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建水断裂带未来三十年内七级以上大地震危险性分析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51142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石屏—建水断裂带结构特征、新活动表现特点及1799年与1887年两次石屏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震害分布情况的分析研究,得出该断裂带全新世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3—3.6毫米/年;1799年与1887年两次大地震震级分别达7级与7.5级,以及该断裂未来三十年内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性不大的结论。
其他文献
采用我国华北地区1966~1984年原地应力测量数据49组,结合各测点附近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壳浅部断裂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与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使在同一断裂上同一时域内,由于不同地段地震活动性的差异,所对应的有效应力比值亦有不同的变化。分析认为,当断裂面上有效应力比值在0.5以下时,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微弱,断裂呈现稳态,大于此值时,地震活动增
期刊
采用双泊松模式更新过程研究华北的北部地区各级地震的两个发震速率,并对各速率进行检验,最后利用概率分配模式,求出各潜在震源区未来50a的发震概率。
期刊
盐关微地震群的活动局限在矿区内,地震都是微震和极微震。地震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微震活动,初动呈象限分布的双力偶滑动型震源机制,S波能量高于P波能量。另一种是极微震,初动几乎全负,P波能量高于S波能量,呈非双力偶的张破裂向内爆炸型的震源机制。两种地震的成因都是采矿诱发地震,不能做为仙女山断层向北延伸的证据。
期刊
该书由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王景明等编著,是作者和我国地震学专家多年来对地震灾害调查研究的成果,同时汇集、归纳了我国华北东部地区2000多年来的有关历史文献和最新资料。该书在地震地质、工程抗震、灾害防御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给读者以新的认识和新的启发,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图书,它将对华北乃至全国的防震减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工程地震概论》是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蒋溥及戴丽思合著的新书。该书总结了近30年工程地震研究和实践,结合国内外工程地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吸取多年来研究生教学经验而完成的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工程地震学原理、方法和实例的专著。工程地震学是一门涉及到地震学、地质学、工程地质和地质工程学、抗震学和地震工程学及减灾学等诸多学科的年轻的边缘科学。本书不仅基于这些学科,而且从工程环境评价角度沟通这些学科之间的内
期刊
On the basis of ten-years major expecrience i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siting in our country, the stage and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
期刊
本文研究了长岛附近地区地震分维结构及月频度趋势性变化与渤海、山东及邻区大范围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得出:大区中强以上地震活跃阶段,研究区存在分维结构,小震活动频度出现趋势性增强;中强以上地震活跃期间分维值较低,活跃阶段将要结束时分维值较高,进入地震平静阶段分维结构不存在。还研究了长岛小震月频度变化的短临前兆特征,得出长岛区地震活动对本区Ms4级以上地震、200公里范围内4.5级以上地震及主震为4.0
期刊
云南省地震局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合作承担的“昆明地区地震保险的科学性研究”,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研究工作,1992年11月17—8日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城市业务部共同主持的“昆明地区地震保险的科学性研究”成果鉴定验收暨学术交流会在昆明举行,来自北京、江苏、山东、辽宁、广东、陕西等13个省市的地震和保险系流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通过了成果鉴定验收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期刊
本文首先发展了计算层状介质地面及地下记录地震波理论地震图的部分分离变量—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其最主要的环节是引进了吸收边界条件,使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得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其次,应用矩阵方法计算地面及地下记录的地震波的理论频谱。最后给出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华北地区两种不同的理论地壳模型情况下的理论地震图和频谱计算结果。应用这些理论结果,可根据实际地震观测资料对地壳介质模型进行分析、评判和优选。
期刊
收集了中国大陆有关震级和地震活动断层关系的14个关系式,分中国东部、中国西部和中国大陆地区进行归纳,重新拟合得到3个地区震级和地震活动断层关系的综合结果,并给出不同震级对应±σ范围内地震活动断层长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