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鞋垫在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多次心肺复苏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移植与无心肺复苏史DCD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完成的250例DCD供肾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器官获取前是否发生多次心肺复苏(2次或2次以上)将其分为多次心肺复苏后DCD供肾移植组(观察组,17例)和无心肺复苏史供肾移植组(对照组,2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时头穴留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留针进高压氧组30例、高压氧组28例、针刺组25例、针刺后进高压氧组26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留针进高压氧组行头穴留针进高压氧舱,舱内为避免出血不再行针,于出舱后起针;高压氧组仅采用高压氧治疗;针刺组仅采用针刺治疗;针刺后进高压氧组行头穴留针治疗,起针后即刻进入高压氧舱接受治疗。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基于脑机接口(BCI)电刺激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中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例脑卒中患者并采用基于BCI电刺激技术对其上肢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共训练1次),观察入选患者康复训练前、后在执行运动想象(MI)任务时的在线准确率(CA)以及事件相关去同步电位(ERD)。结果5例入选患者康复训练前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的平均在线准确率为50.70%,康复训练后其在线准确率提升至58.94%;康复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AIS)患者的下肢生物力学指标,探讨下肢生物力学异常与AIS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AIS患者116例(侧凸组)和健康青少年受试者116例(正常组),对2组受试者的胫骨扭转角、前后足平面夹角、髋关节旋转范围、双下肢长度差、踝关节旋转范围等下肢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AIS患者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结果侧凸组双下肢长度差和前后足平面的夹角分别为(
目的探讨影响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儿意识恢复的重要因素。方法本研究共选取43例PVS患儿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干预(如Rood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药物治疗以及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等。于治疗3个月后对其意识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并将其意识恢复与否作为结局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各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从而探讨影响PVS患儿意识恢
目的探讨等速训练结合康复手法松解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直(PTES)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及周围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PTE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手法松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等速训练(包括等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和等速肌力训练两部分)。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采用肘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及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痉挛偏瘫型脑性瘫痪(CP)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及作业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对其健侧脑皮质运动区辅以低频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及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对2组患儿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目的观察肉毒毒素A(BTX-A)注射尿道外括约肌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失协调(DSD)患者逼尿肌厚度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DSD成年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在会阴超声引导下向尿道外括约肌注射BTX-A(100U)。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和下尿道超声评估,测定患者逼尿肌厚度、逼尿肌漏尿点压、残余尿量及最大膀胱容量。结果治疗后4周时入选患者残余尿量显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