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CC/AHA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解读

来源 :华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 ACC/AHA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不仅在2017瓣膜病指南更新基础上对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反流、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抗栓治疗等进行了更新,同时也涵盖主动脉瓣反流、二叶式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反流、联合瓣膜病变、妊娠合并瓣膜病、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瓣膜病合并非心脏手术以及瓣膜病综合管理前景等方面.其涵盖内容广泛,介绍详尽且全面.该文就其中的一些亮点与核心问题,包括十大要点信息、心脏瓣膜病严重程度定义以及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二叶式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的管理更新进行了解读.
其他文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逐渐成为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TAVR最常用的入路为股动脉,其他入路包括心尖、主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动脉、腔静脉,可根据入路血管直径与器械外径、血管扭曲情况、血管壁钙化情况选择最佳入路.血管并发症是TAVR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与不良结局和预后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术者、患者、手术器械等多种因素相关.可以通过瓣膜类型的选择及入路的选择、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及改善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降低血管并发
不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心房颤动相关二尖瓣反流,即房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目前已受到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慢性心房颤动诱发的二尖瓣环扩张及左心房扩大、二尖瓣叶重塑不足、房性二尖瓣叶栓系、瓣环收缩力降低、瓣环扁平马鞍形增加瓣膜应力等可能在房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有望成为房性二尖瓣反流的有效干预手段.该文就房性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对其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作一回顾性分析.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心脏康复可以有效提高心肺耐力和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脏康复,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编写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从围手术期康复、门诊康复和居家康复3个时间段阐述了心脏康复的具体实施流程和方法,该文将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目的 分析3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湘潭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日-3月5日收治的3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抗病毒过程中发生ADR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最终入组33例患者,共报告21例ADR.≥60岁患者的ADR发生率较高(80.0%).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最常见(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