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31日,中国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此后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也陆续报道了实验室确诊病例.这是全球首次报道人类感染这一病毒亚型的禽流感病例[2],因此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其临床特征与感染谱、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以及病毒是否能够人传人等关键问题,成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其他文献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日常生活场所暴发.随着计划免疫和全球扩大免疫规划的成功实施,许多国家相继进入麻疹的消除阶段[1],而我国尚处于由麻疹的控制阶段向消除阶段的过渡时期.浙江省自1988年以来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20/10万以下,1995至2003年,除2001年的发病率达11.5/10万,其余年份均在10/10万以下.
国内非艾滋病人群肺隐球菌病已有较好描述[1-2],然而艾滋病人群中肺隐球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的相关描述却较为欠缺.国外早期研究认为艾滋病人群合并肺隐球菌病时预后极差,呼吸道症状较重,常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肺部影像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而空洞性结节、局部肺炎等并不常见[3-4].此后,国外仅有个案对艾滋病相关肺隐球菌病进行描述.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近期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且胸部影像证实存在肺部受
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可引起人类感染,大多经呼吸道吸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人.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HIV感染、肝硬化、糖尿病、实体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类风湿性疾病、皮质激素的使用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在未知或没有免疫抑制的人群中,也会发生隐球菌感染[2].在HIV感染高流行区,新型隐球菌性脑
目的 探讨口腔癌术后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口腔癌术后患者85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等渗盐水冲洗+双氧水纱布擦洗+等渗盐水冲洗+等渗盐水含漱.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口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术后3d的口腔清洁度
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流行已对临床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构成了严重威胁[1].有研究显示,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的患者不仅继发MDROs感染的风险增加,而且会增加住院费用和病死率[2-3].近20年来,欧洲和美国在对ICU或非ICU患者主动筛查MDROs,尤其是筛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面已非常成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主动筛查的效价比和对患者整体预后
慢性丙型肝炎(CHC)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对CHC患者的标准治疗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但只有部分患者可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并且仅有不到40%的患者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指出,获得EVR的患者经48周治疗可获得较高的SVR,治疗12周出现EVR可作为最终获得SVR的重要预测指标[3-4].我们
脓毒血症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全身剧烈炎症反应,常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重症脓毒血症病死率可高达25%以上[1-2].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调节患者免疫紊乱,纠正内环境,改善病情[3].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严密的床边观察、细心的护理是治疗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 研究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CD64表达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COPD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47例,根据痰微生物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0例),另外选择22名同期体检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CD64的表达,并观察其与C-反
近年来,各种耐药菌株的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的日益突显以及其他新型致病菌的流行使目前临床面临的感染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隐匿,常常造成误诊和治疗延误[1-2].针对许多疾病合并的隐匿性感染,临床医师如何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例以合并感染为主要致死原因的尸检病例,以期帮助和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对合并感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