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物种业快速健康发展做一名有梦想的科研工作者r——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

来源 :中国农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多次在重要场合对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滨海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脉微循环障碍的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治疗)和观察组(标准治疗加麝香保心丸),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评分、心电图变化以及硝酸甘油停减率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同时通过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超声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心绞痛症状评分、心电图变
目的 探讨纳洛酮结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确诊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血清Clara细胞分
人工柏木林是中国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森林类型,其生境多数为土壤浅薄、贫瘠且存在石漠化现象.生态脆弱区由于降雨、土壤、地形等因子,常常限制植物的生长,形成了特殊的人工林生长发育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经过数十年的人工造林与林分发育,人工柏木林的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引起重视.研究从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土保持、碳固持等方面,总结了人工柏木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认识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目的 明确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危重肺栓塞患者(PE)的预后作用.方法 所有患者数据均从MIM?IC-III数据库中提取.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确定RDW浓度和1年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为了确定RDW的预测值,笔者进行了受试者操作曲线(ROC)分析.结果 一共纳入864例肺栓塞患者.在这些患者中,571人幸存,293人死亡.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高RDW水平(≥15.14%)是1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HR,1.578;95%CI(置信区间),1.206~2.065;P=0.009.
国有林场精准扶贫作为生态扶贫的主要阵地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做好生态治理是国有林场精准扶贫的两项重点工作.以甘州区国有林场生态扶贫为例,对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生态精准扶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苏铁科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遗迹植物之一,也是最早的种子植物之一.它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小熊猫”,是我国重要的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随着我国高度重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也得到加强.分析了野生苏铁资源的分布栖息地和保护状况,为保护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虽然我国是林业大国,但是在全球我国并不属于真正的林业强国,在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我国已经产生了林业两极分化,东部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土壤逐渐形成了沙漠化,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严峻,这也受到了国家的关注,逐渐对林业工程加大了建设力度,确保林业建设质量.林业建设最终效果不仅关系到经济,还关系到生态的平衡,只有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应用,才能够有效的发展林业,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通过对基于加强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分析进行研究,主要就是为了保障林业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
目的 分析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在肝破裂患者急救手术中的护理应用及预防腹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手术室收治的肝破裂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多学科团队协助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不良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P<0.0
介绍适度聚集式栽培模式提出的背景、突出特点和技术创新点,分析技术节本增效的推广价值,为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进入冬季,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77岁的郑天存研究员如“候鸟”一样迁徙到海南的育种基地进行小麦繁育.每年,从全国各地到海南育种的科研人员不计其数,南繁育种基地也就成了育种人心中的硅谷.有7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与高等院校活跃在南繁基地,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经过南繁.南繁这个天然的温室,为育种缩短了培育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