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改革优化工作探析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6827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我国测绘行业的改革与优化工作展开了全面的研究。首先在对我国测绘行业管理发展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测绘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就我国测绘行业的改革与优化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测绘行业;发展;问题;改革优化
  一、我国测绘行业管理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测绘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经建成了包括大地测量、海洋测量、工程测量、地图绘制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的现代测绘行业,拥有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力量雄厚的基础测绘队伍,为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性测绘成果提供了有力保证。另外,分散在各经济建设部门的专业测绘队伍,也基本满足了地质、海洋、能源、交通、农业、城建等专用测绘成果需求,而测绘管理工作也正是伴随着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并且日益完善起来的。
  (一)我国测绘管理机构的设立、沿革以及对测绘行业的宏观管理
  1956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议批准,成立国家测绘总局,直属国务院领导,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一同担负全国的基本测绘任务,主要行使领导、管理全国测绘工作的政府职能。随后,陆续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管理处,确立了中央和地方的两级管理体制。经过文革时期,直至1973年国家测绘局重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局相继建立,重新恢复了两级管理体制。部分省也开始建立地、市、县一级的测绘管理机构,同时,各经济建设部门及军事测绘系统的专业测绘队伍,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纵向管理体系。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以国家测绘总局为主,国家对测绘行业的管理由以往的直接管理,开始向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从规划、法规等角度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地质、水利、地震等部门参与全国测绘工作的统筹规划、地图出版工作的统一组织与规划、人才的培训规划等。二是,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测绘法规体系。《中国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测绘基本法的确立。三是,明确了国家对测绘工作管理监督的机构及其职责。
  (二)培育完善测绘市场、加强测绘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之前,测绘只是被单纯当作国家的一项行政事业活动,没有测绘行业之说,更不存在测绘市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确立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测绘是一种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活动,属于第三产业。我国借鉴国外测绘市场的运行方式,开始建立国内测绘市场。随着部分测绘企业单位及私营测绘单位的组建,测绘行业形成了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国家为了保证测绘市场的健康发展,专门制订出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尤其是《测绘法》的颁布实施,为测绘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法制化的市场环境。
  为推动测绘管理现代化发展,国家测绘局、中国及地方测绘学会、各地方测绘部门多次举办管理培训班、学习班,旨在增强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提高测绘单位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先后成立了国家测绘局测绘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室。编写了一系列测绘管理书籍,加强了我国测绘管理的科学研究。
  二、我国测绘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测绘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测绘技术落后、测绘设备陈旧、测绘人才稀缺和测绘成果低水平低,质量上更重要的是测绘行业管理上的差距。
  (一)测绘管理体制关系尚未理顺
  由于旧中国测绘事业的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采用的坐标系统长期不统一,导致各种系统的测绘成果长期并存;在测绘行业的队伍建设上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国家的有关规定造成了行业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分离,形成了测绘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目前,虽然实现了由测绘主管部门统一认证的在全国测绘市场下的资格认证,但在行业发展规划、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及开发等方面,各部门的体制关系尚未理顺,不能实现全国测绘市场下的统一有效管理。
  (二)测绘市场未能有序运行
  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测绘市场尚不成熟,未能实现有序进行。首先,测绘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系统,测绘市场的组成市场部分尚未完全建立;其次,测绘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现象;第三,产品价格混乱且偏低,价格管理未能纳入正轨,缺乏公平竞争;第四,测绘市场管理制度尚不完善,部分单位执法不严现象严重。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测绘市场的无序运行。
  (三)对测绘市场管理不到位
  测绘市场的建立,要求国家改变过去对测绘活动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方式,通过市场来引导测绘行业的活动动向,对测绘行业进行长期规划。但目前国家在有关方面的管理还没有到位。第一,国家缺少对测绘行业的长期规划,支持力度有所欠缺;第二,与测绘市场相配套的法规还有待制订,尚不全面;第三,测绘领域知法不依、依法不严现象严重;第四,测绘行业的标准及规范更新不及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与科技进步。
  三、测绘行业改革与优化工作
  (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测绘行业管理体制
  首先,必须理顺行业管理与业务管理体制,健全测绘行业行政管理体系,保证测绘行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建议将测绘事业的行业与业务工作明确于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同时,测绘活动及成果关系到经济、国防、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要有健全的测绘行政管理体系。
  其次,抓好测绘成果的标准化和统一使用,建立稳定的更新机制。现代各领域科学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对测绘专业领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必须形成一定标准化的测绘成果,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而且,基于基础测绘的特点,不能完全通过市场调节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必须建立稳定的更新机制,并通过专门的基础测绘队伍实施测绘保障任务。
  同时,各种经营性测绘企业单位的存在与运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利于测绘市场以及现代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测绘法制建设、严格测绘市场管理
  第一,加强《测绘法》的宣传教育,提高测绘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测绘法制意识,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工作环境,奠定好将测绘行政执法真正落到实处的基础性工作;第二,测绘部门要加快配套测绘法规建设,完善测绘行执法监督、执法责任机制,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行为,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三,建立注册测量师制度。目前,国内对测绘单位、测绘人员的资格审查及其在测绘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缺乏明确规定,因此,建立严格的测绘市场管理机制,优化测绘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专门的注册测量师制度尤为重要。
  (三)优化国家基础测绘改革、加强测绘队伍的自身建设
  国家基础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期性。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国家公益性事业。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基础测绘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并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以摆脱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作滞后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状;推进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测绘,降低资源浪费;建立全方位的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测绘产业的质量水平,在保证测绘生产的高效率的同时,重视优质产品,促进测绘行业竞争中的良性发展。
  我国的测绘行业要想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测绘队伍的自身建设。首先,必须提高测绘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完善测绘行业的创新体系,坚持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相结合的道路;其次,重视测绘专业教育培训与人才资源的开发。变革新时代测绘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合理培养、使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测绘人才。最后,扩大测绘的对外开放。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测绘行业想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紧跟国际测绘发展趋势,实现我国测绘市场与国际测绘市场的专业接轨。
  参考文献:
  [1]孔庆峰.城市测绘行业发展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3).
  [2]畅开狮.城市测绘行业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J].城市勘测. 2010(06).
  [3]刘佩顶.论测绘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 2010(26).
  [4]七项测绘行业标准发布[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04).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