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丹心 高原留足音

来源 :经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cfl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1994年7月20日,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口支援”的方针。这次会议,对西藏人民来说,是应该永远铭记的,它对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而言,是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时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01年6月,在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决定将对口援藏工作在原定10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同时,增加了3个省和15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分别承担对口支援任务,把原来未列入对口支援的29个县和双湖特别区全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到目前,18个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的50多个部委、15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对口支援西藏区直各部门和74个县区,西藏所有的县区全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以此为标志,中央对口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全面实施。
  对口支援工作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与联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援藏干部绝大多数是“优中选强”派来的,他们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有力地带动了西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加强西藏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改善干部队伍的民族、文化、年龄结构,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中央的关心,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西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保稳定、力求发展的内在活力,促进了西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8年来,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今日西藏》栏目组首次采访报道江苏援藏,今后将系统地陆续报道18个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50多个部委、15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援藏工作,以飨读者。
  记者: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全国的发展也离不开西藏的繁荣。宣荣书记您作为江苏援藏干部总领队,请您谈谈江苏省委、省政府如何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高举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的大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宣荣: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全局看西藏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一个有远见的政党必然会对西藏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现在,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还比较弱,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加快西藏发展要靠国家扶持。同时,要实现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果西藏的发展滞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能是一句空口号。
  根据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省委组织部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选优挑强”的原则,自1995年以来,先后选派了三批共103名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藏工作。其中:第一批19名,第二批39名,第三批45名(包括第二批增派的6名同志)。
  第三批援藏干部年龄结构较轻,知识层次较高。2001年6月进藏后一年多来,大家以当地优秀干部和第一、二批援藏干部为榜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高原缺氧、身体不适、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内地差距较大等诸多困难,凭借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水平、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积极工作,较快进入角色,经受住了特殊环境的锻炼和考验,赢得了拉萨市上下广泛的认可。现在,我们第三批援藏干部可以自豪地向组织、向家乡人民、向自己的家人无愧地说:大家进入角色是快的;上下评价是好的;精神状态是不错的;平凡事迹是很多的;整体形象是区市两级认可的。
  记者:宣荣书记,您来藏前是中共扬州市委常委,现任拉萨市委常务副书记、江苏第三批援藏干部总领队,您以求新务实而著称于拉萨,请您谈谈您是如何努力把对口支援工作推上新水平的?
  宣荣: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8年来,我省已实施对口援助50万元以上项目有84个,累计无偿援助资金4.34亿元。其中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已成为拉萨市样板工程、形象工程。如:西藏藏药厂、江苏路、拉萨公安科技信息大厦、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和急救中心等形象工作的建成,改善了拉萨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树立了江苏对口支援拉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中央和西藏、拉萨市及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同时,对我们援藏干部在藏工作也是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2001年7月份,季允石省长第三次率团赴藏,与自治区、拉萨市共同商定了2001~2002年投资1.04亿元的五个项目。即援助2900万元的自治区政协礼堂;援助500万元的拉萨市委综合楼;援助1000万元的拉萨实验幼儿园;援助310万元的拉萨市政协会议中心;援助7000万元的拉萨江苏高原生态园。目前,拉萨市实验幼儿园、拉萨市委综合楼已经竣工;拉萨江苏高原生态园、市政协会议中心、自治区政协礼堂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为加强和巩固拉萨市基层村级组织和发展壮大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投资2000万元的拉萨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和投资2600万元的墨竹工卡县、林周县、达孜县、曲水县等四个县130个村民委员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开工。我们相信这些项目的建成和使用,一定会在促进西藏及拉萨两个文明建设和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西藏高寒缺氧,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这对每一位援藏干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你们是如何接受这个考验的呢?
  宣荣:应该说,绝大多数援藏干部在西藏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对待工作,在援藏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展示了新时期援藏干部的风采。第三批援藏干部以孔繁森、任国庆为榜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在实践中提出了“老老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缺氧不能缺精神,艰苦不能降标准”的援藏干部精神。一年多来,第三批援藏干部没有一个因高寒缺氧而打退堂鼓,大家“顾大家”、“舍小家”,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例。“高堂老母盼儿归,雪域睡梦思妻儿”,这反应了援藏人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记者:江苏出了个任国庆,援藏事迹享誉全国。您在文章里说,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既是“苦人”,也是“福人”。苦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福在每一名援藏干部都是优选挑强出来的。请宣书记谈谈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宣荣:大后方的有力支持是做好援藏工作的关键所在。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把援藏支拉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对口援藏工作,这是我们援藏干部在第一线工作的政治动力、组织保障和强大后盾。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拉萨市考察访问和看望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极大关怀和鞭策鼓舞;省领导每年亲自带队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实,省、市财政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累计投入了大量无偿资金,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1994年以来,我省在项目援助方面,坚持以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形象工程为主的原则,省和省直部门及南京、苏州、镇江、扬州、泰州五个对口支援市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基础工程、形象工程、标志工程、标板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使拉萨的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为今后进一步做援藏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省委组织部和各派出单位对我们援藏干部亦倾注了最大的关心,在帮助解决本人工作安排和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为我们在远离家乡的边疆安心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
  “老西藏”精神是做好援藏工作的精神支柱。在西藏工作,毕竟与内地条件差距悬殊,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在内地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就难以保持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就难以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生活不便、语言障碍、自然地理不熟以及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不同等困难,难以做到坚守岗位,吃苦耐劳、知难而进,争做贡献。因此,我们大力提倡和弘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干部优良作风,虚心向当地干部和第一、二批援藏干部学习,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善始善终做好援藏工作。
  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做好援藏工作的保障。没有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是难以尽快顺利开展工作的。拉萨市委、市政府对援藏干部十分关心,政治上信任,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尽可能予以照顾,为我们开展工作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链接一:
  对口支援西藏拉萨,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江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高举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的大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1995年以来,先后有8位省领导率团赴藏考察,省委书记回良玉上任不久,就率团到西藏考察,省长季允石三次赴藏,与拉萨市共商对口支援、共同发展的大计。8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援藏工作,基本形成了项目援藏和干部援藏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口支援新格局,援藏支拉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项目援助方面,江苏省对口援助50万元以上项目84个,累计无偿援助资金4.34亿元。随着江苏省援助项目的建成,明显改善了拉萨市和墨竹工卡、林周、曲水、达孜四县的市政基础设施状况,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少项目成为拉萨市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生动形象的教材。在干部援助方面,省委组织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布置和要求,按照“选优挑强”原则,坚持选派条件,严格把好政治素质关和业务能力关,保证了选派援藏干部质量。至今,江苏已先后选派了三批共103名综合素质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藏工作。他们牢记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在促进观念更新、参与经济建设、帮助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江苏援藏支拉的力度之大,工作之扎实,成效之显著,在全国15个援藏省市中走在前列,给西藏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称赞。
  
  链接二:
  从内地选派干部进藏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省的一项光荣政治任务。我们将继续按照“坚决支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原则,本着“一个加大,三个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坚持项目支援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以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为主,以集中财力办大事建设形象工程为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曾对江苏援藏干部提出了“学习好、工作好、团结好、作风好、身体好”的要求。以“五好”的优异成绩,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关怀。要虚心向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老西藏精神”,埋头苦干,团结奋斗,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共同为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援藏任务而奋斗。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季允石寄语
  
  你们响应党的号召,肩负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江苏人民的重托,怀着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克服家庭困难,从祖国的江南来到高原,在艰苦的条件下,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你们不仅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而且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拉萨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拉萨市委书记向巴平措寄语
  
  链接三:
  为真实反映江苏省援藏工作历程,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8集电视专题片《雪域丹心——江苏援藏工作纪实》于2001年12月完成。2002年1月29日,回良玉、季允石等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出席了《雪域丹心》首映式暨援藏援疆干部春节慰问座谈会,省委书记回良玉在观看《雪域丹心》片段和听取援藏援疆干部汇报后的讲话中,要求江苏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学习援藏援疆干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活动。为贯彻落实回良玉书记的批示精神,2002年2月4日,江苏省委组织部以苏组通[2002]9号文《关于开展学习援藏援疆干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活动的通知》下发,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大型电视片《雪域丹心》,精心组织好该片的学习教育活动。5月11日,江苏省第三批援藏干部领队宣荣、攀海宏同志带领第三批援藏干部在拉萨市集中观看了《雪域丹心》电视片,宣荣同志提出了全省党员干部学习援藏援疆干部,我们身为在藏的援藏干部,对照检查做得怎么样?怎么办?并要求大家紧密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以第一、第二批援藏干部为榜样,谈观感、找差距,6月2日,45名第三批援藏干部进行了集中交流和讨论,并将学习体会编辑成《高原足音》一书,既是向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汇报,又是向建党八十一周年华诞献礼。
  《今日西藏》栏目级藉此以“雪域献丹心,高原留足音”为题,如实报道江苏省第三批援藏干部工作实况,期望能引起读者反响。
其他文献
中国入世已一年,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使得中国在吸引全球越来越多注意力的今天,也确确实实地得到了开放的益处。蓬勃发展的会展业在中国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就是一个例证。  会展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诸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前景
期刊
重庆市直辖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为使重庆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重庆,进一步提高重庆市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重庆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重庆造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外商来重庆考察、投资、交流与合作,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地开展活动,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2002年,重庆市先后与乌克兰扎波罗热州及南非姆普马兰加省建立了友好州市和友好州省关系。  4月24日至2
期刊
近一个时期,我国银行业在竞争中进一步加强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改进和创新对企业的服务手段。这对企业借助银行的新业务、新产品为企业的理财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理财水平创造了条件。    借银行之手去债市淘金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39家商业银行对非金融机构法人开展债券结算代理业务,为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打开了大门。  我国在1997年成立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初期
期刊
编者按:  关于民营企业家,或者说“关于富豪,我们需要的不是炫目的神话,而是同一起跑线、同一游戏规则下的真实的财富增长故事。或者说,它是一个阳光下的简单、透明的故事,一个可以向大众公开言说的合理、合法的解释。”刘国永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所有来到雪域高原“求生存,谋发展”的创业人故事的缩影。“在公平竞争基础之上产生的富翁,就是受人尊敬的富翁。”在西藏创业,其艰辛、困苦,是内地的创业者难以想象的
期刊
世博会花落上海,它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和办展能力的考验,也会对举办地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是我国每年举办会展数量最多的城市,自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上海举行的大型国际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五大展览场馆先后举行595个展览会议,其中40%是国际会议。2002年4月2日,世界第三大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落户申城,至此,德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技术进步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但综观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和国际变局,有识之士必将振臂高呼:“知识产权,中国快雄起!”    ■窘 迫 的 现 状    2002年11月12日,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
期刊
一提到投标,也许有人会说,投标有什么值得说的?无非是报价而已,哪个价格报得低哪个就中标嘛!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曾参加过一些评标工作,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的投标运作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正是这些错误使得本来极有可能中标的企业投标失败,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本文对这些误区简略剖析如下:  误区一:投标就是报价。这是最常见的误区。不错,投标包含报价,但不仅仅是报价。投标书上不仅仅有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还附有大量的企
期刊
建章立制, 树行业新风    西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造价管理)总站是在原自治区质监站和定额站基础上更名成立的,现有工作人员28名,履行对全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造价管理职责。  建站伊始,向东站长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质监、造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1997年他们自筹资金近70万元购买了部分检测设备,用于新成立的检测中心,为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了公正、科学数据,填补了
期刊
1998年~2002年,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远抓发展,近抓项目”,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99亿元(含社会、民间投资,不含区直、中直单位投资),其中争取国家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以上,建成了一批农牧业、生态环保、市政设施、交通能源、教科文卫和公检法及乡镇基层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建设,提升了拉萨基础设施的水平,改变
期刊
年复一年的行业寒流不断地无情拷打着新生的IT业。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变成失望之后,IT人士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抱成一团共同取暖的生存方式,异彩纷呈的IT并购让人们在冬日里感受到了一股热流。    招法一: 自动软化    素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公司在2002年以35亿美元价格收购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旗下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这项IBM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以现金加换股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