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途径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li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如何让小学生能够了解法律、认识法律,并在生活中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法治意识;培养途径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有公民必须要认识法律,用法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进行解决。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是进行法治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提升。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法治教育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教材中会有很多与法律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补充相应的法律常识,列举类似的案例,让小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例如,在学习《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时候,教材对毒品和烟酒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且告诉了学生拒绝烟酒、毒品的方法。我告诉学生,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毒品更是法律上明确杜绝的物品,持有毒品、买卖毒品、种植毒品都属于违法行为,需要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出售烟酒的场合,应该马上回避;如果发现有关于烟酒、毒品的违法行为,应马上向公安部门举报,或者告诉自己的家长,请自己的家长帮忙处理。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将会对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我们应做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
   二、组织教学活动,树立法治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法治精神进行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贯彻落实,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常见的场景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实现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并将法治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候,我告诉学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我们应秉承各个民族平等的观念,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风俗进行尊重。为了能够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内容,我在课堂上组织了小型的“演示会”,让学生分别扮演汉族、满族、维吾尔族、壮族、彝族等民族的人,在课堂上展示各个民族的风采,为各个民族“代言”。学生对各个民族的美食、风俗、习惯、服饰进行了了解,感受到了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也为我们祖国能够拥有56个出色的民族而感到骄傲。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落实,能够使学生的法治精神得到提升,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民族有关的问题时,也能够有意识地对其他民族进行尊重,热爱各个民族的文化。
   三、定期举办讲座,提高法治意识
   当前,各个学校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都非常重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很多学校都邀请了相关的教授、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能够走近法治社会,对于法律、公民权利、社会规则等进一步了解。
   例如,本校曾经邀请了专家,以“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为主题开展讲座。在讲座上,专家告诉学生,在社会上隐藏着一些违法行为,学生应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拿起法律的武器。当学生遇到了殴打、抢劫等事件的时候,应保持冷静,根据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来判断事件的危害程度,不要同犯罪分子进行搏斗,要马上找机会摆脱,或者向周围的大人求救,并找机会拨打“110”报警;如果学生在学校期间遇到校园暴力问题,应马上告诉学校的教师,并向自己的监护人报告,并且不能够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自己不能用违法的行为来惩罚违法的人;当他们在网络上进行社交、交易的时候,应防止被骗,注意核实对方的身份,不能轻易泄露自己的隐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学生也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当学生处于公众场合的时候,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随意破坏公共物品,应注重保护社会秩序;当学生在防止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也不能够对他人施加伤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学生对法律常识和社会规则进行了了解,感受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实现法治意识的提升。
   总之,小学生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从小抓起,要靠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己同心同力,进行法治意识培养教育,使他们从小学会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鐘毓.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完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7
   [2]石雨欣.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探究[D].西南大学,2017
  (江苏省南京市莲花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其他文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受模拟电路的启发,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以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利用3个或更少的遗传“部件”,将细菌细胞转变成计算器,可进行对数、除去及取平方根等计算。
工程的勘察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工程所在地域的水文地质特点,才能更好地结合施工项目制定更好的防护措施,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这是环环相扣的整体建设
振荡体系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非线性现象,B-Z振荡体系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Tikhonove在1978年用光度法最先使用B—Z体系测定了钌离子,开创了振荡体系在分析检测方面的新作用。
【教材分析】   通電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是磁场一章的教学重点,也是这一章的核心,也能为后面学习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电流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也能够借助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周围的磁场。本节内容就是在学习了这些磁场的基本知识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弄清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方向。安培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的空间关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