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警察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警匪枪战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7月14日,距辽宁省铁岭市区5公里的102国道旁,发生了被称为新中国成_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警匪枪战,惨烈的战斗使用了机枪、手榴弹,甚至要动用坦克增援。
  经过一天的激烈枪战,一名女犯被擒,两名男歹徒被击毙,6名干警在战斗中牺牲,这就是“柴河沿战斗”。亲历了那次枪战的现任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周晓民回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警匪大战。
  警方在装备上吃亏
  辽阳市东京陵公社新城大队民兵军械员凌国梁与该大队电机厂工人、曾是部队校枪员的徐忠正及一名女社员王敏,因与大队干部发生矛盾,准备实施报复。4人从大队民兵连枪库内盗出全自动步枪3支,子弹1500发,并让村里司机穆春林开解放卡车拉他们去找大队干部行凶。穆胆小不去,被徐、凌两人开枪打死,穆的尸体连同600多发子弹和一支全自动步枪埋在苞米地中,三个人开车逃往铁岭境内。
  铁岭地区公安局接到省公安厅这个通报的时间是1979年7月14日早上5点多钟,之后,铁岭地区公安局立即组织警力堵截,迅速成立5个追捕组,控制了车站和交通要道。
  当时公安机关配备的都是杂牌枪,一些枪打出的子弹都不走直线,而犯罪分子却带着两支全自动步枪,800多发子弹,如果与犯罪分子交火,公安人员在装备上就要吃亏。
  周晓民所在的小组立即乘车出发,在路过东大岭时,从看押犯人的人员处借了两支半自动步枪。汽车很快到达地运所村,村民们说,几个人沿着另一条路跑了。汽车向北追了三四公里后没有发现罪犯的踪影,考虑到他们不能跑得那么快,汽车原路返回。
  在一个岔路口处看到有很多人站在那里,其中一个身穿蓝工作服的女人引起了周晓民的注意,当时只知道女罪犯叫王敏,两名男子的名字还没有查清。
  在警方盘问时,该女子回答叫王敏。听到对方说叫王敏,公安人员认为十有八九就是罪犯,一下子把她铐住塞进车内。很快,王敏交代另两名犯罪分子在柴河沿村,公安人员立即分成三组包围柴河沿村。
  歹徒向警方发动突袭
  抓获王敏时,另外两名歹徒就藏在100米远的公路东侧的树丛中,警方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得一清二楚,两人悄悄地端着全自动步枪窥视着公路上的情况。
  两人突然站起,“哒哒哒……”全自动步枪扫射的声音非常刺耳,周晓民眼看着地区公安局政治处副政委徐金发和身后的两名民警在原地转了两圈后倒地。听到枪声后,地区公安局信访接待员尚琦、警犬训练员李长华、管教员黄宝忠等人先后赶到,双方展开对射。歹徒使用的是制式长枪,警方使用的是拼凑的杂牌手枪,明显处于劣势。
  两名歹徒都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枪法精准,歹徒的弹着点基本上和公路路面在一个水平线上,一抬头就有被击中头部的危险。当李长华扔出一颗手榴弹之后,歹徒的子弹也击中了他的头部,尚华还没有缓过神来,头部也中弹了。周晓民的五四式手枪里只有几发子弹,半自动步枪里还有1发子弹。
  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警单忠兴带着爱人到沈阳看病,回来的途中遇到此事,他让爱人先回家。由于离事发地很远车辆就已禁止通行,他走了一段路摸了上来,他带的是一支“王八盒子”,打了一枪后就卡壳了,他转身看枪的时候,歹徒的子弹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省厅下令可击毙歹徒
  歹徒占据着公路东侧的有利地形,并凭借着一辆停放在那里的手扶拖拉机做防御墙,时南时北,疯狂地对警方实施火力压制。时间已到中午,先后有6位战友倒下,侦查员苏玉成也受了伤。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经过上级领导同意,临时指挥部开始请示上级调动坦克增援。辽宁省公安厅下达最新指示:不允许罪犯出铁岭界;不允许再出现警察伤亡;可以击毙歹徒。不久,守桥部队的官兵赶到了,几个人研究决定用机枪进行扫射的同时,投弹将歹徒炸死,机枪班班长说机枪已准备完毕,可是机枪只响了一声就停了下来,原来是卡壳了。接着,几名干警将一颗颗手榴弹投向歹徒。
  下午5时左右,枪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民警们看到公路对面踉踉跄跄走过来一个人,身上别着两把手枪,警员们一眼认出就是那个歹徒,几个人一同扣动板机,歹徒中弹后跪到地上,此人正是凌国梁!
  公安人员继续向歹徒隐蔽的树丛方向搜索,在树丛里发现了已经死亡的另一名歹徒徐忠正。
  经过一天的战斗,中国公安史上最惨烈的一次警匪枪战终于以警方的胜利而告终。事后,有关方面授予六位牺牲干警“革命烈士”光荣称号,铁岭地区行政公署为烈士各追记一等功一次。
  邢大军据《辽沈晚报》整理
其他文献
对结发34年的妻子安妮,他在遗嘱中仅仅插写了这么一句:把我第二好的床及床上用品留给我的妻子。  就像“红学”在中国一样,莎士比亚学也是西方一个解不开的谜。这位伟大剧作家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可动摇的至高地位,影响无处不在,但他在世时却没有留下任何信件、日记、手稿,同时代人对其也毫无记载,人们从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甚至“莎士比亚”这个名字是真名还是化名,都无从考证。  而西方学术界泰斗级人物斯蒂芬·格林
期刊
一份绝密文件,一道处决命令,张学良不得不对自己的好友潘文郁下了杀手……  潘文郁,又名潘东周,1906年4月4日出生在湖北襄阳东津湾。他曾作为湖北学联的代表,在“五卅”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7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1926年,他被中共武汉地委选中,同伍修权等11人前往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
期刊
作曲家徐沛东因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篱笆墙的影子》等,而被大众所熟知,并获过无数的奖项。事业成功的他还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他与妻子结婚31年,仍恩爱如初,而且建立了超越爱情的亲情。徐沛东坦言:“爱情固然美丽,但融入亲情的爱情才更醇美。”  平平淡淡才是真  1981年7月29日,我和崔静(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团副团长)在老家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因为没有给她一
期刊
近日,被誉为“相声王子”的曹云金,继在央视蛇年春晚逗笑了几亿电视观众后第三敬做客《超级访问》,现场讲述和母亲之间的温情故事,并首次公开自己的择偶标准。  第一次上央视春晚的节目妈妈看了无数遍,有问题总是给我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  27岁的曹云金舞台上风光无限,嘻笑怒骂间透着一丝狂放不羁,而在舞台之下的他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心智。父亲过早的去世,使他成为家中唯一的男主角。2001年在母亲的大力支持
期刊
奶奶是我们村里的“寿星”。  奶奶一生酷爱劳动。年轻时,她嫁给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爷爷,并帮着打长工的爷爷,在家织布糊口。就是到了晚年,奶奶也没闲过。大集体时,年近八旬的奶奶,为给家大口阔的家挣工分,拄着拐杖上地。由于她是小脚,不方便站立,通常跪着劳动。或是扯草,或是扒花生,一干一整天,从不叫累。90多岁的时候,还能为孙子、曾孙们织布腰带,烧火料灶的事都抢着做。当家人劝她歇歇时,她总乐呵呵地说
期刊
国内外的有关资料都说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唯一幸存的孩子,其他孩子或夭折或下落不明。其实,贺子珍的长女尚在人间。  撤离龙岩时孩子送了人  1929年,红军第二次解放了福建龙岩,贺子珍在这里生下了长女。不久,国民党“三省会剿”,红军被迫撤离龙岩,毛泽东决定把孩子寄养出去。  贺子珍委托邓子恢找到城北鞋匠翁清河。临别时,贺子珍掏出20块银元,含泪道:“孩子叫毛金花。”  1932年4月,红军再次打回龙
期刊
1971年林彪折戟蒙古大漠,相关人员被迅速整肃,大多数人的政治命运就此画上休止符。林的嫡亲血脉,其随从、部属的子女,也从云端跌落至凡尘。此后40年间,林彪集团“二代”们的命运如何?  落选“驸马”娶李作鹏女儿  41年前,在辽宁省文联从事美术创作的英俊小生刘伟钦,由于某种机缘成为“副统帅”林彪之女林豆豆选“驸马”的对象之一,最终又因为林豆豆对他没有感觉而落选。这使他得以逃过后来那场灭顶之灾。躲过大
期刊
2月23日起,34集反特大戏《专列一号》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首都剧场。“硬汉专业户”于震在剧中饰演一位视任务为最高使命的忠诚军人,而内地多栖艺人阿朵也首次跨界挑起了大梁,出演剧中女一号韩冰,二人携手为观众演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反特战线上一段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国兄弟连》中的曲虎,伍号特工组》中的马云飞,《—个鬼子都不留》中的庄继宗,《利箭行动》中的李剑,近年来,硬汉于震以“英雄脸”抢滩电视荧屏
期刊
我在他们的监视下尝试着接打电话,在准备时练得很好,一拿起电话就紧张,一单“生意”也没做成。他们却很坦然,每天穿着睡衣喝着茶接打电话。被骗的人不仅有老人和涉世不深的学生,还有记者、老板、公务人员,囊括各个层面的人。  日前,由山西省长治籍作家郭啸自编、自导的电影《来电小善》成为围内第一部揭露电信诈骗的影视作品。为了全面展现骗子的行骗手段和心理,郭啸深入“骗子窝”,与骗子们同吃同住,体验了一把“骗子的
期刊
赵乾坤是1956年3月进入长春客车厂的第一代生产一线的工人,他的二儿子赵元涛和孙子赵玉峰也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加入了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生产调度和车电工艺员。从K22型普通绿皮客车到今天的CRH5“和谐号”动车组,赵乾坤一家三代见证了中国铁路客车的巨大变迁。  图一:赵乾坤老人(中)正在和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探讨“和谐号”动车组相关的技术事宜。  图二:赵乾坤的二儿子赵元涛(左)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