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创新题的模型化解题探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iadong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基本知识,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不等式的习题尽管形式多样,但大都离不开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只要同学们掌握好不等式的常规方法及模型化解题思路,就可以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下面我们就一些高考模拟题中的不等式创新题追根溯源,拨云见日,寻找新问题中的老方法。
  模型一,线性规划的常规问题
  追根溯源:线性规划问题大都可以归结为某种几何意义,例如,截距、斜率、距离等,但有时候需要对所求式子进行化简变形才能使得其几何意义显现出来。
  模型二,作商(差)法的应用
  追根溯源:利用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或比较大小是常见方法,但有时候需要先对原不等式进行化简寻找到对应的函数模型,再研究其单调性,例如比较3π,eπ,e3的大小也可以利用上述函数模型。
  模型四,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比值模型
  追根溯源: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及存在性问题。原式经过一系列变形之后,化成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比值形式,再利用换元法化成乘积为定值的形式,进而求得最值。
  模型五,“1”的代换以上五类不等式的创新试题都是对原有的不等式模型进行了隐藏和修饰,来达到迷惑考生的目的,只要能对题设条件进行巧妙的化简,便能寻找到问题的本源,即我们熟悉的不等式模型。但如何顺利地把题设条件转化成我们熟知的模型是解题的突破口,也是解题的难点,更是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这需要我们能够洞察命题者的意图,并充分運用数学中的转化与化归思想。
  (责任编辑 王福华)
其他文献
公共政策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审计拓展和深化的重要内容。开展公共政策审计,对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建立公共审计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是中西方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受到众多学习者的青睐。受中西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
<正>2016年5月12日,昆明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正式开通运行,这既是行政审批的"一张网",也是"阳光政务"的"一张网"。从2015年12月试运行以来,截至2016年8月12日,昆明市共受
<正>数字化是发展方向,未来各个产业都要进行平台化、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改造。以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和建筑产业深入融合,通过新技术、新应用,
【摘要】判定一元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可以利用定义法、Cantor定理、Lipschitz判别法等,但适用范围较窄,对于复杂的问题可操作性较弱.本文基于常用判定定理,针对定义在无穷区间上的一元函数,给出了通过判断函数增量的极限来分析其一致连续性的判别法则,同时,给予相应证明并举出实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便捷途径.  【关键词】函数; 一致连续性; 判定  【基金项目】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正】 钢琴键盘上的即兴伴奏,是一种“立体化”的统一综合体。一般来说,即兴伴奏应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一、为旋律配置和弦。二、所配和弦在键盘上有规则的连接。三、将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