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去宛陈莝”理论内涵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liang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宛陈莝”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论述,综合文献总结主要指活血祛瘀治水之法。理论内涵指疾病日久见瘀血阻滞、水湿内停之病机,应注重活血化瘀,祛除沉积之瘀滞之邪,以达到血行以水行的目的。本文整理文献,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一、“去宛陈莝”释义及理论内涵。二、“去宛陈莝”在慢性肾衰、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心衰、肝硬化、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痛风病的临床实际应用及体会。“去宛陈莝”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经典理论,值得中医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因具有明确诊断价值而被人们重视。近些年来,非运动症状贯穿疾病整个发展过程并直接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国内外学者们新的研究方向,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神经精神障碍、感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抗帕金森药物虽能有效控制运动症状,但对于非运动症状无明显改善,并且应用不当还可引起剂末现象及开关现象。多项研究表明针灸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总结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为今后帕金森病非运
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因便捷安全、治疗方法多样、副作用少等优势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及接受。通过检索近5年针灸治疗PSD的相关文献,发现针灸治疗PSD方法多样且疗效显著,主要包括醒脑开窍、通督调神、调任通督、醒神启闭、养血柔肝、子午流注等针灸特色疗法,和针灸结合经颅磁刺激、耳穴贴压、穴位放血、中药西药、康复及音乐治疗等综合疗法。其中,针灸治疗抑郁在症状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及调节血清神经递质含量、神经细胞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等方面不弱于抗抑郁药治疗,针灸特色疗法治疗PSD优于单纯体针治疗、针灸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