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概念引入中国初考

来源 :当代电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汉语“纪录片”术语是否错译需追究其在汉语中之渊源.探究概念史而非影片史对纪录片史有重要意义,路径包括内涵追究和术语追究,各有难点.现有中国术语、概念乃至影片起源史述错误甚多,国外的纪录电影概念进入之前中国基本无此概念.该概念首先以“纪录片”之等同词汇“记录影片”等进入汉语环境:该词从非电影含义、非片种的两种电影含义到1933年前后作为苏联日本纪录片概念之表达,而英国概念引入相对较晚.
其他文献
根本地看,凡物皆媒介.但这并非媒介文化意义上的媒介.媒介文化认同的媒介,是人为地遴选出来的.遴选的基础性标准便是审美性,即触动人的强悍魅力.从审美性的角度看,电影作为现
电影媒介具有居间性、谋合性、容纳性和赋形性,这些特性建构了传统电影影像中介性、内容传播的物性与电影的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基于技术之上的电影媒介在变迁,形成新的电影
电影作为一门技术化的艺术,其传播媒介的演变与制作技术的发展显著影响着电影的空间生产.随着传统影院、3D影院、IMAX影院、4D影院、杜比影院、VR电影、网络电影等不同观影方
本文以中国207个地级市为考察对象,通过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城市等级分析研究了2019年中国院线电影票房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地域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电影票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