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人行天桥托梁换柱改造数值分析与安全监测

来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托梁换柱施工工艺多用于既有混凝土房屋结构的改造施工,仅有少量的研究工作是针对桥梁结构展开的,且这些研究工作大都偏重于大型混凝土桥梁,对于像人行天桥这种占桥梁绝大比重、安全事故多发的中小型桥梁重视不够,且很少考虑到桥梁一边运营一边施工的特殊情况.基于此,以衢州站大型钢桁架人行天桥改造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跟踪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先模拟不同工况下天桥改造部位的受力及变形规律,评估托梁换柱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接着基于模拟结果设定现场安全监测预警阈值,实时监测天桥在改造过程中关键部位的应力及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天桥在改造过程中,最大挠度值出现在下弦杆纵梁处,且人行荷载对天桥施工过程影响很小,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各工况下结构应力值均小于预警值150 MPa,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旧钢柱全部拆除完毕后,下弦杆纵梁最大下挠值为14.6 mm,现场指导施工单位进行顶升作业,保障了施工安全.
其他文献
桥梁桩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是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桩基的长期固结蠕变沉降计算分析又是关键环节。经过现场调研分析提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实际受荷—时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建立多级荷载作用下的多层黏弹性地基单面排水或两面排水条件下的一维固结方程,并基于Laplace数值逆变换推导桩底压缩层在多级荷载作用下的有效应力和沉降计算公式。基于此,提出能模拟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实际加载情况和考虑桩底成层土固结蠕变特性的桩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为提高计算效率,编写相应的群桩长期沉降计算分析程序LTPGSⅡ。京沪高铁桥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高速列车节能优化方法。通过对高速列车进行受力分析,以牵引计算理论中的运动学方程为支撑,结合列车属性和线路条件建立以列车运行能耗最小的数学模型。决策变量为列车工况以及相对应的工况改变点。针对模型设计基于交叉操作的全局人工蜂群算法,并设计了简单遗传算法作为比较。在此基础上,以前车对后车的限速作为约束,在移动闭塞模式下建立了追踪列车模型。在单列车求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求解追踪列车工况的迭代算法。最后以设计的算例对本文模型及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和算法能够在满足列车安全、准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实时调整一直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为解决有多种行车干扰事件(初始晚点、限速和到发线不可用)影响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针对准移动闭塞行车方式,基于替代图理论,兼顾车站进路调整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设计两阶段近似求解算法,在600 s内可以实现列车变更到发线次数最少和列车晚点延误时间最短的列车调整方案的快速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同时实现列车运行调整和列车径路优化,相比时间间隔法行车方式,该模型可以有效避免列车在闭塞区间的冲突;有初始晚点的干扰会加剧列车的二次晚
为探明高速铁路路基膨胀机理及其诱发的钢轨上拱响应规律,对出现上拱病害的工点进行现场分层变形监测,并利用新型粗粒土膨胀仪开展室内试验探究该工点路基泥岩膨胀率与含水率间的相关关系,最终结合DEM-FDM耦合的数值模拟手段,系统分析泥岩路基不同膨胀率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钢轨上拱位移及轴向应力分布规律。现场分层变形监测结果显示路基层具有一定膨胀潜势,路基泥岩膨胀变形引起了钢轨的上拱位移;室内试验表明取样工点路基泥岩在现场含水率下的膨胀率达到5.455%,路基泥岩膨胀率与含水率间遵循Logistic函数关系;数值模拟
钢轨作为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全部荷载,钢轨伤损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山区铁路所处环境复杂,小半径曲线多,钢轨伤损出现频率高。针对影响山区铁路钢轨寿命的风险因素,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线路,使每段网格内风险因素保持一致;依据钢轨历史状态信息建立生存分析模型,量化各风险因素对钢轨寿命的影响;最后绘制钢轨生存寿命曲线,并将生存分析评估寿命与2019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制定的曲线钢轨大修阈值作对比分析。用成昆、成渝、宝成3条线路近10年钢轨伤损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出以下结论:曲线
为研究砖混再生细骨料基本性能及其对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应用性能的影响,制备砖混再生细骨料掺量不同的再生砂浆,进行砂浆流动性、力学强度、保水性以及稠度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砖混再生细骨料的密度低于标准砂、而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指标和需水量比均大于标准砂。砖混再生细骨料的掺入降低了砂浆流动性和抗压抗折强度,相比标准砂浆,当掺量为100%时,采用不同工地取样的砖混再生细骨料B和C制备的再生砂浆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2.1%和35.0%,抗折强度分别降低29.0%和15.2%,再生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应同时考虑旅客满意度和高铁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影响旅客满意度的2个主要指标:出行时段方便度和旅客舒适度,并提出量化的方法,以此构造旅客出行满意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混合整数双层规划模型,用来描述高铁运营企业与旅客的选择博弈过程。其中,上层规划是一个以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下层规划是基于用户平衡准则的客流分配模型。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嵌套Frank-Wolfe方法的启发式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在对边坡进行条分法稳定性分析时,一般情况下滑动面形状是复杂的。根据底滑面倾斜方向的不同,在条分后会出现顺坡条块和反坡条块。依据二者对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效果不同,顺坡条块和反坡条块也可称为致滑条块及阻滑条块。虽然人们承认反坡条块的阻滑作用,但传统条分法在求解过程中并未对这2类条块进行区分,求解公式中反坡条块重力分力仍作为分母下滑力项计算。若对2类条块有所区分,将反坡条块重力分项作为分子中阻滑力项计算,显然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对于2种计算方式的差异程度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对边坡稳定性评估的影响,至今缺乏理
LTE-R是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开展对LTE-R通信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下一代高速铁路车车通信系统中不同类型业务的延迟上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理论的车车通信延迟上界计算方法。根据车车通信业务优先级特征引入剩余服务量分析方法,分别构建随机到达曲线与多跳节点的随机服务曲线,推导出LTE-R下车车通信的端到端延时边界,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仅能计算平均延时的问题,并通过OPENT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控制业务与列车运行状态业务在低违约率下的时延分别为102 ms
为研究高速铁路对湖南省县域经济集散效应,选取2008~2017年湖南省124个区县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从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区位熵、市场内部潜力4个方面来衡量高铁开通对县域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开通对湖南高速铁路通过的核心县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与市场内部潜力产生显著提升作用,但在短期内会削弱核心县城市第三产业增长,削减了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动力;高速铁路开通通过吸引农村或小城镇人口提高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高速铁路对促进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