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时强降水具有时间短,雨强大,局地性强的特点,做好短时强降水研究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本文选用阜新地区2个常规自动站及59个加密自动站2009~2016年5~10月观测到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对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年变化、月变化、旬变化、日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环流特征进行了天气分型,从中寻找预报员预报着眼点和气象服务的关键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1 短时强降水标准
  短时强降水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大,降水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是短时强对流天气中的一种,一般将1h降水量≥20mm的降水定义为短时强降水。因此,本文中短时强降水定义为小时降雨量大于20mm的降水,区域自动站中有一个站出现R≥20mm/h即定义为1个短时强降水日
  2 等级分布特征
  将阜新地区的短时强降水样本划分成20~30、30~40、40~50、≥50mm/h,4個强度等级。计算得到,2009~2016年5~10月阜新地区共出现了745站次的短时强降水,其中20~30mm/h的降水出现了506站次,占总数的比例为68%,30~40mm/h的降水出现了152站次,占总数的比例为20%,40~50mm/h的降水出现了51站次,占总数的比例为7%,大于等于50mm/h的降水出现了36站次,比例仅为5%,符合降水强度越强,出现的频次越小的一般规律。
  3 短时强降水时间分布特征
  3.1 年际变化特征
  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总体来看,以3年为一周期。2009~2016年5~10月阜新地区共发生短时强降水133日次,平均每年16.6日次,其中2011年发生短时强降水的日数最多,有21日,而2012年最少,仅有10日出现了短时强降水。
  3.2 逐月分布特征
  将短时强降水样本按出现的月份进行统计发现,7月平均每年出现5.6次短时强降水天气,占总次数的34%,为出现短时强降水频次最多的月份,其次为8月,平均每年出现短时强降水4.9次,占总次数的29%,最少的是10月,仅在2013年10月10日出现1次短时降水。
  3.3 逐旬变化特征
  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的降水集中期(7、8月份)进行逐旬统计,发现各旬的短时强降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并且峰值不尽相同。7月份短时强降水的高峰时段随着日期的增加逐渐向更早的时段推移,7月上旬的峰值在傍晚17∶00左右;7月中旬的峰值在下午15∶00左右;7月下旬的峰值在午间11∶00及13∶00~14∶00。而8月份各旬短时强降水的高峰时段较为相似,主要集中在午后到傍晚时间段,8月上旬的峰值为17∶00,8月中旬的峰值为14∶00,8月下旬的峰值为16∶00。8月份各旬的其他时段,发生短时强降水的频次很少。
  3.4 逐时变化特征
  整体来看,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出现的高峰时段为午后到傍晚(14∶00~18∶00),符合午后多对流的特点。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日分布的最大峰值出现在17∶00,近8年出现31次≥20mm/h短时强降水,其次为18∶00,近8年均出现30次≥20mm/h短时强降水。谷值出现在夜间11∶00,近8年共出现≥20mm/h短时强降水仅有8次。
  4 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1h≥20mm)发生频次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特点。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阜新东南部,发生较少的区域为阜新西北部。几个高发区分别为五峰、兴隆堡、二道河子、彰武,其中发生短时强降水频次最高的乡镇为五峰,平均每年发生2.4次。
  5 短时强降水天气分型
  5.1 东北冷涡型
  500~850hPa均有闭合低中心,并配合有冷温度槽或冷中心,自贝湖地区东移发展。冷涡后部有强冷空气堆积,随着冷涡缓慢东移,冷空气移近,850hpa配合有暖切和低空急流,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锋面触发下形成大面积的短时强降水天气。此种类型多发生在6~8月,其中7月最为常见。
  5.2 横槽型
  500hPa高空,阜新地区北部存在一横槽,横槽北部的东北气流输送冷空气南下,横槽不断发展。中低层有横槽或横切变相配合,且位置和走向与500hPa基本一致。阜新地区处于地面横切的南部或倒槽顶部,当横槽转竖及地面横切变过境前后时,阜新地区产生短时强降水天气,此类型多发在7月。
  5.3 高空槽型
  500hpa存在高空槽,且高度槽后常伴有冷温度槽,中低层强盛的偏南气流中常伴有低空急流,地面配合有冷锋或副冷锋。高空槽东移时地面冷锋或副冷锋东移,受锋前的低压控制,槽线东移较为缓慢,与副高外围的低层暖湿气流配合,在槽与副高之间形成位势不稳定,在地面冷锋的触发下,产生短时强降水天气。此类型主要出现在7~8月,8月居多。
  5.4 西北气流型
  阜新地区上空500hpa为槽后脊前的偏北气流控制,中低层有切变线或低槽,配合暖舌或西南急流,地面有冷锋、静止锋或切变线。高空偏北气流携带的干冷空气叠加于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结构,在低层切变和辐合的动力抬升作用下,使阜新地区产生短时强降水天气,此种类型出现较少,主要发生在7月。
  6 综述
  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具有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且集中发生在5~10月,7月发生频次最多,其次为8月,最少为10月。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明显,高峰时段为14∶00~18∶00。按照逐旬统计后同样有明显日变化,7月各旬峰值逐渐提前,8月峰值集中在14∶00~17∶00,其他时段发生短时强降水概率很低。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整体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高发区主要位于阜新东南部一带。分析发现有利于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主要有四类:东北冷涡型、横槽型、高空槽型、西北气流型。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现代社会工程建设及其重要的工作,它不仅仅是投资建设的重点,更是一项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长期盈利的关键。同时,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也
作为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桩基加固技术对于桥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桥梁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
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把非核心的、专业的工作交给最专业的公司去做“。近些年来,随着非核心业务外包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全面润滑服务ILS应运而生了。与传统的润
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我国正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都在7~9%之间,而且 10%以上含油量的杂交种也已进入示范阶段。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子粒平均含油量提高5%以上大约 85%的油分集中在种胚部分,因而高油玉米的胚较大。高油玉米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而结实,其子粒含油量降低很少。高油玉米的生
擒纵机构应用在军工产品中时,需经历苛刻的环境试验,其中,力学试验往往造成在擒纵机构工作面磨损从而导致轮系卡滞。为了解决擒纵机构在经历力学试验后的磨损问题,文章提出将
农村道桥主要包括乡、村之间的地方性公路及其连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简易道桥,是我国农村公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村的生产
介绍了全氟碳油的产品性能及应用情况.
本文利用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高空观测资料、数值预报、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6年6月30日—7月1日出现在凉山州南部会理、会东、宁南三县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过程主要是受高空低槽、低空切变影响。副高边缘暖湿西南气流为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雷达的强回波区和强对流云团的活跃区与强降雨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人员越来越依靠信息化系统来辅助学习或工作,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信息化系统主要以基
车辆超载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重型汽车,在超载条件下,其行驶条件苛刻,齿轮装置的故障极易发生。对几起现场变速器、主减速器齿轮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