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缅甸高层的交往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缅甸当作第二故乡
  我在缅甸待了12年,都把缅甸当作第二故乡了,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1988年缅甸军人接管政权上台执政后,受到西方的制裁,而中国根据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依然与其保持友好关系。1989年中国又开放了边境贸易,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入缅甸,给濒于崩溃的缅甸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使缅甸政府顺利度过最困难的执政初期。从此,缅甸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担心、惧怕中国变成了称我们为“患难之交”“第一朋友”和“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中国大使在缅甸也享受到了特殊的待遇。1994年9月,我出任驻缅甸大使,抵达仰光第五天即递交了国书,一个月内拜会了所有的内阁部长,会见了150多位官员,这种纪录在驻缅甸使团中是罕见的。我在缅甸工作的三年中,更是深深感受到了缅甸政府对中国的重视和友好。缅甸领导人一般不出席驻该国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但钦纽秘书长却连续三年率领十多位部长出席中国使馆的国庆招待会。缅甸方面规定,拜会部长必须事先照会,但中国使馆却往往可以例外。更为重要的是,缅甸政府非常注意在政治上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缅甸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与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往来;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支持我们,中缅紧密合作。
  在中国的外交事务中,缅甸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大家知道,中缅两国边境线长达2100多公里,好多地方有的是村庄接村庄,可以直接走过去;有的是小河,跨过去就行;有的是高山,爬上去就行。也就是说,在21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不可能全线设防。如果中缅两国关系不友好,那我们需要派出多少兵力,投入多少财力啊!所以说保持中缅边境和平稳定极为重要。
  我们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我们国家创造出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中缅两国2100多公里边界线保持和平稳定,对我们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缅友好是非常特殊的。中缅两国能够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一方面是历来的传统,自古以来两国关系就相处得非常友好,两国之间的往来一直十分频繁;一方面也是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缅甸外交部国际司女司长杜丹汉相当能干,是一个才女。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杜丹汉就活跃在缅甸外交舞台上,曾随外交部长吴拉蓬、总统奈温先后访问中国。她经常代表缅甸参加国际会议,处理重大外交事务,过去曾有消息传出她将出任缅甸驻联合国大使,结果因为奈温等缅甸领导人的传统思想,觉得女的不能够做得太大,最终没成功,十分可惜。
  杜丹汉是我的好朋友。她比我大十几岁,所以我们算忘年交。因为私交很好,什么都可以谈,我曾问过她两个非常私人的问题。第一个是,你长得这么漂亮,又这么有才干,为什么不结婚呢?她说没有找到合适的。第二个,中缅关系中,你们缅甸对中国到底怎么看?她说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怕”。为什么怕呢?她说,你想想看,一个巨人和一个矮子,一个大个子和一个小个子站一起,面对面较量,你说谁怕谁?个子大的肯定不怕,反正我比你大,个儿比你高,力气也肯定比你大。矮子能不怕巨人吗?这是自然现象。我认为她讲的是真话。这个“怕”是很自然的。
  缅甸人民十分淳朴善良。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里,大大小小,我走过的国家有60多个吧。有时人家会问我,你走了那么多国家,你最喜欢哪个国家?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缅甸。我觉得缅甸人民的善良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缅甸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没有被“污染”。第二,佛教的影响。缅甸全国80%的人是佛教徒,主要信大乘佛教。在缅甸,最漂亮、最干净的地方一定是寺院、佛塔。他们对佛教的虔诚,你是无法想象的。他们为了佛教甚至可以献出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士兵穿着大皮靴要登上仰光大金塔。为了不让他们的脚践踏神圣的大金塔,缅甸牺牲了很多人。缅甸的佛教教义很严格,如果做了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对不起佛祖。我上街去买东西,从来没有发生过缺斤短两的事,只会多给一点儿。他们对朋友也很讲义气,看到外国人,就会更加友好。
  我对缅甸还有个印象:缅甸是个既富饶又贫穷的国家。富饶到什么程度?仰光有一个珠宝展览馆,大厅内有一张缅甸地图,上面装有很多小灯,讲解人员一边摁动小灯,一边介绍说,这里出黄金,那里出翡翠,这里是锌矿,那里盛产银,再下来就是宝石、天然气、柚木,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矿藏。奇怪的是,中缅边界上我们和缅甸共有的一座山,缅甸那边出产很多翡翠,我们这边却一点儿也没有,所以缅甸人总说,老天爷特别宠爱缅甸,真是得天独厚。缅甸的石油、天然气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
  我为中缅两国领导人当缅文翻译长达十多年,在驻缅甸使馆工作又是十多年,所以我和缅甸领导人接触比较多,其中接触最多的有两位:一位是奈温将军,另一位就是钦纽。他们曾经都是缅甸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思想、行为都是缅甸式的军人作风。
  我眼中的奈温将军
  奈温原名德钦秀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和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共同创建了缅甸独立军,因而被称为“缅军之父”。奈温当过缅军总司令、总参谋长、国防部长、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后来成为总统。1958年奈温发动不流血政变,迫使总理吴努辞职,自己出任看守政府总理,但失败了。1962年3月2日,奈温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再次发动政变,推翻了吴努政府,解散了议会,总统吴温貌、总理吴努和内阁主要部长被逮捕。奈温成立了以自己为首的革命委员会和革命政府,从此缅甸进入军人集团长期执政的时代。从1962年上台执政到1988年下台,奈温一直牢牢控制着政权。奈温年轻时非常潇洒,什么都会,骑马、打枪、游玩、喝酒……奈温的个人权欲非常强,绝对是一个铁腕人物,下属都不敢对他说“不”,只能说“是”。
  奈温一直主张发展中缅两国友好关系
  从1955年9月奈温以缅甸联邦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率领缅甸联邦军事代表团首次访华以来,一直到1985年5月的30年间,奈温先后12次访华。奈温第一次访问中国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都会见了他。后来,奈温相继和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邓颖超等中国领导人交往。   本来准备在阳朔参观后就坐车去机场,奈温一行从这里返回缅甸,但途中遇大雨,飞机不能起飞,因此又回到宾馆。邓颖超参加了5月12日上午的总结会。大家反映:日程安排太紧,特别是访问后期较突出;宴会标准太高,吃的东西太多;每到一地,宴会上都要讲话,使缅方负担较重;有些地方参观时的讲解不够生动。
  最后,邓颖超作了重要指示。她说,自己访问缅甸时,缅方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在缅甸只讲了两次话,而山友宴会和访问蒲甘都没有讲话,很自由。我们却要人家讲那么多话,我们自己讲话内容又重复。要使客人吃得舒服,休息得好,使客人满意。疲劳后,不能收到参观的效果。参观芦笛岩,灯光很暗,道路崎岖不平,神经很紧张。应该沿途挂上电灯,把路修平。昨天一下飞机就进洞,应先休息一下。参观项目可有可无的就不要,如盆景就可不看。邓颖超的指示对以后礼宾工作的改革有重要意义。
  邓颖超一直陪同到12日下午,送奈温登上专机离开桂林回国。
  奈温在中国还有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王光美和郝治平。改革开放以后,她们都退下来了,但奈温还是每年给她们寄贺年卡。每次来访还是要见她们。上面提到的奈温去建国饭店就是请她们两个去吃饭。奈温说,我只请三位女士吃饭:王光美、郝治平和陈宝鎏。大家在饭桌上谈笑风生,聊的都是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
  奈温的结局
  我从1979年开始给奈温当翻译。1994年,我去缅甸当大使时,他早已下台了,我们没见面。奈温在1988年7月提出辞去党主席的职务,缅甸执政党社会主义纲领党特别代表大会在7月25日接受了他的辞职。1997年我从缅甸转到新加坡当大使后,奈温每年都到新加坡检查心脏。在我任职的三年中,奈温两次来新加坡时叫我去见他,也不谈什么大的问题,就是叙旧,讲他以前和周恩来及其他领导人的交情,讲他访华的事情。一般都是奈温讲我听,然后他也会问我当前中国的情况以及老朋友的近况。所以每次见奈温之前,我都要先了解一下他老朋友的情况,以便介绍。
  1962年奈温上台后,做了几件惊天动地的事。一件事情就是让美国的和平队撤离缅甸,使缅甸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奈温的这个行动得罪了美国,所以到现在为止,美国对缅甸还是非常不满,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也一直没有取消。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经济政策。军人不懂经济,奈温不会搞经济。他推行的国有化政策和缅甸“社会主义道路”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使缅甸经济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处境。奈温上台之前,仰光很富裕,很有名。1950年时,我们出国的重要通道就是仰光。我们的代表团去访问巴基斯坦等一些友好国家,都是从仰光进出的。当时我们买洋货,就在仰光买。仰光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就是因为奈温的政策全变样了。
  缅甸的老百姓对外界的了解非常少。一个主要原因是比较闭塞,出不来,进去也非常有限。政府现在做的一些事没有从制度上、经济政策上去调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仰光以前为什么发展得好?就是因为仰光的私有经济发展得好。仰光大学以前是东南亚有名的学府,一个国家的经济下来了,其他的都下来了。现在还有人要到仰光留学吗?除了学缅甸语言的外,其他都没有了。
  奈温为什么要主动辞职呢?他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对现状很灰心,就离开政坛,不管了。结果换了几个总统,都是些过渡性的人物,政局弄得不可收拾,只好开始军管。
  奈温的结局比较惨。
  1988年,奈温宣布辞去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不再担任任何职务。退出之后,他的生活是有保障的,政府给了他最好的待遇。后来奈温的女婿及三个外孙涉嫌分裂军队,发动政变,牵涉到奈温的女儿。奈温的孙子后来又涉嫌谋害国家领导人,这就演变成了严重的政治问题。
  2002年12月5日7时30分,奈温在软禁的寓所中逝世,享年91岁。当时坐落在仰光湖畔的别墅四周围着铁丝网,仅有的一个能出入车辆的通道由三名士兵把守着。几小时后,一辆白色的小型货车和九辆其他汽车载着奈温的遗体及几十位亲友,驶往仰光北部约24公里的耶威墓地,举行了简短的佛教超度和火化仪式。整个过程没有政府官员参加。缅甸政府没有发布消息,没有举行治丧活动,也未作任何评论,对此事尽可能低调处理。
  我眼中的钦纽将军
  在缅甸领导人中,我接触更多的是钦纽将军,他是奈温的亲戚。钦纽1939年出生于缅甸孟邦首府毛淡棉。父母都是来自广东梅县的客家人,钦纽娶了一位新加坡华人为妻。钦纽曾就读于仰光大学,后转入毛比军校。军校毕业后,钦纽于1960年赴美国高级陆军学校情报系深造了三年,回国后进入国防部情报部门工作。
  钦纽回国后就开始与中国打交道,他先后出席过中国驻缅甸大使李一氓、耿飚举行的一些活动。1965年1月28日晚上,为庆祝《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五周年,耿飚在使馆举行充满了胞波情谊的盛大招待会。以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委员、缅甸国防部军事训练局局长钦纽为首的国防部的三位上校(另两位是索洛蒙和军事情报处处长伦)随同缅甸外交部长吴蒂汉应邀出席。1964年2月,周恩来访问缅甸结束时,钦纽还出席了盛大的告别宴会。1971年钦纽调任曼德勒第一军情局副局长,1978年又回到国防部军情局,1983年出任军情局局长,1986年晋升为准将。
  1988年9月18日苏貌大将接管政权后,钦纽兼任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的第一秘书,也就是秘书长。1989年6月,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后不久,钦纽召见中国驻缅甸大使程瑞声,代表苏貌将军,对中国政府采取的立场表示理解。钦纽分别于1990年、1993年晋升为少将、中将,2002年晋升为上将。
  我们两个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纽(妞)”字,他叫“钦纽”,我的缅文名字叫“妞妞”。我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我开始学缅文时,“纽”这个音老发不准,老师生气了,说我笨,给我起名叫“妞妞”,要我每天练习“妞妞”的发音。后来“妞妞”这个名字被很多人知道了,当时在缅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们不会记得我的中国名字陈宝鎏,只知道中国使馆有个女翻译叫“妞妞”。   我跟钦纽的关系是一起“长大”。我在缅甸使馆给大使当秘书时,钦纽是奈温的秘书,我们之间有很多联络。后来钦纽“长大”了,奈温政府后期,钦纽一直担任掌握重要权力的缅甸军情局局长。我也“长大”了,当了使馆政治处主任。再后来,1988年9月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后,钦纽成了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1994年,我当上了驻缅甸大使。钦纽曾经是缅甸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后改称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第一秘书,2003年8月25日又担任政府总理,同时兼任缅甸外交、教育、卫生、旅游等多个委员会主席职务。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是缅甸全国最高决策机构。那时钦纽在缅甸军政府中排名第三,是缅甸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导人,应该说是缅甸军政府的接班人之一。不幸的是,他当总理才一年,到2004年10月就下台了。10月19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发表公告宣布,总理钦纽因“健康原因”从即日起退休,梭温中将出任新总理。
  事实是,65岁的钦纽9月底在访问新加坡期间刚刚作了身体检查,确诊患有胆结石,但还不至于不能履行总理职责,“健康原因”恐怕只是一种托词。据报道,这一重大人士变动与高层政见分歧有关,与不久前发生的情报官员受贿事件也有关联。在处理反对派人物昂山素季的问题上,钦纽显得比较温和,与强硬派领袖丹瑞的意见不合,这可能促使他被罢免。
  钦纽出任总理后,很快宣布了旨在走向民主的缅甸“七点路线图”计划,受到国内外普遍欢迎。作为民主路线图七点计划的第一步,缅甸制宪国民大会于2004年5月举行,政府邀请昂山素季领导的主要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与会,但遭到了抵制。缅甸重大事务是由以三军总司令和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为首的最高权力核心决定的。钦纽的总理职务有名无实,反映了他当时遭到排挤,已经失势。
  到2004年底,钦纽被军方高层软禁,2005年7月,因受包括贪污、受贿在内的八项指控,钦纽被一个特别法庭判处44年徒刑,可缓期执行。钦纽的大儿子澡奈武中校和经商的小儿子耶奈温因经济案件,当日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钦纽曾在1994年9月、1999年6月率团访问中国。下台前三个月,他还访问过中国。2004年7月11日,钦纽以总理身份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正式友好访问。温家宝和钦纽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吴邦国和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也会见了他。在会见时,钦纽对胡锦涛说了一段极为动情的话:“我是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周年的重要时刻访华的,目的是要加深友谊,促进全面合作。”“缅中两国是友好邻邦,长期以来,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缅甸人民永远不忘中国给予的宝贵支持。缅方将一如既往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问题上坚定和永远地站在中国一边。”钦纽表示:“缅方将继续推进国内政治和解和民主进程,建设符合缅甸国情的民主体制。”哪里知道,三个月后,钦纽就黯然下台了。
  当时,我到钓鱼台国宾馆去看望钦纽,祝贺他当上总理。钦纽对我说,这个早已经是事实了,丹瑞主席只是给了我一个名义而已。的确是这样,在过去的十年当中,钦纽一直承担着总理的工作,十年后,才真正从丹瑞主席那里得到了总理这个职务,但是一年之后就下台了。缅甸政府领导人中,有丹瑞主席、貌埃副主席、S1(第一秘书)、S2(第二秘书),一共四个人。钦纽下台的理由很多人都不清楚,凡是和钦纽有关的人也都一起下台了,包括外交部长、副外长,一大帮跟钦纽有关的部长、副部长也全都下去了。
  我在缅甸当大使的三年中,每年都好几次单独为钦纽举办家庭活动。使馆的国庆招待会钦纽也来。钦纽的职位那么高,是缅甸的国家领导人,但我们使馆不仅可以把他请过来,还可以把他的夫人杜钦温瑞以及身边比较亲密的官员都请过来,举办个小型的聚会。
  在聚会上,中国使馆的官员与他们边吃饭边做游戏,让他们暂时忘却工作的疲劳,过得轻松愉快。钦纽夫人杜钦温瑞是缅甸妇幼福利协会副主席、缅甸全国妇女事务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她多次对我说:“钦纽到你们这里来是最好的休息,以后多给我们搞几次。”就这样,在我三年任期中,驻缅使馆举办了六七次这样的聚会,每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促进了我与钦纽的关系。
  我对钦纽很钦佩,这个人不仅有思想,工作也非常卖力,日理万机,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整天都在工作,很少回家。钦纽想让缅甸发展,也是有能力让缅甸发展的人。所以当听到他下台的消息时,我非常失落,也非常失望。我认为西方吹捧钦纽,把他捧为“明日之星”,害了他。
  (整理者系浙江财经学院中国外交人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其他文献
严顺开是中国唯一获得“卓别林金手杖奖”的喜剧表演艺术家。1981年主演《阿Q正传》时,已经44岁。在拍阿Q去尼姑庵偷食萝卜翻墙逃跑被狗追的这场戏时,不慎摔断了肋骨,而打上石膏的他,“披挂上阵”,导演说再怎么也得休养几天,他回答:“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事后,有位青年演员问他为何不爱惜身体,他说:“其实,人到中年,更应该爱护自己,但不能让整个剧组等我一个人,更不能因为我而影响拍摄进度呀。”  2009
温泉行  唐·韦应物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弊裘
为庆祝中国与希腊建交40周年,迎接2014年南京青奥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一场“迎青奥——纪念中希建交40周年”南京市中学生田径单项运动会暨青奥使者选拔赛在2012年的暑假举行。通过田径比赛、英语笔试和面试的层层考核,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的宋子涵、宫雪、彭静琰、邓顺达等7名同学脱颖而出,成功当选“青奥小使者”,并获得了赴希腊交流访问的机会。8月15日,满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青奥小使者”们飞向了奥林
【摘 要】近年来,作为新闻传媒间合作的有效形式之一——区域性报业联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显现。面对当下的新传播格局,如何巩固优势、趋利避害,进一步增强区域性报业联盟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已成为报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本文拟以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为蓝本,就区域性报业联盟的发展及路径选择做一些初步探析。  【关键词】区域性 报业联盟 发展路径  区域性报业联盟,是当前新闻传媒之间关系的一种
“喂,亲爱的,”她说,“头一回上霍格沃茨吧?罗恩也是新生。”她指着最后、也是她最小的儿子说。  这孩子又瘦又高,显得笨手笨脚,满脸雀斑,大手、大脚、长鼻子。  “是的,”哈利说,“问题是——问题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  “该怎么去站台是吗?”她善解人意地说。哈利点点头。  “别担心,”她说,“你只要照直朝第9和第10站台之间的隔墙走就是了。别停下来,别害怕,照直往里冲,这很重要。要是你心里紧张,
过滤嘴真的能减少香烟对人体的伤害吗?  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主要有焦油、尼古丁、苯并芘、一氧化碳等多種化合物。这些物质直接吸入人体后必然对人体造成伤害,故而现在香烟上基本都安装了过滤嘴以减少人体吸入这些有害物质的量。  但其实,过滤嘴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有研究发现,装有长款过滤嘴的卷烟的焦油清除率为43.28%,而短款过滤嘴的仅为9.93%。与此同时,吸入气道的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却上升了3%
【摘 要】伊斯坦布尔、东京、马德里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宣传片不仅展示了城市形象与综合实力,而且蕴含了人类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载体和媒介,透露出的文化交往互动方式与价值规范,使其超越了作为宣传片的意义。三部申奥片既立足本民族,又以开阔的全球视野在文化混杂与整合中进行着意义构建,成为申办城市乃至一国文化的传播经典。  【关键词】申奥宣传片 文化传播 伊斯坦布尔 东京 马德里  
时不时地,总听到有人埋怨说自己被“埋没”了,特别是在喝高了酒,有几分醉意后。  当作家的人说:我都写了那么多作品了,还没有出名,这世界真不公平!当演员的人说:快演一辈子了,还是跑龙套,我的艺术才华算是埋没了!做官的人说:论本事,论资历,本来那个位置是我的,生生被人挤掉了,想起来就生气。做生意的人说:我是有经商才能的,可惜生不逢时,环境太差,要不然我也能当商界名人。甚至半老徐娘也埋怨自己当年嫁得太窝
摘 要:词源学中得出游戏概念的分离,并不能作为定义竞技概念的基础,玩耍和游戏都不具备定义竞技概念的优先性。同时,游戏意义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意性,在对“游戏”概念区分过程中,被再次得到证明,游戏不是竞技最合适的属概念。游戏概念“此与彼”之内的分辨,解构游戏本身却没能使竞技获得概念上的建构;而游戏概念之外的甄选,才是解决竞技概念不清的理性道路,技艺在竞技定义中更具优先性。中西语境的差异,使得游戏概念
片段一:宝玉酒后吃半碗 “碧粳粥”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地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只剩了两个小丫头子,乐得讨宝玉的欢喜。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只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做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又吃了半碗“碧粳粥”。  ——摘自《红楼梦》第8回  片段二:贾母独享“金贵”红米粥  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