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南沙新区详细规划成果智能化审查研究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z7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详细规划成果审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广州市南沙新区作为创新示范区,已开展了详细规划成果的第三方审查工作。文章从审查要求入手,以广州市南沙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审查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审查的第三方审查工作机制和审查内容。其中,审查内容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传导规则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制定的,包括技术审查和数据审查两大类,重点审查详细规划成果的合规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文章介绍了开发智能化审查工具的技术思路和前期探索工作,以期为后期南沙新
其他文献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国内旅游产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价值日益增加并且显示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旅游配套的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等相关服务性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高效提升。近年来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尤其对缺乏先天资源发展优势的偏远地域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性和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行的产业经济发展路径。
  本研究以协同学理论为切入点,将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看作一个复合系统
近年来,慢城建设和慢城网络建构在国际上兴起,其理念和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村镇振兴特色发展提供参考。文章对国际慢城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慢城建设以慢文化、慢生态、慢生产和慢生活为核心理念,可分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持续维育、地方产业拓展和特色旅游开发4种建设模式,并对4种建设模式下的代表性国际慢城案例展开解析;在辨析国内慢城及村镇发展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国际慢城建设经验为镜鉴,从价值回归、动力融合
目前全国层面的空间规划改革重点依然聚焦于总体规划层面,对于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的构建和指导,尚不明确。文章通过梳理空间规划改革历程和解读国家政策文件,总结出我国空间规划改革的"统一自然资源管理"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两条线索,基于这两条线索,以烟台市为案例构建了包括5大关键词、18个主题版块、55个规划类型和66个具体专项规划的烟台市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以期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重要部分,其划定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传统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往往忽略了城镇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因素,目前新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也未对其做出较好的回应,无法满足城镇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文章提出耦合国土空间"双评价"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框架,探索了分区层面、规模层面、边界层面的"三层面划定"技术路线及刚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的方向把这盘棋走好,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文章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规划的重点内容,探索了分层级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要点,提出省级层面重在明确分区、谋划发展,市县层面强化统筹城乡、整合资源,乡镇层面体现落实传导、明确指标,村庄层面推行分类编制、实用为先。同时,文章以重庆市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为例,解析其不同层级的规划编制重点,明确了自上而下、层层落实、逐级传导的规划编制内容,以期为其
旧村更新是城市破解发展空间不足、盘活存量用地的有效手段,提升旧村更新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城市高质量存量发展是各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各地实践中,旧村更新普遍存在着公共利益保障不足、城市功能协同不足与流程审批推进慢等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探讨、总结广州市旧村更新管理审批制度的创新实践经验,包括衔接旧村更新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旧村更新的负面清单、推动连片成片更新协同、推动综合更新及多维度精简更新
"三权分置"制度将大力释放近郊区(县)产业活力并激活农村土地价值。在理论上,农户宅基地与承包地只有在同时具备地权完整化与个人化的制度背景下,农户根据产业收益情况自由决定宅基地与承包地的经营方式与类型,才能具体考察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激活效应,并对乡村产业空间做出具体响应。文章以武汉市近郊区(县)为例,通过建立合适的经济—空间分析模型和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
21世纪初,随着城市的高速扩张,近郊村逐渐变成城中村,其大量的村集体土地被征为城市国有土地,为解决失地村民的长远生计并保障村民生活水平,城中村产业用地规划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村集体财政实力不强、第三产业用地规划管制、土地开发模式不清等多种问题,城中村产业用地规划难以落地实施,从而造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村民收入难以保障,社会稳定的隐患增加等.文章基于2.5产业在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2.5产业发展需求和城中村产业用地规划的特征、实施需求和困境,并从开发模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的变革和提升,还推动了城市的创新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与革新,使数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章在解析数字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与城市、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总结出城市空间在数字经济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并从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城市营造由追求高速度向追求高质量、精细化转变并不断探索发展.在此背景下,城镇与生态协同发展以构建更宜居宜业的城乡空间是当下城市发展面临的核心任务.文章结合杭州市之江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剖析现代城市语境下城市山水格局构建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整体城市格局划定、轴线打造、功能区块联系、节点空间营造和标志性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探讨了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建设下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融合的城市营造策略,可为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城市设计与空间营造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