主要创作意图,帮助小学生克服古诗的特殊表达方式。这一微视频比较适合在课堂开端播放,所以笔者便由此导入了古诗探究活动。第二个微视频是针对《村居》内容所进行的翻译、鉴赏视频,比较准确地分析了《村居》的具体内容,便于小学生准确理解古诗。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将4个学生分成一组,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合作探究古诗内容,沟通朗读、翻译,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待小组探究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会播放这一微视频,引导小学生自主对比翻译结果,反思阅读思维,由此优化小学生的探究结论,使其自主调整与完善语文知识。第三个微视频是针对古诗阅读技巧、古诗中常见的基础知识所录制的知识总结视频,便于小学生进一步提炼阅读技巧,巩固学生的阅读经验。因此,笔者会在课堂总结阶段播放这一微视频,希望小学生可以积累可行的阅读经验。如此,便可循序渐进地优化小学生的古诗鉴赏效果,使其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三、以微课完善课后复习,及时丰富查漏补缺
  复习,一般是针对已有知识所展开的二次教学,虽然教师指导十分重要,但是复习活动更加讲究的是小学生的自主需求与个性成长,需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效果予以实现。然而,小学生人数众多,语文教师很难全面追踪并指导各个小学生的课后复习行为。对此,为了保证课后复习的现实效益,小学语文教师便要积极借助微课模式来优化课后复习行为,鼓励小学生积极展开个性复习,以便针对性地完善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小学生则可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反思、学习能力。
  就如在《曹冲称象》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针对课文内容、生字词解释录制了两个微视频。第一个关于课文内容解释的微视频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课文内容,便于学生梳理行文线索,促使小学生反复巩固阅读记忆。第二个微视频则是针对本课生字词的字理、字意与组词造句问题所录制的微视频,便于小学生进一步识记汉字知识。待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笔者会与学生共享这两个微视频,鼓励小学生自主选择微视频进行课后复习。比如,如果小学生的汉字知识储备不足,那么则可选择第二个微视频去识记本课汉字词知识,积极学习各个汉字的拼音、笔画、笔顺等知识。但是,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有一定的困惑,那么则应选择第一个微视频重点复习课文内容,全面梳理故事内容与行文线索。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复习行为是十分自由的,他们完全可以自主确定复习时间、复习地点,灵活掌握微视频的观看频率、内容,反复选择重放、快放等功能,或者直接将视频画面跳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因此,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后复习活动的效率水平,促使小学生实现学习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的初衷是要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训练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全面优化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切实丰富小学生的能动学习经验,使其学会认知,优化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J].信息记录材料,2018,(05):170.
  [2]王立荣.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问题的研究[J].学周刊,2018,(36):128.
  [3]吴晓燕.合理运用微课,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8,(36):12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基因在60例食管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10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这个讲座主要是与大家分享我近年来所做的一个设计研究,即如何通过建筑案例图解分析来探寻以空间为主线的设计方法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而尝试建立一个有关空间构成的知识体
“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道理在各行各业一再得到验证,在招投标领域也不例外。我们经常看到,在重要的招标和投标过程中,常常出现编写投标文件时复制粘贴
单兆伟教授认为胃痛的基本病机为脾升胃降失和、胃中气血阻滞,而脾胃之健运依赖于肝木之条达,土得木而达。临证主张胃痛从肝论治,肝胃同治,灵活运用疏肝理气和胃、清肝泄热和
运用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黄连类中药组织细胞10余个体视学参数,并结合数值分类方法,建立了其显微鉴定模式识别系统,为中药混乱品种与多
AT the crack of dawn,Peng Chunling can be found busily loading ripe watermelons onto a truck.From growing grains to planting melons in a highly efficient agricu
<正>部机关各司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深化部省"联创齐争",机关干部"三进四同"基层学习锻炼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已经2011年10月9
为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硫酸渣、实现循环经济和生态化生产,在微型球团矿焙烧模拟系统中,研究了硫酸渣配加精矿粉造球,并进行了预热和焙烧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渣配加精矿粉
【世界核新闻网站2020年9月10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2020年9月10日发布《2020年能源技术展望》报告。报告指出,为了实现国际能源和气候目标,特别是减少交通、建筑和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