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非缺血型RVO患者37例37只黄斑水肿眼均使用氪红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吻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对比分析建立和未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的眼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oigraphy,FFA)、中心5°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改变.结果 37只眼中,激光治疗后2个月内有18只眼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成功率48.6%.建立与未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的眼,治疗前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建立吻合的眼,中心5°光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t=2.910,P<0.005);FFA显示16只眼黄斑水肿消失或减轻,2只眼黄斑囊样水肿仍存在.未建立吻合的眼,中心5°光敏感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t=1.928,P<0.05),FFA显示黄斑水肿加重.结论 RVO所致黄斑水肿未发展至囊样变性之前,激光诱导建立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可使RVO所致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从而改善视功能.

其他文献
视网膜前膜 (epiretinal membranes,ERMs)是细胞在视网膜表面增生的一种表现 ,也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首要因素[1 ,2 ] 。然而 ,对 ERMs形成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2 ]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