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理念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以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起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正式报道.早期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均为探索性,手术靶点五花八门,经过实践有些失败,有些虽可使僵直、震颤得到消失,但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以失败告终.此后,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大脑解剖、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生理认识,促进神经外科医生寻找更安全和有效的外科治疗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丘脑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 VPL/VPM)脑深部电刺激(DBS)联合导水管周围灰质/脑室旁下丘脑核团(PAG/PVG) DBS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24例神经性疼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除早期2例只使用PVG作为靶点外,其他患者均采用VPL/VPM联合PAG/PVG DBS进行治疗,并在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级别,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成功接
作者对自2003年1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伴发典型三叉神经痛的复发听神经鞘瘤19例患者,行复发肿瘤切除同时行三叉神经血管减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新型Micrus弹簧圈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例自发性蛛刚膜下腔出血患者,共16枚动脉瘤采用Micrus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其中成篮技术选择顺序是:(1)弹簧圈直接成篮;(2)球囊辅助;(3)支架辅助.结果 14(14/16)枚动脉瘤获得完全致密栓塞,2枚获得次全致密栓塞,无操作相关的并发症.除1例术前Hunter-Hess
不同类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清除血肿及部分挫伤脑组织后,是否保留骨瓣,以及术前的皮、骨瓣设计主要依据术者的经验来决定.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标准决定是否需要去骨瓣减压.我们总结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20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术中及影像资料与去骨瓣减压和保留骨瓣的相关性,设计了可以量化的评分系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9例患者中,男178例,女31例;年龄3~72岁.致
期刊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经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批准成立的神经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旨在培训规范、合格的内镜神经外科医生。基地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手术室和神经外科研究所培训中心进行神经内镜的专科培训。培训基地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专门的神经内镜培训大纲,并拥有先进的手术视频实时转播系统及多套完整的、用于培训的神经内镜设备,并配备多套模拟培
期刊
常规MRI平扫+增强在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有限,MR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的相对脑血容量是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的有效参数[1-4].而关于PWI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研究较少,笔者旨在分析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峰值(relative high peak,rPH)和信号恢复率(percentage of signal intensity
期刊
目的 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88年至2010年57例DVAs病例,分析总结头颅CT、MRI和DS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指征.结果 DVAs表现为癫痫、出血、肢体活动障碍和颜面部血管瘤等.其典型影像学特点为脑深部髓静脉扩张,呈放射状伞样排列,汇聚成粗大引流静脉,向表浅或深部引流.57例中,保守治疗42例,手术治疗15例.开颅手术中2例单纯切除DVAs,2例
海水是一种特殊的致伤因素,具有高渗、高碱、低温、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等特点.其含盐量为3.1% ~3.4%,相当于生理盐水的4~5倍,钠、氯离子的浓度为血浆的4~5倍,钾离子的浓度为血浆的2~3倍;海水的渗透压为1250~ 1350 mmol/L,是人体血浆的5~6倍;海水pH值为8.0~8.4,明显高于人体血浆的pH值;比热约是空气的4倍,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3倍;海水中细菌种类繁多,以革兰阴性杆菌
期刊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水平较高的医疗中心之一,在以王忠诚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神经外科专家的努力下,他们以开拓者的创业精神,在现代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史上建立了足以让世界神经外科界为之骄傲的成绩.作为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我们有责任将神经外科事业继承下来,而我们的更大责任是将中国神经外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和提高。
期刊
患者 男,23岁.因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复视,眼睑下垂,视力下降伴头痛、头晕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血压、脉搏)及血生化、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 cm x3.5cm×2.2cm(图1).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等信号,其内可见片状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高混杂信号;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病灶包绕海绵窦,累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