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中的青年员工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企业青年员工普遍存在学历高,有理想、有追求的特点,并且还有较为旺盛的精力、干劲和灵活的思维想法。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需要注重不断的突出共青团的先进性和政治性要求,充分的发挥共青团在企业员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保证能够成为企业工作人员学习的表率、奉献的楷模和建功立业的标杆,保证共青团能够发挥对企业整体员工的引领作用。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企业共青团;先锋作用;加强;改进
  青年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是支撑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然而在目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共青团却并没有充分发挥的基本作用,这样就导致在共青团在企业中的先锋作用并不明显,企业共青团工作本身就有着扎实的基础和优良的传统[1]。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扬起企业共青团的红色旗帜,有效的激发广大共青团员创业、干事热情和积极性,充分的发挥企业共青团员工的潜能和聪明才智,更好的落实我国共青团的基本责任,不断的推动我国企业各项工作的稳定前进,从而保证企业在新时代更快、更好、更持续的发展。
  一、企业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共青团自身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改革,这样就导致共青团在企业中的工作有很大的困难度,尤其是企业共青团的思政工作出现较为混乱的现象很多。共青团在多元化的社会渠道中就会产生较多的矛盾和困惑,这也让共青团的思政工作无法有效的落实,从而导致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2]。另外也由于机构精简的原因,一些专职团干部的编制正在逐渐降低,这样就导致共青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由于种种的因素导致共青团在企业工作和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就需要保证共青团工作要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制度和要求,不断的提升企业共青团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将企业中的共青团员能够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智慧和意志,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的竞争力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很多单位都将团组织进行了合并或撤销,由于企业中团组织设置的简化,从而导致对于企业青年员工的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小了[3]。在企业中有很多的共青团员中止了和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就导致了企业中共青团员工的流动率在逐年的上升。另外也由于企业中对于编制人员的严格控制,这样的现象就导致每年新进企业的新员工数量有限,从而形成企业青年团员数量正在逐渐萎缩的现象。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
  (一)不断的改进、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目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注重扎实开展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严格遵循团中央部署的要求,保证能够顺利的完成分类引导青少年的试点工作。同时要注重不断地探索、创新引导青年的方式和相关活动载体,保证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当然企业要想能够有效的改进、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注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企业青年自身思想意识的问题点,总结出具体的思路和实践措施[4]。在这基础上要注重进行反复的实践检验,保证能够更好的提升青年的工作水平。在企业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始终坚持以落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教育的关键点,积极开展网络知识、技能竞赛活动、演讲比赛等等活动。还要积极的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教育活动,保证共青团能够带领企业青年员工坚定不移的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落实青春建功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更好的引导企业中的广大青年能够积极的投身在企业发展改革活动中,实现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
  (二)注重组织、动员青年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在企业中积极的开展青春的相关竞赛活动,保证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实施,通过企业中开展的青年创新、青年创效、青年岗位能手等相关的竞赛,从而更好的开展调结构、转方向、青春建功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广大青年在企业生产建设中,发挥自身的先锋作用。企业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帮助企业青年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引领企业广大青年参与到相关的科技攻关活动中来,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5]。要想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真正发挥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在企业生产建设中要注重积极的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不断的强化企业青年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青年能够更好的参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真正有效的促进企业青年的发展。另外还要注重在企业中积极的开展青年员工技能提升活动,落实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共青团在企业中的先锋作用,促进企业和青年员工的共同发展进步。
  (三)坚持以人为本,竭诚为青年发展而服务
  企业要想真正的加强和改进共青团的先锋作用,就要注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开拓创新,真正为企业青年的成长、发展而服务。企业要注重积极的开展相关的优秀青年员工评选活动,为企业的青年员工创建更多、更好的岗位学习、实践机会,为青年员工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企业还要注重维护企业青年员工的合法权益,在节日期间为企业外地的青年员工、困难员工等青年群体,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保证能够为企业青年员工做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保证每一个青年员工都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帮助和关心[6]。要注重致力于企业企业青年员工利益的忠实代表,落实好企业领导者和企业青年员工之间的纽带、桥梁关系,及时的反应企业青年员工的内心所想,反应企业青年员工的合理诉求。保证让共青团能够成为企业人才的储备库,注重能够根据每一个青年员工的特长和爱好,落实好针对性培养和归档管理的工作,为企业建立青年人才档案库,保证在企业人才流失的过程中,能够将人才缺口及时的补上,最终保证企业在新形势中始终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中坚力量,这样就导致共青团本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就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企业共青团先锋作用的体现要紧紧结合市场形式和企业的发展形式,明确的定位、落实自身的工作职能。企业共青团需要注重渗透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契合度,积极主动的围绕企业中心而工作,将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不断的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企业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做出更好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加强、改进企业共青团的先锋作用,实现为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少坤. 浅谈共青团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7,04:96-97.
  [2]王昆鹏. 企业共青团组织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4:119.
  [3]杨娟.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J]. 商,2015,16:139.
  [4]刘金帅. 浅谈共青团在煤气化企业集团转型发展中的作用[J]. 经济师,2014,07:287+289.
  [5]岳峻. 加强石油企業党组织建设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J]. 现代企业,2014,04:30.
  [6]王兰兰. 以党建促企业稳定发展[J]. 城市开发,2012,19:86-87.
其他文献
【摘 要】基层工会是工会体系中的最基本组织单位,它直接联系及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对工作各项工作进行落实的主要践行者。因此,基层工会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基层工会在建设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如工会组建不规范、工会组织体制不完善及工会干部职能履行能力不强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基层工会需要增强自身活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指导,以为职工服务为中心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四川、重庆及云南等西南地区221个红层软岩边坡现场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基于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分析了不同软岩边坡坡度设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经济增长迅速,有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一些专业人士基于对中国大陆30多
期刊
【摘 要】30多年来,QC小组活动作为企业质理管理最有效的基础活动,经过广泛的参与和不断的总结,QC小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企业质量改进、技术进步,提高工作质量、创建精品工程、完善服务质量,为企业研发施工标准、操作规程提供依据,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取得有效成果,有力推动工法、专利开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高度负责的骨干
【摘 要】宣传工作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并不是独立于生产经营之外。一项工作任务成功与否,宣传工作在其中有着极大作用。一项生产经营任务的过程管理、目标实现、成果的展示,与充分的宣传紧密相连。本文就宣传工作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工作建议,旨在通过分析宣传工作重要点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发挥宣传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宣传;宣传导向  国有企业党建宣传工作
利用后向轨迹的簇分析方法,研究了1994年9、10月份不同流场条件时,临安地面SO2的变化规律.采用Lagrangian传输、扩散、沉降模式计算了中国大陆以及东部较发达的几个区域对临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