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夹闭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内蒙古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angfeng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为预防aSAH患者术后脑梗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和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2例aSAH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脑梗死发生情况,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脊液引流情况、脑血管痉挛情况、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踝肱指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结果开颅夹闭术后1个月内,112例
其他文献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NK细胞疗法是通过分离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达到杀伤肿瘤和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目的。NK细胞临床免疫治疗的前提是对其生物学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体外扩增中得到足够数量NK细胞。为此,本文将对NK细胞生物学特征及体外扩增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述。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效果。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医组4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56%(43/45)较西医组79.55%(35/44)高(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目
目的分析新时期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实践教学督导所取得的教学质量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4级、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169名作为研究对象,医教科对实习期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督导,督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使用PBL+CBL联合教学法和SP引入法。使用学生对临床实习带教评议表及问卷调查采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统计评议表分数及问卷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2014级、2015级临床本科学生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品议分数高于2013级学生(P&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激越症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间93例伴激越症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单一组(45例)、研究组(48例)。单一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采用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激越因子(PANSS-EC)评分、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
目的分析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3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7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为观察组,另46例行双侧入路棘突旁小切口双侧减压椎体间融合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肌酸激酶(CPK)、腰椎功能(ODI)、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性障碍指数(JO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
近年来静息心率与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息心率作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也有学者发现伴有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程度增加。本文就静息心率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GA患者痛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GA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组49例与缓解组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GA患者痛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组血清CRP、IgA、IgE及IgM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IgA、IgE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例,将采用低剂量的22例患者作为低剂量组,将采用中剂量的23例患者作为中剂量组,将采用高剂量的26例患者作为高剂量组。对比3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狭窄率、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斑块面积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小,狭窄率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低(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BI评分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
目的分析血清IFN-γ、IL-12水平预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39例治疗后复发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纳入复发组,将同期39例治疗后未复发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纳入未复发组。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分析二者预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IFN-γ、IL-12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
目的分析血清骨钙素(BG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均采用甲巯咪唑片、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记录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BGP及甲状腺激素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分析BGP与FT3、FT4、TSH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清FT3、FT4、BGP水平较治疗前低,TSH水平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一般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