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脱节的探讨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准备工作、操作过程、运送与保存标本三个环节入手,分析了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的脱节,并简单介绍了避免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脱节的对策。
  关键词:临床检验;护理工作;程序脱节
  引言:
  高端医学检验仪器的应用,将重要的临床信息提供给疾病的临床筛查、判断与预后判断。但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并不能单纯依靠精密的仪器,标本采集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对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脱节进行必要的探讨。
  一、准备工作脱节
  根据一项实验结果:在食用一顿标准餐后,人体内的丙酮酸氨基转移酶、血钾、血糖、胆红素均有15%的升高,而天门东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各有20%、50%的升高。夜班护士主要负责采集血液标本,但是许多病人需要空腹采血,而白班护士忘记通知其禁食,致使次日的采血工作延迟。在采血前,一些夜班护士忽略向病人询问其是否禁食的步骤,对检验测定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一些检验项目比较特殊,需要病人提前停用影响检验项目的药物,例如需要对血糖进行检验时,护士应提前告知病人停用如胰岛素、维生素C等降低血糖的药物;需要对转氨酶进行检验时,护士应提前告知病人停用如镇静剂、解热镇痛药等升高转氨酶的药物;需要对尿素进行检验时,护士应提前告知病人停用磺胺类药物。然而一部分护士忘记事先告知患者,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许多检验项目无法测定。因病人并不熟知检验要求,常常导致其过早过少地收集粪便、尿液等标本,同样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综上所述,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在准备环节的脱节主要原因为护士未详细告知患者检验要求。
  二、操作过程脱节
  2.1 止血带使用不当
  美国临床检验委员会曾指出,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应不超过1分钟,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常出现的失误就是止血带的使用时间过长,结扎时压力过长。过长、过紧的止血带都会对血液速度与流向造成干扰,使得血细胞与体液之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引起局部血液浓缩,或者将凝血系统激活,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止血带使用不当,在对部分血浆分析物进行检验时,可能造成检测结果升高10%。
  2.2 颠倒试管顺序
  在血液的采集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随意颠倒试管顺序。若第一管抽取凝血,可能在血凝管中引入组织凝血酶,影响检验结果。约有0.3-0.5ml空气存在于蝶翼针内,可能造成第一管所抽取的血量不足,并不能到达计量线,也将影响检验结果。
  2.3 混淆不同试管中的血液
  在血液采集過程中,有的病人所需采样项目较多,有的病人血管较细可能导致血量不足,再加上进行最后几个试管的抽取时发生堵塞针头的情况,因此血量不能到达标准线。有的护士可能将已经采集完毕的试管中的血液倒入其他待采集的试管中,认为立即将其混匀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并且无需再次穿刺可减轻病人痛苦,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许多人误以为干燥管中没有任何添加剂,然而实际上干燥管中含有促凝剂,若将与促凝剂混合后的血液再倒入凝血管中,促凝剂必然对凝血管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若混淆肝素管与血常规管中的血液,将会引发化学反应,增加检验结果中的钾离子值,降低钙离子值。
  三、运送与保存标本环节脱节
  对于住院病人,医院规定夜班护士在早上6点至7点一次性完成病人各项血液检测标本的采集工作,然后由白班护士负责对血液检测标本的运送工作。在运送与保存标本的过程中,常出现血液标本摆放时间过长的情况。在25℃的常温下,若血液标本摆放时间大于2小时,将降低尿酸测定值。若尿液标本的摆放时间过长,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形成分可发生分解,致使镜检为阴性的红细胞、白细胞因化学干扰呈现假阳性。同时,若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空气中的细菌等将进入其中,改变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例如尿素可被细菌分解,从而增大尿液中PH值的检测结果。若较长时间放置,亚硝酸盐也将因杂菌的污染与繁殖呈现假阳性。夜班护士在采集完成动脉血气分析后,应在15分钟之间将标本送检,若放置时间过长,细胞代谢消耗氧气生成CO2,影响检测结果。
  四、避免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脱节的对策
  (1)检验科室应组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并邀请临床护士参加培训。检验科的专职质控人员应将采集、送检标本的正确方法告知临床护士,使其了解标本采集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并使其对检验项目的误差范围及临床意义有所知晓,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对临床科室诊断符合率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
  (2)临床护士应增强责任心,热情接触病人,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病历、检查情况及与病人的交流,对病人的病史、生活习性、用药状况、心理状态、采血时的状态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告知病人在检验前是否应该禁食、是否应停用某些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等,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3)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认真分析已发生的不合格样本,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4)临床护士在上岗前应到检验科室轮转,掌握采集、运送、保存标本工作的正确流程,对各项检验项目的具体检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清楚哪些因素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应如何避免这种影响等,以便于对检验结果进行更好的理解。
  五、结论
  准备工作脱节、操作过程脱节、运送与保存标本脱节这三个环节的脱节是造成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脱节的主要原因。而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不了解采集、运送、保存标本工作的正确流程与相关影响因素是产生这些主要原因的根本。对此,应加强对护士进行检验医学的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全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有效避免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的脱节,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胥丹,唐晓. 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之间程序脱节的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112:115
  [2]唐双. 护理模式与医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11),67:77.
  [3]苏琳. 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培训内容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12),342:346
  [4]王丹陈,孙惠普,苏永伦.关于对临床检验与护理工作的研究与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103:1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在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并单纯接受心血管药物治疗的6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调查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临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1
期刊
摘要:介绍开郁罐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状的操作流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开郁罐法的作用机制,展望开郁罐法的临床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开郁罐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状;应用介绍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of happy pot method to intervene the depressiv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会诊的实施、效果、不足及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糖尿病护理会诊小组对全院部分临床科室进行的317例糖尿病护理会诊,总结其成效、存在的问题。结果:糖尿病护理会诊能充分发挥专科优势,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做到资源共享,提高申请会诊科室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质量;但部分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会诊认识不足,糖尿病护理会诊小组成员的培养跟不上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用于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取76例研究对象(即:我院2020.04-2021.04接诊的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抽签分组,行常规护理(n=37,对照组)和舒适护理(n=39,实验组),观察睡眠质量、疼痛度变化,比较并发症率。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PSQI(6.68±1.26)分,VAS(1.86±0.49)分,比对照组(11.55±4.68)(3.6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上的优势及准确率。方法:此次实验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作为实验时段,在此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应用磁共振成像和螺旋增强CT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分析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现病灶数占比、发现的转移性病灶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患者用药物流产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稽留流产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64例患者进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治疗的有效率为95.3%,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结论:稽留流产患者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效果显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提
期刊
摘 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高血压的病因未明,可能与年龄、职业、环境、家族遗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有关,同时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血压;饮食;药物;自我监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高血压的病因未明,可能与年龄、职业、环境、家族遗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105例高血压病患者综合护理体会。 方法 通过采用口服降压药物的护理,针对高血压病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传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结果 105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辅助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饮食护理对妊娠剧吐患者的疗效。 方法:择2020年4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26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合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呕吐第3、6天缓解效果对比,观察组总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值50%;部分缓解:呕吐次数明显减少,减少25%-50%;无缓解:呕吐次数未减少或减少<25%。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围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外科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抽取58例纳入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确诊急性阑尾炎后均择机开展腹腔鏡阑尾切除术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考组(n=29)和试验组(n=29),参考组施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施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排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