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改变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的视网膜电图特征。

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45例帕金森病患者70只眼及35名健康对照60只眼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并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1~5环P1波、N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P1波振幅密度在1环、2环、5环均明显降低[1环P1振幅密度分别为(100.58±41.19)、(138.10±17.16) nV/deg2,t=5.086, P<0.01;2环P1振幅密度分别为(21.93±7.46)、(37.56±9.39) nV/deg2t=9.844, P<0.01;5环P1振幅密度分别为(7.07±3.04)、(10.22±3.68) nV/deg2t=4.924, P<0.01];P1波潜伏期在1环、3环明显延迟[1环P1波潜伏期分别为(42.72±8.09)、(37.90±5.95) ms, t=-3.155, P<0.01;3环P1波潜伏期分别为(41.20±7.63)、(37.80±4.59) ms,t=-2.995, P<0.01];N1波潜伏期在1环延迟,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1.92±7.87)、(19.04±4.19) ms,t=-2.012,P=0.046];两组N1波振幅在各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在视力无明显下降时,其视功能已经降低。mf-ERG能够反映帕金森病患者的视功能改变,表现为部分区域P1波振幅密度降低、潜伏期延迟以及N1波潜伏期延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利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RS-fMRI)技术,探索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招募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ALS患者16例,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认知功能是否受损分
目的报道1例病程长达9年、早期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后期经病理证实的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CLIPPERS)患者,以提高对本类疾病谱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程长达9年、多次复发缓解、阶梯样加重、最终经病理证实的CLIPPERS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患者总病程9年,临床5次复发缓解,早期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期刊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3D ASL)监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期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就诊的2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试验组)以及20名年龄和性别相符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序列进行脑血流灌注成像扫描,试验组在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进行扫描,对照组在安静清醒状态下进行扫描,测量两者大脑局部脑血流量(rCBF)值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期刊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成人癫痫患者目前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发作的严重程度和耻辱感对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以及其性别的差异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专病门诊就诊的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一般社会学资料、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利物浦药物不良反应量表(LEAP)、国立医院发作严重程度量表(NH3)、耻辱感量表(ESS)、焦虑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