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基因转染方法,以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内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观察BMSCs在内源性GDNF作用下分化.方法 分离、纯化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分子.实验组以载鼠源性GDNF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rGDNF-GFP)转染第3代BMSCs,即BMSCsrGDNF-GFP转染组,对照组分别为BMSCsGFP转染组、未转染组(BMSCsNull组).转染72 h后察各组中BMSCs对GFP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比较各组BMSCs对GDNF基因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于转染后3、7d对比观察各组BMSCs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各组BMSCs对神经核蛋白(NeuN)及低分子神经丝蛋白(NF-L)的表达.结果 全骨髓贴壁法可获取梭形贴壁细胞,低表达表型分子CD11b(1.4%)、CD34(1.5%),高表达表型分子CD29(99.8%)、CD90 (95.6%);转染72 h后,BMSCsrGDNF-GFP转染组、BMSCsGFP转染组均表达GFP,未转染组无GFP表达;统计学分析qPCR结果表明BMSCsrGDNF-GFP转染组细胞GDNF基因表达水平高于BMSCsGFP转染组与BMSCsNul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MTT检测结果表明BMSCsrGDNF-GFP转染组细胞活力于转染后3d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染后3、7d,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证实BMSCsrGDNF-GFP转染组中细胞表达NeuN、NF-L,并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形态,对照组细胞无NeuN、NF-L表达,且细胞基本维持原梭形形态.结论 Ad-rGDNF-GFP转染BMSCs增强细胞内源性GDNF表达后,BMSCs可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并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提问这一古老的教学方式是数学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手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最小二乘估计具有无偏性,而岭估计是一种有偏估计,它通过引入偏差降低方差来降低均方误差。在模型出现病态时,岭估计优于最小二乘估计。对岭估计的方差与偏差进行分析发现,岭估计通过修正病态矩阵的奇异值降低均方误差,但对部分较大奇异值的修正不能有效降低均方误差。通过比较修正奇异值的方差下降量与偏差引入量的大小关系确定需要修正的小奇异值,进而改进岭估计方法,实现选择性地修正小奇异值,提出附有奇异值修正限制的改
目的研究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8例,其中15例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13例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NDN组)。另设健康对照组12名,为同期来我院门诊体格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组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各组动态
火器伤相关感染是战伤救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本研究旨在探讨福建宁德三都澳海域夏季濒海战创伤腹腔感染细菌学特点.rn一、材料与方法rn按随机数表法将小型猪随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