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研究与策略分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无定法,导无定规。千姿百态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有效的导入策略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激活学生思维。
  关键词:高中化学;导入;原则;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时特别注意艺术性和有趣性。如何才能让导入充满艺术性和有趣性,进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呢?
  一、有效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考虑情感目标的达成,趣味性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所在。各种典故、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故事比喻、甚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趣味实验、“厨房化学”等都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它们都可以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会缩短教师与学生、高深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距离[1]。
  2、整体性原则。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新旧知识点与点的衔接,更要注重知识点与面的切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不仅要做到抓联系促衔接,更要以点带面以局部辐射整体,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大概网络,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就将知识横向联系并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领会知识[2]。
  3、适度性原则。新课的导入不要故弄玄虚,不要过于深奥,要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有兴趣有欲望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更有信心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有效导入的方法研究
  1、利用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指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例如,在维生素C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的探险故事:“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了这种病
  [3]。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了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同学们知道这些船员患了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够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了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引导学生对维生素C的结构、功能及对人体健康有何益处进行了探究。
  2、利用热门话题、新闻事件导入。在化学教学中,从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会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低碳经济、能源危机、新材料、新科学等热门话题既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以此作为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在讲到硅一节时,我以介绍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有着“光纤之父”美称的高锟博士在光纤研究方面的伟大成就导入了课堂。诺贝尔奖是科学界每年的大事,而获奖的又是一位华裔科学家,这种爱国情结自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和高锟博士取得成就的領域又是如此接近,这就让学生更加迫切地想知道:能让高锟博士获得代表科学界至高无上荣誉——诺贝尔奖的“光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实际教学中,巧妙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话题导入课堂,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4]。
  3、利用实验或教具导入。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或其他直观教具导入新课。把直观教具作为问题的载体导入新课,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盐类水解”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作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aCl、NH4Cl、CH3COONa晶体,再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用ph试纸测定各溶液的ph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CH3COONa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NaCl溶液显中性。从组成上看,三种盐均不含有H+和 OH-,但他们的水溶液却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原因时,教师点出课题:“盐类的水解”。
  4、用化学模型导入。化学模型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因此抽象的知识点配以模型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如高三讲“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时,可以向学生展示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同时向学生解说:这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结构模型,你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感觉到金刚石的温柔吗?要感觉到钻石的温柔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吧,学完之后你就明白了[5]。
  5、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导入。在学习二氧化硫时,一些老师犯愁:二氧化硫制取较难,毒性大,不好展示,无法让学生对这种物质感兴趣。然而为什么不借助多媒体展示大理石雕像、寺院里古塔上美丽的图案都变得模糊不清的图片以及森林受酸雨毁坏的视频呢?疑问:是什么使雕像模糊、树木枯死?――酸雨,是酸雨造成了今天这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什么是酸雨?是什么化学物质使雨水变成酸性?将学生抛锚在“酸雨”这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当中,从酸雨的危害、形成和防治等去重新构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富有启发性,符合全面性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能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也能在兴趣中形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化学课堂才能称之“有效、优效、高效”的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很多,即使是同一个课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导入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一堂课的最初几分钟里最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如沐春风,快乐学习,就是成功导入。
  参考文献
  [1] 蔡天津.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性拓展的研究及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19-21.
  [2] 杨海星.高中化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78.
  [3] 孙明君.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理念和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10):109-110.
  [4] 胡勇霞.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21):58
  [5] 张旭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71.
其他文献
茉莉花茶(以下简称花茶)属于复合茶,相关资料最早见于清代,由茶叶加入适量茉莉花制成。该茶性味平和,色香俱全,浓郁芬芳,深受我国北方饮茶者的喜爱,畅销京津等广大地区。茉莉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以
山西军阀阎锡山是国民党内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地方实力派。他为了长期割据山西,除在政治、军事方面推行了一套颇为独特的政策以外,还非常重视经济建设,特别在军工、重工、煤炭化
软棗软枣又叫小油柿子,分布四川茂汶一带,树高二丈多,软枣每年春季出叶,立夏前后开花,花呈浅黄色,花小五瓣组成,流蜜期长达二十多天。蜜浅白色。软枣的果实在霜降成熟,黑红
健康的标准    自从亚健康的概念出现后,相当多的人都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有些草木皆兵。亚健康的确有一些明确的标准,但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因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如果按亚健康的一些标准,当然有相当多的人在一生的一些时候是亚健康,正如所有人在一生的某些时候都会患病一样。  所以,要理解亚健康,首先就要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
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席卷全球,在线课程的建设与使用重新受到教育界学者的关注,还带来了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本文以“消费者行为学”课程
猕猴桃营养丰富,可综合利用,仅维生素丙的含量平均每百克在200毫克以上,相当于柑、桔的5—10倍。还可制果酒、果酱、糖水缸头等。桃籽可榨油,桃叶可作饲料,根可制农药,茎可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需不断探索新方法,将理论知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等,为视觉传达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当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