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母语者如何正确习得日语助词「まで」、「までに」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王忻的论著《「まで」、「までに」偏误与界理论》为依据,以语言的认知界限性理论为基础,帮助汉语母语者正确习得日语助词「まで」、「までに」。汉语母语者初学「まで」、「までに」时,大多是机械式记忆「までに」与「する、した」搭配使用,「まで」与「している」搭配使用,却不知其原因。本文将基于界理论深入探究“在深层结构中,持续体要求「まで」格,完成体要求「までに」格”这一规则。
  关键词 认知界限性 习得 まで までに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27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Wang Xin's theory of "まで" and "までに" bias and boundary theory. Based on the cognitive boundary theory of language, this article helps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to correctly acquire the Japanese auxiliary words "まで", "までに". When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begin to learn "まで" and "までに", most of them are mechanical memory "ま で に" and "する, した" collocation is used, "まで" and "している" collocation is used, but they do not know why. This article will deeply explore the rule ,continuous body requires the "まで" lattice and the prefect aspects requires the "までに" lattice, based on the boundary theory in the deep structure.
  Keywords cognitive boundary ; acquisition ; まで ; までに
  0 引言
  1995年,中国语言学家沈家煊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有界”与“无界”》一文,以界理论系统解释了过去汉语语言中遗存的难题。自此,中国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汉语中的“有界与无界”,不断完善这一理论体系。实际上界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这在沈家煊的《再谈“有界”与“无界”》一文中也能集中体现。人的认知能力可以在一定的认知域内对事件及动作的有界与无界做出反应。正是基于人的大脑具有的这一认知能力,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借助认知界限性理论正确习得日语助词「まで」和「までに」。
  1 先行研究
  沈家煊针对“动作的有界与无界”强调在一定的认知域内判断动作的有界与无界。在“动作是否持续”这个认知域内,汉语中的“吃”、“喝”为“非持续动词”即有界动作,而“喜欢”、“讨厌”为“持续动词”即无界动作。在“动作有无终止点”的认知域内,简单动词“吃”、“喝”等在时间上没有内在的终止点,为无界动作;而复杂动词词组“吃完”、“喝完”等动作有内在终止点,为有界动作。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工藤真由美对日语动词做了系统性分类。分为外在性运动动词、内在性情态动词、静态动词三大类。其中对外在性运动动词(包括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动词)和内在性情态动词作了界限性判定。将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变化动词归为有界动词,主体动作动词和内在情态动词归为无界动词。
  王忻在《日汉对比认知语言学》一书中以“偏误—对比—认知”的研究范式,系统地解决学习者偏误的纠正问题。其中关于「まで」、「までに」偏误,提出“日语格助词「まで」、「までに」与谓语的有界无界直接相关,「まで」与无界谓语匹配,「までに」与有界谓语匹配”。
  2 关于「まで」与“着”的无界性
  まで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格助词和副助词。格助词的作用是连接两种语词,确立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增添其意义。副助词的作用是接在各种语词之后,增添其意义。
  2.1 まで(格助词)
  する動作、作用や状態の限度を示す。(表示动作、作用或状态的限度)例如:
  (1)9時まで待ちます。等到九点。
  (2)昼まで寝ていた。睡到了午时。
  虽然在翻译时可能都含有“到”字,但在大脑的认知系统会将句子识别为“9点之前一直是等着的”、“中午之前一直是睡着的”等持续性的状态。
  (3)一緒に図書館まで行きましょう。一起去图书馆吧。
  (4)入れるのは三人までだ。最多能进三个人。
  此类句子体现的是まで在空间上的界限,成为限定的数量等含义。由于汉语母语者在初学时在这些含义的习得中不易产生偏误,故本文不作过多解释。
  2.2 まで(副助词)
  極端な例をあげて他は暗示にとどめる時使う。(表示极端或最大限度)例如:
  (5)子供にまでばかにされる。連孩子都瞧不起。
  程度がそれ以上には及ばない意を表す。(表示事物的程度)例如:
  (6)完膚なきまで打ち破る。打得落花流水。
  此类句子可以明显译为汉语中的“连”、“到……地步”等。由于まで在此作为副助词,汉语初学者也不易出现偏误,故不进一步解释。
  在以上まで的学习中,有难度的是如何正确习得“动作、作用或状态的限度”。这需要对照汉语的“着”字来理解。在汉语中“着”具有无界性,比如“吃着”、“喝着”均无动作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在日语中可以联系“着”进一步分析。例(1)中的“9時まで”即为“9時までは9時までの継続の状態を 9時になる前に動作を終わらせることを表します”。“等”的这一动作在9点之前一直处于持续着的状态。简单理解为“9点之前我在等着(你)”同理例(2)可以理解为“在中午之前我是睡着的”。但在翻译时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会译为“等到9点”、“睡到中午”。这需要日语学习者注意区分。   3 关于「までに」与“到”的有界性
  までに在本意上并没有脱离まで的原意,但因为其后添加助词に而增加了新的含义。正确习得日语助词までに,掌握与まで的区别,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很重要。
  までに表示动作开始或动作结束的最后期限,后接表示动作开始或结束的动词。例如:
  (7)明日までにこの本を返してください。这本书请在明天之前(今天)归还。
  例句指出返还期是“明天之前”或可以理解为“今天”,但“今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上午、下午……等今日的任何时间点。
  (8)日が沈むまでに完成させる。在日落之前把它完成。
  (9)今までに発表した主な製品。至今为止推出的主要产品。
  通过以上三个例句,可以基本把握までに与汉语的“在……之前”、“……为止”互译。结合日语的“まで”可以在大脑的认知系统里理解为汉语具有无界性的“着”,同理日语的“までに”也可以联系汉语具有有界性的“(最迟)到……”“到”在汉语句子中,既可以体现一个动作的起始点也可以体现一个动作的终止点。例句结合“到”的有界性,例(1)可以理解为“归还书的时间为(最迟)到明天”,“归还”这一动作在“到明天之前”开始执行。同理,例(2)可以理解为“完成的时间(最迟)到日落”,“完成”这一动作在“日落之前”结束。例(3)可以理解为“主要产品推出时间已经到今日”,“推出”这一动作也许还会继续,但“今日”将该动作截止于“今天”,故可以将“推出”理解为在“今日”结束。
  4 动词种类与「まで」、「までに」的关系
  首先通过下面的例句对「まで」和「までに」与各种动词之间的用法进行比较。
  (10)8時までに 私は教室にいた。(正确)8点之前我在教室。(8点后我不在教室,8点之前任何时间都在。)
  8時まで 私は教室にいた。(正确)8点之前我一直在教室。(一直在教室着的状态持续到 8点,并且有可能还将继续。)
  (11)2時間までに 氷は溶けた。(正确)冰不到2小时就化完了
  2時間まで 氷は溶けた。(错误)
  (12)並木が田舎から市内までに続けている。(错误)
  並木が田舎から市内まで続けている。(正确)从乡下到市内的一路上都栽着树。
  (13)日が沈むまでに帰る。(正确)日落之前回家。
  日が沈むまでに帰る。(错误)
  日が沈むまで帰れない。(正确)到日落才能回家。
  结合沈家煊和工藤真由美关于动词界限性分析的先行的研究,可以简单利用动词的类别,判断使用「まで」还是「までに」。像“溶ける”、“帰る”、“行く”、“至る”、“入る”等都属于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或主体变化动词,也可视为非持续性动词,只能表达有界的含义,应与「までに」搭配。像“休む”、“続ける”、“生きる”、“苦しむ”等属于主体动作动词或内在性情态动词,也可视为持续动词,表达无界的含义。像“読む”、“書く”、“いる”等属于状态动词或动态动词的,在不同的认知域下「まで」或「までに」均可使用。但在某些动词上,两位学者的观点有矛盾之处。例如,“食べる”(吃)、“飲む”(喝)等类似动词,沈家煊在“动作是否持续”这一认知域上,将“吃”、“喝”划分为“非持续动词”,是有界动词。在“动作有无终止点”这一认知域上,将此类动词视为“在时间上没有内在的终止点”,是无界动词。工藤真由美则划分为“主体动作动词”,是无界动词。因此,二者观点虽有矛盾,但也有相似之处,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在不同的认知域内根据动词形态、句意表达具体分析。比如“飲む”相对于“2杯飲む”是无界动作,相对于“飲んでいる”就是有界动作,“帰る”本身为有界动词,其可能形“帰れない”为无界动作,此时表示一种状态。
  5 结语
  根据以上考察,本文论证了学者王忻提出的“「まで」与无界谓语匹配,「までに」与有界谓语匹配”这一匹配原則。结合沈家煊和工藤真由美两位学者的核心观点,对如何正确习得日语助词「まで」、「までに」进行分析。希望对改变汉语母语者机械式记忆“「までに」与「する、した」搭配使用,「まで」与「している」搭配使用”有积极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2] 沈家煊.再谈“有界”与“无界”[J].语言学论丛,2004.
  [3] 工藤真由美.アスペクト、 テンス体系とテクスト[M].東京:ひつじ書房,2002.
  [4] 王忻.日汉对比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 万国鹏.“着”的无界性分析[J].北方文学,2012(9下).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其因素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以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其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普遍较高; 专业兴趣,餐饮条件,考试制度和住宿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日常管理是保障大学运行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大学维持大学正常教学秩序和培育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需举措。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飞猛进的今天,如何通过日常管理促进培养具有创新性、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新型人才是高校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大学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大学生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和教学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在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改革措施,为今后国内大学制定大学生日常管理规则时提
期刊
摘 要 众多的专家、学者、一线的教师们都在进行各种研究与尝试“减负提质”。《小学数学“套餐式”周末作业设计实践研究》课题是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设计的。本文在周末作业设计中提出“减法”和“加法”,即“减负”减轻小学生繁重的作业负担,“加法”即“提高质量”提高小学生作业质量,以此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关键词 周末作业设计 减负提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
摘 要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学前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艺术素养的培养使得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相结合、认知结构和综合课程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积极灵活地顺应当前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变化。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高等师范 学前教育 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
期刊
摘 要 本文将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核存在问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基本考核指标、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的意义及信息系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实践探索四个部分探析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构建,从而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对象选拔的实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 入党积极分子 量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
期刊
摘 要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实习中的课堂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专业技能训练的效果,本文结合我校语文教育专业跟岗实习情况,探讨当前我校师范生技能训练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技能训练 存在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7.018  A
期刊
摘 要 北京农学院通过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共识,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协同育人平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构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
期刊
摘 要 本文立足旅游行业新业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并从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就业前景及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了总结,以期对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机器对外语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国内有人质疑外语教师的作用,甚至断言外语教师要被机器取代,外语教师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解读了外语教师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主要是海量的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但因为教师拥有机器所没有的优势,如情感的交流等,外语教师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不会被机器取代。文章探讨了我国外语教师的出路,主要是在知识、能
期刊
,强化设计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是目前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以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为例,阐述了以教学成果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课程设计重要环节;介绍了运用企业的数据平台进行成果的市场转化过程;最后总结了教学科研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教学成果 市场转化 数据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