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阮朝初期建都的选址之争

来源 :东南亚南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朝初期定都富春,既是为了平息群臣围绕都城的选址问题而出现的争议,也是出于平衡黎郑故臣和广南旧臣力量的考虑。后世从政治地理因素这个角度对阮朝定都于富春给予了称赞,并极力夸大富春所谓的"形势之利"。实际上,富春的"形势之弊"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将定都富春置于整个越南古代都城的区位史来考察,我们会发现:阮朝定都富春,实际是越南古代都城逐渐南移这一趋势的体现。如果将其放到清阮关系的层面来考察,又会发现:阮朝最终选择富春为都,最根本的考虑还是追求一种与中国平等的地位,也是中越关系渐行渐远的一种折射。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电刀与冷刀的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CINⅢ病变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
国内高校的《美学原理》课程内容和框架因其浓重的西方化色彩而需要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补充和平衡。在源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儒释道思想中,道家思想由于其典型的非功利化和艺术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的奠基人与思想集大成者。"文化表征"是霍尔后期思想中最重要的内核。接合理论、族裔散居文化身份和差异的政治等表征特质为"文化表征"内涵注入了
在中国近现代思乡歌曲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和《桥》就是思乡歌曲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作。本文以这两首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例,
基于"一路一带"的战略背景,重启东南亚地区城市与建筑史学研究,以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为窗口,梳理了2000余年间东南亚列国的王朝迭代与都城发展;通过对古籍文本、早期地图等史料
<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一、何谓诸子百家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
本文试图将社会学领域的"社会记忆"概念引入文学研究,建构"文学记忆史"的理论体系。从研究对象看,文学记忆史包括两个方面:以文学的方式传承历史记忆;关于文学活动本身的记忆
大湄公河次区域具有神秘而丰富的历史遗产资源,在公元前后到16世纪初的古代时期,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工朝政权,他们建立的都城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代表着特色的民族
何占豪先生所创作的筝曲《临安遗恨》是我国近代以来民族交响乐创作探索中最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作曲家为塑造出英雄的形象及情感将古曲主题与西方的作曲技法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