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但是多年来一直无法摆脱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特点,探讨一套科学可行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从生态学的限制因子、教育生态位、最适度原则和花盆效应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独立学院 商务英语教学 教育生态学 改进措施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实用型的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王立非、李琳认为“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王立非、李琳,2011)同时,独立学院作为优质本科教育的补充以及一种新模式的机制,具有“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优个性”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独立学院陆续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英语人才。但是,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办学较晚,且商务英语专业的起步较晚,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理论,缺乏科学的针对中国国情的相关研究。当然,商务英语界同仁在过去二十多年共同努力,使得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开始踏上了自我完善的道路,并且在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商务专业)已经被正式列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基础目录,成为与英语语言文学并行的大学本科专业。只是由于我国尚缺乏针对独立学院的科学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生态失衡,这极大地影响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研究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近年来生态学作为跨学科研究教育问题的焦点,且对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指导意义。本文将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出发,分析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结合限制因子规律、教育生态位、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四个原理给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理论指导。
  2.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理论最初用于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以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生态位、竞争与协调今后,生态平衡、演替、迁移、共生、生物多样性、干扰、生物链、能量流等概念连接起来的知识体系(麦肯齐、鲍尔、弗迪,2004)。这些概念体系形成了生态学独特而科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并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
  1966年,英国教学雪茄阿什比在《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应用“高等教育生态学”概念,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研究的重点是教育与环境的关系。80年代和90年代,国外侧重于研究微观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因子生态学、宏观教育生态学三个方面(贺祖斌,2005)。教育生态研究于20年代80年代末引入我国,早期的研究多以教育整体为对象,以教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界面。生态教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过程中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命”的成长状态。吴鼎福,诸文蔚(2000)提出,教育生态学包括限制因子规律、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教育生态位原理等11个基本原理。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看成是“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这个课堂生态系统中,有需要知识,理解和尊重的学生;需要思想解放,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教师;还有适合学生学习知识的环境和各类动态因子,如教学资源,办学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创造出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充分地吸收知识的养分。
  3.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的生态失衡现状及改进措施
  从宏观上讲,课堂生态系统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进程、主体关系、教学环境等;而从微观上讲,课堂生态环境的生态因子包括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这三者相对独立却又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生态平衡的课堂系统。但是从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表现如下:第一、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的失衡,在部分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依然是大班教学,例如在我校授课班级人数为50人左右;第二、教学目标与全面发展的失衡,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商务英语教学依然沿袭了强调智育,知识的传授,过分局限于课本,实际操作能力受到约束,课堂教学沦为一种机械的活动;第三、教与学的失衡,目前商务英语课堂上学生依然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较差,导致教师在很多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唱独角戏;第四,教育资源短缺与教学需求的失衡,一些独立学院对于文科专业的不重视,在配套设施上面的投入也很少,导致教育资源相对单一,这直接影响课堂系统的开发和良性循环,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3.1发挥限制因子的能动作用,有效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教育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定律具有以下特性:(1)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因子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产生限制作用;(2)有机体能对限制因子的作用产生适应机制,把限制因子变成为非限制因子(关文信,2003)。比如说大班教学会对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产生阻碍,使得他们难以快速吸收新的知识,这时课堂环境就成了学生学习的限制因子。所以,商务英语生态化课堂模式的构建要尽量各种限制因子的限制作用,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我院13级学生商务英语教学中给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的活动,并进行积分制,争取让每个同学有表现的机会,这样小组成员之间既能互相学习,又能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另一方面,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彼此竞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宏观上,13级的课堂教学氛围比12级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自然,而且从最后期末考核来看,13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比12级的要号很多。这说明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化不理因素为积极因素,能够有效改善大班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2把握教育生态位原理,确定教学目标
  生态位是指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每个学生在学校或者班级的生态环境中,都处于相应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生态位(王晓红,2010)。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态位,则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态因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比一本二本低很多,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还因为各种原因调剂到英语专业,内心对于专业本身就有排斥作用,所以作为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找准生态位。通过对我院12、13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很多同学因为自己进入三本院校后受到亲戚朋友的鄙视,每年毕业季各大媒体刊登的就业难专业英语总是“光荣”登榜, 包括自己兼职投简历也发现一些用人单位不招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从而产生了厌学自卑的情绪。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得适当调整教学设计,从培养学生的信心开始,对他们进行耐心疏导,教学中适当贯穿激发他们学习动力的小案例或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例如,我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某知名机构合作培养少儿英语教师,12级3名同学在接受专业培训后分别进入新东方,瑞斯学科等知名培训学校担任少儿英语教师。因此在与13级学生沟通的时候,笔者经常拿这些积极正面的例子告诉学生,虽然我们三本,但是我们可以从技能方面去形成自身的优势,同样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笔者认为,对于独立学院特殊的群体,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这可以帮助学生扫除扫除学习障碍。
  3.3把握最适度原则,创设生态化教学环境
  最适度的“度”是生态因子质和量的统一。教育生态系统的适度原则是指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制约基本沿用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的兴趣,破灭了他们对商务英语的高期待。学生会抱怨英语难学,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而且,受过传统教育的老师一时难以更新教学理念,更多的时候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入,甚至不断地训练某些语言点,认为学生只有会做题目才算是掌握了知识,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在挑战学生的忍耐度。蔡林森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生态课堂最好的例子。他始终坚守着一个真谛:教育是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 变、主动发展的意识,是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学习力量。他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带给学生独立思维、探索知识、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豪感,使每个孩子包括后进生都获得自信和尊严。而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影响因子,即能够平衡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关系、笔试和交际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和学习书本知识和实际语言运用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合理处理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种要素有机结合、互补共进,从而实现商务英语教学的高效率。
  3.4正确看待“花盆效应”,力争创造真实情景语境
  生态学中花盆效应是指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局限性,还要人为地为之创造适宜的环境,一旦离开这个小生态环境,个体、群体将会失去生存能力。教育生态中的花盆效应则是指学生在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中孤立地学习书本知识,学习的效率低,知识汲取的养分也少。因此,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师要正确看待“花盆效应”,力争为学生创造真实情景语境,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得有开放的思维和渊博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吸取足够的养分。其次,教师要适当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社会,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真正走出课堂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难以实现,教师则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商务模拟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如笔者在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上开展的模拟招商引资洽谈会深受同学的喜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并且气氛活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多开动脑筋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输出,从而体现独立学院学生应用型的特点。
  4.结语
  教育生态学为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商务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微观生态,它应该是动态的,自由和谐的。而创建这种和谐生态环境的创造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促进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并发挥其能动性;减少学生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给予学生更多理解和尊重;把握适度原则,努力为学生创造开放式的真实情景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蒋燕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4(1)
  [3]李华.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模式建构[J]-鸡西大学学报,2014(10)
  [4]麦肯齐,鲍尔,弗迪著,孙儒泳译,《生态学》(中译文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5]孙丽.中职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3
  [6]王立非,李琳.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J].《外语界》,2011(6)
  [7]王晓红.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8]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9]吴惠娟浅议英语教学“生态化”的三个问题[J]-考试周刊, 2012(19)
  [10]薛金祥.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
  [11]周敏.高等英语教学的生态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课题:2014年度校级立项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商务人才培养生态化模式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陈平香,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教学法,商务英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工具的使用也逐步从传统的模式走向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面临新的教学环境,只有充分的掌握好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初中英语可利用的教学工具有限,由于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情况以及生产技术等因素,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
内容摘要:角色意识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人一在社会上“现身”,便落入某种“角色”中。角色意识是指写作主体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对自己的社会身份即角色以及这种角色对自己的规定和要求的意识。写作主体必须具备明确的角色意识,才能保障实现成功的写作。  关键词:写作主体 角色 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是写作主体的三大意识(角色意识、文体意识、读者意识)之一,是写作学必须思考、研究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在工程范围内主要为重盐碱粘质土,土壤pH普遍高于8.0,局部区域土壤全盐含量高于0.5%(部分月份,数值会更高),不能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要,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景观绿化工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可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
内容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本科师范生专业伦理素养的现状。对6省/市11所师范院校的1242名在校师范生的调查表明:师范生的专业伦理素养不尽如人意,可以说,在成为合格教师之前,师范生在专业伦理素养方面仍需加紧努力。为提高师范生的专业伦理素养,可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等措施入手。  关键词:师范生 专业伦理  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文化、教育、外交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语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中学的一门必修课,但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指出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可以提高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英语口语;中学生;英语教育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在文化、外交和贸易等领域扮
摘要: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标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研究,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
内容摘要: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英语隐喻是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喻表达在商务英语语篇中极为普遍。本文根据Indurkhya的分类方法,将隐喻分为三种:约定俗成的隐喻,基于近似性的隐喻和创造近似性的隐喻,并从归化和异化两个方面来讨论隐喻的翻译。  关键词:商务英语 概念隐喻 认知过程 翻译策略  英文词“metaphor”(隐喻)来源于希腊词“metapherein”。在希腊文中
【摘 要】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水泥混凝土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是决定水泥混凝土耐久性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水能够从混凝土的孔隙中渗透到水泥混凝土内部,造成钢筋锈蚀、冻融循环、硫酸盐侵蚀和碱骨料反应。而这些会导致水泥混凝土品质劣化的原因中大部分都是由水泥混凝土的空隙造成的,也就是说水或者直接导致膨胀和开裂,或者作为侵蚀介质扩散进水泥混凝土内部的载体。所以,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研究对于水泥混凝土的耐
内容摘要:文字与镜像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有着相同的美学功能和叙事功能却又分别有着不同的叙事方式。无论是传记《艾伦·图灵传》还是其改编电影《模仿游戏》都讲述了关于艾伦·图灵的故事。然而,每一次的电影改编不是原著故事情节的简单浓缩或一对一式的从故事要素到形象的简单转换。作为大众传媒,观众的期待视野、对前作的解读和阐释都对电影主创的电影创作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模仿游戏》 《艾伦·图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