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及坍塌病害治理施工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公路高边坡的概念出发,以某工程为例对其边坡病害及防护方法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坍塌病害
  1 公路路堑高边坡概述
  公路路堑高边坡作为我国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类情况,其对工程的正常开展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技术人员积极采取合理的防护手段,尽可能地降低其对项目基本功能实现的影响。总体来说,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防护手段可大致分为土质结构路堑防护、岩质结构路堑防护两个大的方面,实践表明借助于这两种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滑坡、坍塌等现象的发生。具体来说,在工程中对于垂直尺寸不足3 m且坡度不大的高坡可通过简单的植被防护进行加固,借助于植被复杂的根系强化边坡稳定性,降低土体崩解、滑坡的风险;而对于垂直尺寸在3 m~6 m范围内且坡度不大于45°的则需要规划较为复杂的植被网,以此来强化植被防护效果;若涉及到高于6 m的高坡,则应在植被间加入硬性构件,将其按一定的方式排布形成具有足够稳定性的骨架,抑制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2 公路路堑高边坡防护案例概述
  2.1 高边坡防护现状
  本文以我国某公路建设路段为例进行分析。在该路段的建设中,其初始边坡为三级、四级,经现场测量得到其竖向高度大约为12 m,计算得到边坡坡度约为1:0.7。根据建设资料可知该建设路段兼具土质路堑与岩质路堑,在原工程中主要选择预应力锚杆用于限制坡面运动,以此来防止土体滑落造成工程质量与运营安全问题。该项目原计划于2017年正式开工,但受到多天强降水作用,其边坡遭到严重的冲刷,以此引发滑坡问题,坡顶有大量的碎石、泥渣裹挟滚落,形成了较为突出的边坡结构。公路边坡原有的边坡防护措施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为其稳定性的保障埋下了隐患,因此为了尽可能提升其可靠性,确保公路能够正常投入到使用中,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强化边坡稳定性,维护交通运输的安全。
  2.2 项目边坡病害概况
  对该工程开展全面的现场勘测与分析后发现,路堑上部位置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形现象,且变形导致土体崩解并滑落至坡底。边坡边缘存在一定范围的结构性坍塌,其中最远的崩塌距坡顶近32 m,且伴随有较大的垂直位移。由于边坡坡面出现了过大的变形位移,导致排水沟受到挤压进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坍塌,沟槽内受到碎石、杂土的填塞、覆盖,锚杆防护在边坡上喷射的混凝土层出现了一定开裂。
  2.3 公路边坡病害成因分析
  该路段建设地的地下水较为丰沛且渗透问题较为突出,由此导致地基岩层受到水的侵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风化,结构的强度、整体性发生了显著的降低。此外,由于岩层中持续发生着蠕动、位移、开裂,因此在边坡结构中裂缝得到刺激发生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本路段的建设位于山区的褶皱位置,其中有着许多断层地质结构,裂隙的发展跨度较为广阔。总体来说,本路段边坡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多种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且病害的发展受到自然强降水的促进,排水不畅导致雨水大量积累,加快了结构风化速度,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3 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及坍塌的治理
  3.1 清方减载
  清方减载作为目前在我国高边坡滑坡治理中常见的一类方法,其凭借自身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在领域内具备着极为显著的优势。研究表明,清方减载对于滑坡病害刚出现萌芽阶段有着十分突出的治理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土体向下滑动的趋势,以此来降低边坡对于支护结构的要求,使得边坡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具体而言,在施工时应尽量先对抗滑桩顶部的土方进行挖除,并依据1:1.25的比例来减少堆载强度,在边坡表面一般可先基于既有锚杆铺设一层加固网并加铺至少0.1 m厚的混凝土面层,形成较为稳定的加固体。该方法下还应在距坡顶不大于30 m的位置加设一层平台,且应要求平台宽度不小于3.5 m。
  3.2 抗滑桩防护
  抗滑桩是一项通过外加结构来强化边坡稳定性的防护方法,一般是在滑坡区域中间按一定的排布规律安设一定数量的桩体,但应注意为了保障抗滑桩的稳定性,提升其应用效果,桩群应尽量分布于水平推力较小的位置。经过计算可知,在该工程中若设置得当,采用20根抗滑桩并附加一定的预应力锚杆即可达到对灾害的有效治理。但值得注意的是,锚杆应当严格垂直于边坡坡面设置,并在设计阶段依照相关规范要求确定锚杆的尺寸、材料。
  3.3 排水防护
  如上文所述,本路段滑坡灾害的发展、发生与地下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就要求治理工作需要对地下水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具体来说,排水根据路径的不同可分为地下排水与地表排水两大类,其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了提升排水效率与排水效果,可在边坡坡顶设立一定走向的沟槽,使得积水能够及时地排出边坡范围外,避免其对地层产生持续的侵蚀与破坏。
  4 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及坍塌治理的施工技术
  如上文所述,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及坍塌治理需要技术人员针对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应对策略,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作业,其在各个工程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如下:
  刷方工程:其作为治理施工中影响深远、难度突出的一项,其需要施工人员严格依据设计方案而展开,可通过边坡线开挖的方式来使得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但应该注意开挖过程应当减小对开挖范围外的影响,确保边坡后部的完整性,对于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大尺寸碎石,应当选择人工开挖的方式逐步进行,使坡体表面没有大的凸起。对于喷锚环节所用的混凝土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需求来制备,为了确保其可以采用泵送喷射的方式进行施工,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流动性作出要求。排水工程:排水工程一般需要在开挖工序之前完成,且通过对临时排水与永久排水的组合来达成排水效果的优化。在规划作业中应当合理规划、充分考虑,以此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流对边坡坡脚的冲刷作用,减轻其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響。挂网喷锚工程:对于一些破碎程度较大、风化水平较高的边坡,为了提升其治理效果,应首先对坡表面的杂物、碎石清理干净,确保其稳定平整,在指定位置还应当预留出一定尺寸的泄水孔道,以此来降低雨水流动所带来的冲刷效果,孔道的设计尺寸应当根据边坡物理参数来确定。喷射机应固定在稳定、水平的基础之上,在清理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完成冲刷工作,以此来确保喷射层与岩层之间具有足够的粘接性能。且喷射过程应分多次进行,第一次喷射的混凝土层厚度一般最好控制在0.03 m,应保证初喷层全部达到初凝后才可开始第二次喷射。
  5 结论
  总体来说,公路高边坡滑坡与坍塌已经成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公路工程灾害,为了适应社会对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高的要求,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针对于工程实际条件,分析其成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强化。值得注意的是,其施工技术的完善应当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及地方法规展开,以此推动公路工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治松.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福建交通科技,2016(2):26-28.
  [2]沈炳生.浅谈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病害治理[J].福建交通科技,2011(2):24-28.
  [3]蔡俊华.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坡治理[J].公路,2008(10):111-113.
  [4]杨平,王建明,崔普查,等.路堑高边坡加固技术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61-6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乡领域对交通需求逐之上升,城乡之间的沟通联络也比往日较为密切,尤其是当高速公路在省内或省与省之间建立起后,地区之间的距离由此缩短,交通运输也变得便利,这对于时常需长途运输货物的运输业来说,可谓一大助力。正是考虑到公路运输的促进作用,高速公路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因此,本文将围绕高速公路稳定性,探讨其路基施工工艺,以及如何实现路基质量良好控制。  关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无比的重视,一直在努力推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领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能否处理好软土路基,将直接决定着市政道路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简单探究强夯施工方法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让相关人员对强夯法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和借鉴、参考。  關键词:强夯法;市政
期刊
摘 要:公路关乎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领域之一。公路作为连接各区域的枢纽,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路面行车安全,但公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路面水损害问题较为常见,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减少此类问题出现。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坏机理;防治要点  1 沥青路面水损坏形成机理  沥青路面水损坏是指发生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一種由于水的作用使路
期刊
摘 要:当前,桥梁工程建设对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预应力施工技术能有效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预应力技术原理,准确掌握预应力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提高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加强对预应力施工的质量控制,为全面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  1 预应力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预应力施工,简单来说,就
期刊
摘 要:因现浇箱梁结构复杂,工程所处环境多变,需依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要点,保证施工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后张法预应力工艺原理、特征,其次对应用优势进行总结,然后结合实例论述了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质量控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技术日益进步。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在现浇箱梁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将钢绞线等作为公路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公路规划的数量也快速增多。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为了实现良好的公路施工效果,应当重视对软土路基的处理,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避免对公路建设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法属于应用效果较为优秀的方案之一。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公路软土路基施工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本文依据实际工程案例,阐述常见软土路基处理方案以及确定方式,最后深入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公路工程测量作业中GPS-RTK技术的应用为探讨主题,分析GPS-RTK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要点,阐述已知点检核比较与重测比较等质量控制方法,从公路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两方面总结GPS-RTK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GPS-RTK技术;公路工程;测量应用  0 引言  测量作业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测量工作的技术手段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现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公路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沥青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常见路面形式,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路面早期病害问题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沥青路面层间处治不当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治,将严重影响路面使用性能。为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层间处治施工控制工作,从而提高路面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层间处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逐渐扩大了我国的桥梁建设。桥梁建设作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从中可以看出,桥梁建设会对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建设桥梁的过程中,其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桥梁施工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总结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在路桥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不断提升的今天,更多的路桥工程企业意识到了路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路桥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从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和路桥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入手,简要论述影响控制路桥成本的因素、问题,并根据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路桥施工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