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穿越大型半充填溶洞施工技术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桂铁路富宁隧道D4K341+050~D4K341+176段揭示大型半充填溶洞,纵向长度126m,推测溶洞横向宽度40~54m、高度20~50m、隧底充填物厚度10~15m,最厚达32m,溶洞走向复杂多变,各段形态各异。因隧址位于地下水位线附近,充填物在地下水冲刷下容易流失,基底不稳,通过多种方案比选,采用桩板结构刚性过度,桩基置于完整基岩一定深度,确保隧道基底及右侧边墙稳定。
  【关键词】富宁隧道;充填溶洞;处理技术
  引言
  云桂铁路云南段富宁隧道全长13625米,为全线I级风险隧道之一,该隧道采用“两横洞+两平导+一斜井”的辅助坑道模式组织施工。隧道不良地质有断层破碎带、危岩落石、堆积体、岩溶、岩体破碎、软岩大变形、松软土和膨胀岩土。其中在D4K341+050~D4K341+176段揭示一大型半充填溶洞,在堆积物中有未充填的空间及通道,充填物主要为碎块石土夹砂土及黏性土夹碎块石土等,为溶洞坍塌、溶蚀及流水携带来的堆积物为主,块石成份为灰岩,大小不一,无胶结,呈松散状,稳定性极差。因隧址位于地下水位线附近,受季节变化,充填物在地下水冲刷下容易流失,基底不稳,通过多种方案比选,采用桩板结构刚性过度,桩基置于完整基岩一定深度,确保隧道基底及右侧边墙稳定。本文针对该溶洞的整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今后遇到类似情况,确保快速通过溶洞,且确保结构稳定提供参考。
  1.富宁隧道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云桂铁路云南段I标富宁隧道位于云南省富宁县新华镇那农村境内,设计为客货共线双线隧道(开行双层集装箱),隧道起止里程D4K339+026~D4K352+651,全长13625m。隧道一般埋深100~400m,最大埋深455m,最小埋深为10m。
  全隧揭示溶洞共10余处,其中大型溶洞两处,分别为D4K340+760~D4K340+840段的大型全充填溶洞和D4K341+050~D4K341+176段的大型半充填溶洞,其整治方案均为桩板结构刚性过度。本文结合D4K341+050~D4K341+176段大型半充填溶洞的初支防护、衬砌结构和排水系统以及基底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1.2 溶洞规模
  通过施工开挖揭示、物探以及钻探等综合勘察分析,该溶洞纵向发育里程为D4K341+050~D4K341+176,主要发育于线路右侧及右侧基底,溶洞长度126m,推测溶洞横向宽度40~54m、高度20~50m、隧底充填物厚度10~15m,最厚达32m,溶洞走向复杂多变,各段形态各异。
  D4K341+050~D4K341+150段岩溶发育于线路右侧及右侧基底,充填物为块石土夹砂土、黏性土,充填物厚月20~30m;D4K341+150~D4K341+176段线路左侧填充面至隧道拱顶以上亦有岩溶发育,充填物为块石土、粉质黏土,其中粉质黏土占较大比例,该段充填物厚约25~50m。溶洞在纵向呈瓶状,瓶口朝向小里程,瓶底朝向大里程,平面近似长方向,主要发育于线路右侧。推测溶洞平面范围约5300m3,体积约149000m3。
  1.3 工程地质
  溶洞发育于泥盆系下统芭蕉箐组(D1b)白云质灰岩地层中,为大型半充填溶洞,在堆积物中有未充填的空间及通道,充填物主要为碎块石土夹砂土及黏性土夹碎块石土等,为溶洞坍塌、溶蚀及流水携带来的堆积物为主,块石成份为灰岩,大小不一,无胶结,呈松散状,局部可见砂土及黏性土充填,稳定性极差。
  1.4 水文地质
  岩溶区域处于岩溶水季节变动带,雨季地下水位可能会上升高于隧道洞身,旱季无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下降后低于隧道洞身,因此,隧址位于地下水位线附近,受季节变化,充填物在地下水冲刷下容易流失,基底不稳。该段隧道汇水面积较大,地下水发育,正常涌水量为4454m3/d,雨季最大涌水量8908m3/d。该溶洞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且水位上升后形成较高水压,对隧道衬砌及防排水不利。
  2.岩溶整治方案
  2.1 超前地质预报
  富宁隧道主要采用物探结合钻探的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包括TSP、红外探水、地质雷达、超前钻探、加深炮孔等。对多种预报手段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相互印证,结合现场实际揭示地质情况、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和判断,进一步调整施工措施和方案。
  (1)物探:每隔100米采用地震波探测仪对掌子面前方100米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位置、规模作较详细的预报,粗略探测围岩情况和地下水情况,每循环搭接10米;在地震波探测仪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探水和地质雷达对前方30米范围内地下水和围岩情况做较详细判断,每循环搭接5米。
  (2)钻探:在物探预报结论的基础上采用钻探手段进一步进行验证,更直观反映前方地质情况,超前钻探每循环30米,与上一循环搭接5米,每次钻探3孔;每循环施钻炮眼时,利用部分周边眼施作加深炮孔,准确探测较近距离的危险源,确保施工安全万无一失。
  2.2 开挖支护
  (1)开挖:因该溶洞主要发育于线路右侧,左侧为完整性较好的弱风化灰岩,隧道洞身结构处于偏压状态,为防止沉降变形超限及确保运营期间结构安全,隧道开挖断面较原设计放大100cm。
  (2)加强支护:为防止岩溶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该溶洞段由IV级B型复合衬砌变更为V级C型复合衬砌。采用全环I22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间距0.6m/榀;
  (3)超前支护:拱顶至线右边墙部位采用φ108管棚超前支护,环向间距0.3m,每循环施作长度根据钻进情况确定,管棚根数根据右侧溶洞向下发育情况确定,每循环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同时拱顶至线右边墙部位增设φ42大外插角(45°)小导管,环向间距0.4m,大外插角布置,每1.2m一环,每根长4.5m,施作根数由现场实际确定;拱顶偏线左至起拱线处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0.4m,每环19根,每1.2m一环,每根长4.5m。管棚及小导管内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为0.5~1.0MPa,并根据注浆效果优化调整注浆参数。取消拱部系统锚杆。   (4)系统支护:左侧边墙系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4.0m,间距1.2m(环向)*1.0m(纵向)。取消右侧边墙系统锚杆,右侧边墙径向采用φ60钢花管注浆加固,钢花管长6.0m,间距1.2m(环向)*1.0m(纵向),注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5MPa,并根据开挖揭示情况、超前地质预报及管棚揭示情况优化调整支护参数,根据注浆效果优化调整注浆参数。
  (5)溶腔整治:对初支背后空腔采用C25砼回填密实。
  2.3 基底整治方案
  根据富宁隧道D4K341+076~+176段开挖揭示地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补勘地质情况,经经济技术比选,对隧底D4K341+076~+176段基底溶洞采用钻孔桩-托梁-底板衬砌结构,结构形式见图1。具体措施如下:
  (1)桩采用直径1.5m钻孔桩,桩长6~31m,桩横向设置一排,纵向间距5m,共设置19根,桩采用C35钢筋砼,桩底嵌入基岩不得小于3m,桩顶伸入横梁1.5m,桩长自横梁底算起。
  (2)桩顶设置横向梁,梁长9.0m,梁截面尺寸2.0m(宽)*2.0m(高),梁一端置于钻孔桩上、一端置于稳定基岩上,并对梁端设置1m(高)*1m(宽)*2m(长)的楔子嵌入基岩,梁采用C40钢筋砼。
  (3)考虑8~21#桩桩长较长,钻孔桩长细比较大,为提高桩-托梁基础结构整体刚度,8~21#桩间设置纵向连系梁,梁截面尺寸1.0m(宽)*1.0m(高),梁长65m,梁采用C40钢筋砼。
  (4)筏板与二衬结构底板共用,厚度1.5m,宽14.02m,筏板采用C35钢筋砼,双向双层配筋,筏板10m一单元,每隔10m设置横向施工缝。
  (5)D4K341+076~+176段分别于D4K341+076、D4K341+106、D4K341+126、D4K341+146、D4K341+166处共设5道变形缝。
  2.4 衬砌及防排水
  2.4.1衬砌防水
  (1)D4K341+076~+176段段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10。
  (2)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部及边墙部位铺设防水板加无纺布防水。
  (3)D4K341+076~+176段拱墙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加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底板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纵向施工缝设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施工缝环向数量按10m一道计列,纵向施工缝数量按2道计列。
  (4)变形缝宽度2cm,变形缝填充聚苯板并加设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内缘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嵌缝。
  2.4.2衬砌排水
  (1)D4K341+076~+176段排水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水沟的方式。侧沟主要汇集地下水,同时起到沉淀和兼顾排水的作用,中心沟采用盖板沟的形式,主要用于排水。侧沟与中心沟之间每隔3m设置一道横向100PVC排水管。
  (2)D4K341+076~+176段二次衬砌背后设50环向盲沟,每3m一环;两侧边墙脚设80纵向透水盲沟,并每隔3m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环向盲管、纵向盲管直接弯入隧道侧沟。
  2.5 监控量测
  隧道开挖后,随着应力释放和重新分布,围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位移和性质变化,在结构受力复杂,地质情况差的条件下,更应该建立严密可靠的监控量测体系,一是为施工安全提供准确信息,二是为调整预留沉降量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为二衬施工时间提供信息依据,进而指导施工安全和质量。
  3.结束语
  通过采用钻孔桩-横向托梁-筏板结构刚性过度该溶洞,可有效提升隧道结构安全性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时间和沉降量。
  (2)为雨季地下水位上升后提供泄水通道,不会危及隧道结构安全,减少因水压上身后形成的渗漏水病害。
  (3)通过对溶洞的安全防护,衬砌结构的特殊设计,确保施工期间及今后运营期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鸣冲.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穿越大型半充填溶洞综合处理综合研究.武汉,2010
  [2]张国权.隧道穿越大型充填型溶洞基底注浆处理.武汉,2009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010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J1149-2011,北京,2010
  作者简介
  叶建文(1972年4月),男,2015年7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且由于我国水资源问题严峻,需要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决各地用水不均的问题,保障生产生活的发展。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提升不仅需要对技术人才进行专项培养,还需要从土石方工程、爆破技术等角度出发,提升整体的工程建设能力,提高技术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培养要求  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兴水利、除水灾,有挡水、蓄水、泄
【摘要】武山周边铜多金属矿普查南港矿区ZK120-1孔是深部找矿十二五规划国家国土资源部启动长江中下游深部找矿九—瑞段九江—瑞昌)深部找矿第一孔,于二OO九年十一月底正式启动,该ZK120-1孔(直孔)设计孔深1200m(实际终孔深度1452.42m),施工历时69天,也是我们赣西北地质大队钻探史上以往最深孔,其设计目的是探索控制五通组与黄龙组可能存在的潜伏铜矿化体。  【关键词】武山;深孔岩心钻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一由于其线形要求而导致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其断面面积大施工工序多,对围岩稳定性影响大,变形控制难度大,因此就复杂地层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综合技术进行研究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文章结合泉三公路项目,从多个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施工技术的实施不仅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减小了工程的危险指数,确保工程的实施,同时也为隧道施工提供了新的技术经验
【摘要】围堰技术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围堰技术的运用原则进行分析,来探索该项技术在水里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围堰技术;应用  水利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围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科学且规范的围堰技术的有效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企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工厂的用电量也越来越大,节约用电已成为工厂节本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人就纤维板制造厂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电技术措施与节电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同类企业节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纤维板厂;节电技术措施;节电管理措施  一、节电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探讨  (一)、热磨主电机的节电  热磨主电机在纤维板制造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交通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公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而在我国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具备较强的抗渗度和抗冻性等性能使之广泛运用,但却也收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使之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害,危及着道路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秩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经济
【摘要】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关系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筑施工部门对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求也非常严格,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成为施工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屋面防水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各项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提出改善施工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屋面防水;防水施工;施工质量  1.屋面防水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屋面工程质量在房屋建筑中非常重要,屋面工程包括房屋排水、防水、
【摘要】本文提出了未来自动售货机中制冷系统可使用的環保冷媒方向,分析了将现有HFC-134a(GWP=1300)切换为HFO-1234yf(GWP =4)的可能性,并简介了针对此方向所进行的大量实验后的分析数据。  【关键词】自动售货机;节能减排;HFC-134aHFO-1234yf  近些年,冰箱冷柜、空调、自动售货机等制冷设备所使用冷媒的GWP值被广泛关注,随着欧盟对环境政策的推进,各加盟国根
【摘要】本文对某水电站尾水渠边坡防护设计进行了探讨,在介绍工程概况以及尾水渠边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对边坡处理的方法,通过分析地质资料,最终确定对边坡的处理采用了喷砼挂网加锚杆支护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尾水渠边坡;边坡防护;喷砼挂网  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的水利发电工程,厂址距下游已建水电站约200m,主要利用下游已建水电站弃水来发电,与下游已建水电站共
【摘要】本文结合某一岩溶场地的工程项目,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建设周期、场地条件、建筑条件等,分析基础方案选择,采用PHC管桩、冲孔灌注桩桩筏进行基础设计。介绍桩筏基础设计、管桩断桩的补桩处理、补桩后不规则承台的计算,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岩溶场地;PHC管桩;断桩;承台;冲孔灌注桩桩筏  1.引言  岩溶地区具有发育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此类场地上进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