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意境鉴赏方法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难点,但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也可在鉴赏解题中做到游刃有余。结合近几年在古诗词意境鉴赏复习中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总结了古代诗词意境鉴赏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联想 想像 反复揣摩 诗眼词眼 比勘异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67-01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由此看来,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鉴赏古诗词,关键要学会挖掘意境,古代诗词意境鉴赏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展开联想
  
  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借助联想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如宋代词人向子甄的《秦楼月》: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向子甄是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攻破。面对山河破碎,江山易主,胸怀爱国之情的,向子甄悲伤痛切。 “芳菲歇”用落花渲染国破家亡的苍凉气氛;“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本写自然界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无边无际,而用于此处则是写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子规”指杜鹃,用“杜鹃啼血”的典型意象表现内心的凄凉悲伤;“晓风残月”化用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但柳词中此意象表现的是与恋人离别后的凄凉孤寂之情。读这首词,只要联想到词人所处的时代,词人的人生经历,词人内心的隐痛,就不难理解几个典型意象的含义。
  
  二、通过想像再造形象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可根据作品的描述,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像再造形象,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如唐代诗人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读“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在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在树上啼叫的流莺。这两句中“杨柳”“细雨”“残花”“流莺”四意象共同勾画了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异乡的春天已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想必也凋零了吧?后两句“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更让我们浮想联翩: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者不断吹送家乡的信息,酿就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万水千山,来到田思夜想的故乡。
  
  三、反复揣摩意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词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是领悟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意境的关键。
  如宋代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词的上片用了五个典型意象:“舟摇”写船正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写出了主人公的动荡飘泊之感;“帘招”写江岸酒楼悬挂的酒帘正迎风飘摆,透露了主人公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秋娘渡”与“泰娘桥”是吴江上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都是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船过此处,极易让人产生联想;“飘飘”、“萧萧”描绘风吹雨急,写出了主人公对不解人意的风雨的恼恨。词的下片用了四个典型意象:“银字笙调”指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心字香烧”指点燃心字形的香,意味着主人公有美眷陪伴,可以享受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温馨;“绿了樱桃,红了芭蕉”抓住初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要读懂此词,对这九个意象的细致揣摩缺一不可。
  
  四、准确捕捉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词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有了它们,诗的形象会更鲜明,韵味会更浓郁。如何捕捉诗眼、词眼,这有赖于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对重点字、词,重点意象的敏锐感知。
  如明代诗书画家徐渭的《题墨葡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节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如荷兰的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为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位“可怜”的艺术奇人。他一生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后因精神失常,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后因怀疑继室张化不贞将其杀死而下狱,度过七年的牢狱生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贫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题墨葡萄诗》中的三四两句含义犹为深远:“明珠”表面比喻所画的“墨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肚子里的才识,这句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喟。至此,应该明白第四句中最精彩的应是“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的遗憾与愤懑,均由一个“闲”字言出。
  
  五、学会比勘异同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赏古典诗词时,能就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辨别其异同,品评其高下,这对读透作品是较为有利的。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风格等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而“意象”的比较至关重要。如比较唐代诗人常建的《三日寻李九庄》和宋代诗人谢柠得的《庆全庵桃花》:
  《三日寻李九庄》: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这两首诗都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的典故,都出现了“桃花”、“桃源”的典型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常诗一二两句实写,描写杨林东渡头的景物以及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三四句虚写,是根据故人对自己居处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美丽想像。“桃花岸”、“门前溪水流”化用“桃花源”的典故,说明李九是一个喜欢闲适生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君子。美丽的桃花,潺潺的溪水,映衬了李九的高雅情致。谢枋得在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绝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谢诗一二两句写作者为躲避征召,躲入深山,山中桃花红艳,又一个春天到来,表现了孤寂之中的怡然自乐;三四句写当年那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不是因落英缤纷才缘溪而行发现了避世达五百年的绝境吗?现在桃花又开,可不能让飞落的花瓣再随水飘出,怕因此又有一位渔郎发现了自己的隐居之地。
  综上所述,古诗词鉴赏中的意境,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只要掌握方法,深入领会,也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要做肯攀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其他文献
摘 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努力挖掘独立学院图书馆内部的潜力,恢复破旧图书的利用价值,有利于独立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及读者服务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 破损修复 读者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8-01     高校图书馆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传播文明探求知识的窗口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64-01     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经验,对事物的特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判断和估计。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实践工作中我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青睐”政治。    一、鼓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的真谛.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努力与行业职业特征、学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探索特色文化育人的方法途径,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实
期刊
新时代下,我国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中小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虽有机遇,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综合素质低,仍有发展阻力,因此,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推动中小企
期刊
我国是煤炭大国,伴随着较高的煤炭产量,其副产品煤矸石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大.为了响应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号召,如何节能利废,成了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在近些年城镇化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63-01     一、“五段式教学法”的提出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五段式教学法”。“五段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本文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对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能使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改善;钢纤维掺量与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不成直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