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从《霍桑探案》看后殖民批评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十年不衰并渐成显学。虽然后殖民批评的主要"战场"在西方,最初讨论的对象也并非中国。但在华语文化圈,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借后殖民批评,对中国文学文化进行重建和再认识。从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出发,尝试为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寻找不同的原因。并以民国作家、中国侦探小说之父程小青的《霍桑探案》为例,阐释伴随着这股思潮产生的某些偏离与误读。
其他文献
电视网络系统因为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容易遭受雷击,因此对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防雷技术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从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基本结构出发,分别介绍了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电缆
我国学者对政治修辞的研究涉及到了政治修辞理论、中国政治修辞、中国政治修辞史、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修辞以及美国的政治修辞诸多领域,并已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研究范畴宽泛,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其原生社区的生活常识,承载村落记忆和文化共识,内含民族文化基因。本文基于"乡土记忆—社区营造"的研究框架,以湖北巴东堂戏保护为例,采用口述史的方
近日,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旗下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IPTV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平台、网络、内容、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全国超过6 000万用户带来丰富的IPTV视频内容,助力"三网融合"加速推进。
清华简《耆夜》既不是所谓西周史官严肃的"记言记事",也不是战国儒士对于古文献的"编纂整理",而是一篇具备古小说文体特征及其要素的战国时期古小说。在清华简《耆夜》文体属性得
主要介绍基于NI CompactRIO(Reconfigurable I/O)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的广播电视监测台站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软硬件构成、系统功能。该系统具有对广电监测台的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