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护理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西医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6.8%,对照组为71.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认可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19-01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一般会由于疾病自身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睡眠障碍[1]。这会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此时,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本次研究为了提高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以我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入院时经过CT检查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排除存在明显认知障碍、感知障碍以及存在重大器质性脑病史、神经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年龄39岁-70岁,平均(53.8±23.5)岁,男性18例,女性13例;观察组:年龄40岁-70岁,平均(54.0±23.8)岁,男性17例,女性14例。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处理,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包括利用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病情观察和记录等。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西医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第一、环境护理;第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第三、中医饮食护理,依据中医辨证进行食疗、粥疗、茶疗等;第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作息,适量运动。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①研究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6个项目,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当患者总分≥7分表示存在睡眠障碍;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以评分制评定2组护理满意率,分值≥6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 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者30例,不满意者1例,满意率为96.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者22例,不满意者9例,满意率为71.0%,护理满意率组间对比,χ2=5.85,P<0.05,差异显著。
  2.2睡眠质量
  护理前,2组患者的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常规护理主要是辅助治疗进行的护理工作,包括对病情进行监控以及对症支持,对患者的睡眠障碍所提供的针对性护理对策较为比如,导致患者的护理效果不佳。
  中西医护理的关键在于:①环境护理,护士重视进行病房开窗通风,确保患者居住环境温度、湿度舒适,严格控制病人家属的探视时间。院方需要将危重病、打鼾者单独安排床位,并且将监护仪的聲音尽量调小,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②心理护理:护士需要耐心的聆听患者的倾诉,多宽慰患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可以通过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或者播放节奏舒缓轻快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自信心;③中医饮食护理,患者饮食总体需要遵循少量多餐、清淡饮食,护士还需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睡前告知患者避免引用浓茶、咖啡。研究对本组患者依据中医辨证进行食疗、粥疗、茶疗等,对于肝郁化火型患者予以野菊花、夏枯草泡茶以起到安神助眠、泻火疏肝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型患者,可以予以茯苓、龙眼肉等煮粥以健脾养心、安神助眠;对于阴虚火旺型患者可以采用百合、生地黄等煲猪骨以滋阴降火、安神助眠;④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作息,适量运动,告知患者可采用右侧卧位姿势睡觉以助于睡眠。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和护理后的PSQ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认可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海波,刘永锋,李志峰,等.三针组穴和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10-12.
  [2]麻微,李作伟,李平,等.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与心理和环境的关系[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6):69-7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精神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管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标准化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疾病住院治疗期间的临床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措施,评价两组焦虑心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焦虑量表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分则为存在焦虑症状,分值越高,病症越严重;疗效判定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脑膜瘤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0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在口渴感、饥饿感、低体温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垂体瘤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后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122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62例以及对照组60例垂体瘤患者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为选择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通过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突出循证护理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垂体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指导等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56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4例患者血压控制一般。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患者预防、控制高血压的意识,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临床路径组按制订好的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等对比。结果 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临床路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医院作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医院并不太信任,不管身体有多大的问题,总喜欢往大医院挤,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证。要扭转这一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弓替换与支架象鼻植入术联合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013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设为联合治疗组,将我院先前利用传统象鼻手术治疗该病的40例患者设为传统治疗组。对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全弓替换与支架象鼻植入术进行联合手术治疗。治
期刊
【摘要】对持续性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完善持续性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出院后的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采取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及沙龙等方法开展院外延续护理。延续护理服务为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提供了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了动静脉内瘘闭塞或失功的发
期刊
【摘要】 目的 证实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及护理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最大限度的促进病人康复。 方法 选取不能进口进食胃肠手术后患者,同时对比肠外营养,行经空肠肠内营养。 结果 术后采用肠内营养能显著缩短患者排气、排便、饮食恢复时间,增加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减少护理并发症。结论 胃肠手术后可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全身营养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