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关键词: 教育教学改革 育人本质
  论文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弊端愈加明显,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综合素质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必须对教育教学多加重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根据我们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进行阐述分析。
  “成才先成人”这是我们学校对教育教学改革,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大的方向。把教育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着眼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完善人,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校园体现着大教育观的思想
  1、文化育人
  (1)体现大教育观思想的校园文化。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
  (2)体现中华文明的汉子舞台
  (3)体现儒家思想的走廊文化。走进教学楼,一楼走廊是道德经,二楼是论语,三楼是中庸,四楼是文学、艺术、历史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画廊,纵观整个教学楼,处处弥漫着儒家思想,弥漫着人类文明成果的芳香。整个学校就是一部厚重的书,不仅仅是一座水泥大厦,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凝结和体现,是立体文化的渗透和熏陶,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
  2、教育观念的更新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在课堂教育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必须紧紧地抓住“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这几个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是义务教育的特点,它存在着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适应于普遍的学生。根据新大纲和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是按照“基础,有用,能学”的精神确定的。说是基础,而又很灵活;说是有用,而又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理性思考;说是能学,却又不是垂手而得,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学会的。
  3、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改革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學,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去占课,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代替以往“我教你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讨论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4、课程发展人,课堂完善人
  不仅仅是学校文化,我们学校全方位的课程开发和生命成长的课堂教学,都体现了大教育观的思想和理念。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的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农业,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颗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颗玉米的种子,也或许是一颗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的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
  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灌输,不在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共同分享智慧和快乐!我想,不忘初心,每一位教师发挥自己所有的光芒,去争取照亮温暖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我对教育的一个诠释。
其他文献
摘要:修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修辞教学要给予足够重视,要借助于修辞,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修辞教学;语言表达  从语文课堂来看,修辞教学多被忽视。学习修辞,既要关注修辞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修辞表达方式的运用,将修辞教学与学生的语言思维、综合素养融合起来,提高修辞教学成效。  一、把握修辞基本知识,引导体
期刊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这句话出自蜚声世界的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我很赞同这句话,儿童就像初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大人的看护引导,可长期以往,家长该放手时不放手,那孩子永远学不会独立行走。身为教师,对学生也不能时时处处的教育指导,该放手时就放手。但也不是毫无顾虑的走开,而应该为学生找到一面神奇的镜子,镜中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随着身心的变化,思想意识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还会形成一套处世的行为准则。初中政治课程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各种观念的养成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判断能力,懂得面对道德与法律相关问题时的正确做法,加深学生对法治观念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少走弯路。本篇文章就是主要探究了法治观念和初中政治课程的有机融合,以此供同行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之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效率的保障。因此,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保持旺盛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教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最终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期刊
摘要:在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分离,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较低,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探究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读促写  引言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项基本技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高中生写作习惯,要求学生能运用英语正确、达意和得体地表述事实、观点、情
期刊
【摘要】文明与卫生是一个城市最美的“风景”,是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对外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将“两城同创”的主题,贯穿于学校工作中,带学生了解“两城同创”的意义,带学生体验“两城同创”,带学生实践“两城同创”,将“两城同创”工作与文明班级的建设有机融合。  【关键字】两城同创 文明班级 实践 体验 建设  五岛湖水碧波荡漾,岸边绿树苍翠欲滴中心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近年来,我们发现身边的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种观念,要想把这种观念深刻的贯彻到每个人的思想中就需要从小时候开始引领与教育。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不好的社会现象也慢慢的显露出来,初中生对于真善美的看法也变得越来越棘手,在此之中上升到道德与法治层面的情感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令人苦恼,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情感教育时需要上升到更高更深的层面之中,那就是道德与法治中的情感问题。  关键字:初中教育;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于小学内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理念以及策略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低段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例外。在学生思维意识以及各项能力正在初步发展的小学阶段,培养其阅读兴趣是保证其未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重要因素。为此,本文以新课改后国家对小学生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为背景,针对低段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课堂情境;互动教学;阅读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阅读教学的内容出发,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初中语文阅读效果。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焦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分析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到,语文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务必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应该牢固树立大语文观,整合各方有利资源,革新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数字时代;语文教学     数字时代的到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和影响,极大的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革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