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创新”的创新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你们想让我们写“创新”。我想你们在阅卷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统一的答案,比如说,写了创新给多少分,不写创新就算偏题等等。我估计,全上海7万多考生至少有6万人都会按你们的“创新”出题思路来写这篇文章,其余不写“创新”的一律按不会“创新”而跑题论处!
  别忽悠我们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连爹妈都换了好几茬,哪个老师哪个父母会教我们创新?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我们学的听的就是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何按照阅卷老师的喜好去答题!而现在的阅卷老师又是以前应试教育的杰作,所以,这些阅卷老师对创新的理解就是一个:按照规矩做题就能得高分。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叫我们做这样的题目,不是让我们在毕业的最后一考继续撒谎,继续不说心里话?继续按照你们的思维方式写文章?
  中国语文作文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创新就是居然也会有类似于八股的标准答案。谁要是敢创新,另立山头,标新立异,呵呵,那你就看好的吧,必须把你办了,否则,中国学生中会冒出无数个不听话的学生。那时候,你们的唯一手段就是用极低的分数给这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学生一记毁灭性的当头棒喝。现在看来蛮喜欢创新的韩寒顶着7门红灯毕业就是例子!
  在这样“创新恐怖”的教育制度下,你们还出这样的题目来表示一下你们有“创新”的主动愿望,谁信?又有几个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在高考中写出好文章来?
  板桥同志离我们太远,他的“创新行为”运气不错,谁叫他原本就是画竹子画得出名的名画家呢,权威就是权威啊。他成就的板桥体(那个有钱人办公室里常贴的“难得糊涂”应该就是了吧)我就左看右看都不好看,那水平和我幼儿园时写的毛笔字差不多,居然大家都能看出“竹子”味儿来,看来中国确实应该有大熊猫!我就是不会创新,我就是觉得王羲之的书法写得好,不喜欢那歪七扭八的“板桥体”,我就是想在欣赏水平上“创新”一下,但是,我敢肯定你们不让。
  纵观我生到这个世上18年,我看到的是凡是想创新的,活得都不怎么样,凡是山寨的模仿的(越像越好)个个过得滋润无比。美国的高科技,到了中国立刻可以变成低科技,模仿的结果让我们迅速地富了起来。我们的电视台,把国外的综艺节目不花钱地盗版克隆过来,搞一个火一个,不需要创新,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光模仿不创新让我们过了30年的好日子啊!
  好了,我只是想说,在这个模仿快乐创新痛苦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你让我们写“创新”不是忽悠我们嘛。你们这种试图用“不创新”的方式让我们写“创新”会不会讽刺了点?当然,敢于写这篇可能是0分的文章,我仗的就是我不要这70分。咱凭实力照样能在剩下的数、外、综合、物理上达到“一本”分数线。至少,写完这篇文章,这几年的怨气一下子发泄了出来,心情好了很多!
  点评:你确实吓倒了阅卷老师,不给零分都对不起发作的心脏病!
  
其他文献
能够从一副几十个“一年365日”的牌里,抽出一张当作大鬼……贵为纪念日,自然是有那么一些煞有介事的意思。甚至,会包含很多的仪式感。  而在我这里,努力要做到的,是要把这种浓妆艳抹、风寒露重、搞特殊化和小形式的东西剔除殆尽,让其归于自然。  对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是2000年的5月21日。  因为那一天我爸爸自杀了。  说是自杀,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自杀之前他得了绝症,慢性粒细胞的白血病。
期刊
五个手指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无名指:英文是Ring Finger,是一只用来戴戒指的手指,结婚后就会将人由无名份而变成有名份,所以就叫无名指。   大拇指:最粗大的一只,所以叫大拇指。   尾指:位于尾端最细小的一只手指头,所以叫尾指。   中指:因为位于中央,所以叫中指。   食指:没有筷子的时候都是用这只手指头挖东西吃或是先尝尝食物的味道,所以称之为食指。    为什么强力胶粘不住装它的容器 
期刊
一  十六岁那年,学校出台了一项很不人道的规定:论成绩分班,一班最好,二班次之,三班更差,以此类推。全年级一共八个班,我在八班,你可以想象我是什么样的学生。  我喜欢在课间的时候,溜到一班门口,探进头去,看一群品学兼优的人,利用十分钟课间苦背英语单词或者文言诗词。那一群人里,有向阳光。我和向阳光曾经同班,我坐在他的后排,一遍遍地问他牛顿到底是人还是力学单位,他从来不嫌弃我麻烦或者无知,一点一点给我
期刊
有位中学教师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学校运动会的会场上摆上各式各样的杯子,杯子里灌上果汁、咖啡、矿泉水,当比赛结束时,口干舌燥的运动健儿们抓起杯子就喝,喝完之后,有的夸果汁味道鲜美,有的夸咖啡纯正香甜,更多的同学说还是矿泉水清凉解渴,唯独没有一人提到杯子。   其实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口渴了,人们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虽然,时下不少白领、金领对杯子颇有讲究,办公桌上都无一例外地放只做工考究、造
期刊
问:房价已经成为老百姓心中永远的痛,这房价还会涨吗?  答:房价涨跌跟老百姓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上海汤臣一品几年前卖10万一平方,没人买,今年涨到16万一平方还卖出去好几套。你们去想——16万打个对折8万一平方,你会去买吗?照样买不起,再在8万上面打个骨折价,4万一平米,还是买不起。这样的房子送给我我也不要,因为付不起物业管理费。    问:那么到底要不要买房?  答:40岁前,财务没有实现充分自由
期刊
微骚客  微骚客是特指那些在微博上展示自我生活细节与琐碎事情的行为。其展示包括家长里短或是物质生活等,但他们又不会把自己的老底完全揭开,属于犹抱琵琶不全裸的人。  微骚客主要由几大类人群构成:一类是公众明星,他们通过说细节,满足粉丝的追星心理;一类是年纪尚小的女生,她们自说自话,不过也坚持不了多久;一类是步入中年的男人,这类人群更期待他人的关注和回应。      小确幸  这是日本最流行的词汇,它
期刊
大人一开电脑,他马上就跟过来了。  —— 中国第一本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显示,全国10岁以下网民超过420万人,比2008年翻了一番    老年人拼命锻炼,中年人想要锻炼,青少年不想锻炼。  ——健身现状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够”的时代!一个手机不够、一份薪水不够、一个情人不够、一辆车子不够、一栋房子不够……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过度需求,对每天的自己过度
期刊
有一个经济学或美学命题,是这样说的:“小的,即是美的。”比如说,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和小孩,都是可爱的,让人疼惜的。就我而言,可能还要加一句,小个子的男人,都是让人倾慕与信赖的。  回忆起来,我这辈子最要好的哥们,全是小个子男人。  身为超长的大个子,我从小吃尽苦头。先是老妈不停地斥责,家里那一点布票,全让你给用掉啦。那时候,一切物资都凭票供应,我的错误确实是先天的、无法改正的。所以,当时的电影《小兵
期刊
送走了回来过暑假的老公,我迎来了夏末的新任务── 减肥。话说这个夏天实在是吃得太罪恶了。一日三餐外加点心水果,本厨子为了犒劳家里的“返乡民工”,菜谱净是炭烤牛排、黄油龙虾、红烧肘子配芝士蛋糕。直到前几天买了个智能型的电子体重秤,才惊恐发现从7月到现在我长了十磅肉。  按说如果我一直躲在纽约乡下不见祖国亲人,这十磅肉挂在身上是不会让我感到丝毫歉疚的,就算再来二十磅也顶多是让我在街坊邻里中显得更平易近
期刊
零分,尤其是高考作文,不用考虑,定会引来很多人的嬉笑与嘲讽。但不可否认,当一个学生或考生以一种不在乎分数的态度去自由写作的时候,他们的才华便会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那种“核爆炸”的巨大能量让人惊叹。  许是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关注,才使得“a零分作文”的意义变得如此重要。恍然间,很多家长、老师及媒体人都警醒地发现,他们被藏得太深、憋得太久、压得太重——零分让他们以完美的形象展现了自己。原来,零分与满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