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一种推算潮时的方法——指掌定住求祘潮法

来源 :海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i1981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潮时的方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现有文献资料可知:唐朝的窦叔蒙在公元770年前后所写的《海涛志》中,就提出潮时推算图。宋朝张君房(公元1010年前后)又对窦叔蒙的潮时推算图进行改进和补充。而燕肃(公元1025年)作过《海潮图》一篇。遗憾的是该图失传。不过有人认为吕昌明于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重订的四季潮侯表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ide time has a long history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in the “Tao of Haotao” written before and after 770 C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figure of tide time was proposed. Song Dynasty Zhang Junfang (around the year 1010) and Dou Shu Meng tide time diagram to improve and supplement. The Yan Su (1025 AD) made a “tide chart” an article. Unfortunately, the picture is lost. However, some people think that Lv Chang-ming in the three years (AD 1056) and reset the four-season wave Hou table
其他文献
公元6世纪,东地中海地区频繁发生地震,震后,这一地区的众多城市出现了火灾、瘟疫、海啸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的地震及火灾、瘟疫等次生灾害使该地区建筑物大面积坍塌、人
我们这次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这是中国气象界第一次站在新的立场,用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一个集会。在五天的会上,讨论了甚至还初步地解决了当前气象界存在着的
天气和气候分析的事实告诉我们,赤道地区不仅存在着天气尺度的扰动,同时也存在着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准周期性振动.这类长周期的振动也出现在海洋运动(如海流和海水温度)中.
根据河北省的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地质队承担了河北海岸带地质、地貌调查任务。这次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沉积物取样、地貌填图、滩面水准测量等。本次调查范围:南起山
北太平洋西部气象要素场对我国的天气、气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云量变化是大气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研究该地区总云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以取得某
对1962—1967年期间坎顿岛地面风与海面水温的时间序列做了解释,以说明广大中央与东赤道太平洋地区温度的主要变化是由东风的强度更化以及上翻中的固有变化所引起。比较了196
本文是描述和说明台湾海峡的海洋学和沉积学诸方面的文章之一,为了确定现代浮游有孔虫在世界各大洋中的分布格式,许多著者进行了不少研究工作。虽然现在已经了解了分布格式
英国塞文河口潮差高达10米,是欧洲潮差最大的河口;也是世界上最适宜建潮汐电站的地点之一,只须建造较短的拦河建筑物,便可拦贮大量潮水用以发电。 五十年来,英国政府对如何
六十年代以来,海洋地质工作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达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许多国家使用了多种新式仪器和新技术,通过大范围的海底调查取得的。所以有的人把这一历史阶段
1974年5月13日至17日,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在美国举行了一次关于海洋污染监测的讨论会和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对日益严重的世界海洋污染情况,应进行最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