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建构学生健康而又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孩子们的文明习惯、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将会有明显的改观。在校园里,如何引导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我一直摸索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教育 校园生活 健全人格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08-02
  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课堂教学引导下的个人生活不断展开和提升的过程,是学生生存状态的积极展现、不断充盈和丰富的过程。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在校园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学生健康成长及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学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的质量:
  一、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教育安全是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要求,教育安全是家长的期盼,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学生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从最近几年多次发生的学生人身安全伤害事件,再到最近颇受关注的校车事故,这些校内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不仅使孩子的家庭受到极大的伤害,也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影响,使得如何保护好学生的生命安全,不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也是学校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保护学生安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升学生对于生命意义和境界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对于在校或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之中的学生,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再次,在危急时刻,教师要挺身而出,须先保证学生的安全,不得擅离职守。
  关心学生健康包括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侵占学生的休息(增加作业量,延长上课时间等)、娱乐以及体育锻炼的时间,对生病的学生要给予关心。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应注意两点: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心理变化。不能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多沟通、多交流,以便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二是关注学生特殊时期的心理状况。如青春期、毕业期、家庭变故等。
  在安全问题上,学校领导、教师多一份责任心,学生就多一份安全,家庭就多一份幸福,学校就多一份和谐,社会就多一份稳定。
  二、关心学生的物质、精神生活
  中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师应与孩子父母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而不能养成浪费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贫困家庭的现实存在。我校虽然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有相当部分的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在读。尽管国家、社会、学校都有相关措施为其给予了不少帮助,实际上该部分学生更需要的是精神上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够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关心、鼓励以及自信心的提升,使学生勇敢面对家庭逆境,克服困难,增强生活的勇气。据此,我们应及时、充分了解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状况,并请其父母配合学校教育要求,从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
  学校应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需求。在精神文化领域里,还存在披着各种外衣的不良价值观念,往往使人难辨美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用健康的文化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实践证明,精神富足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他们大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不易被生活工作的挫折和困难吓倒,更不至于因为一些打击而做出极端的事情。
  我认为,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三、用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度遭到排挤和消解。我们有不少学生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迷失了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如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出入于歌舞厅,结交不良朋友,不仅耽误了学业,也让孩子的父母苦恼不已。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多读经典,用前辈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自己。经典名著是一个映照人类历史的镜子,它涵盖了生活的全部要素:艺术、科学、道德、哲学、自然、地理等。经典名著是浓缩人类精神的宝库,里面囊括着人类的各种品质:仁爱、孝亲、责任、情操、善良、勤劳、坚韧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良师益友对话,可以引领学生的心灵走向人类灵魂的高地,将学生培养成为胸襟开阔、人格健全、品格高尚的现代人,不仅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济天下”。而读一本不健康的书,则于心灵有害,甚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幸福。
  无数事实表明,人的品位、情操和修养,常常得益于求学时期的读书经历。只有用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才有助于他们成长为祖国的栋梁,去创造一代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四、追求学习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
  学习需要刻苦,但绝对不要痛苦。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不能忘却的是,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学生。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面对学生渴望求知的目光,我们由衷地感到了一种教育的幸福。
  一个好的老师的爱心与责任心,能让学生感受到内心的温暖与阳光。幸福需要教师爱的暖流来传递,没有教育的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幸福。我们从教育前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了这种爱的教育。我们也应该将从教育前辈中感受到的这种爱的暖流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天性以及特长,并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追求真理、追求美好、追求善良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张天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J].2007,03:62-65+7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7.
  [3]赞科夫.课堂上的生活[J].教育研究.1980,(1).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素养是什么?科学素养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借助网络环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准确的概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网络环境 激发兴趣 科学方法 概念 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新版人教版教材在《遗传与进化》课程中,将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的顺序进行了调换。对于这一调整,社会各界的反应不尽相同。许多在教学一线的高中生物老师表示,很不习惯这样的顺序,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上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部分教师甚至在实际教学中,再次人为地把二者的顺序颠倒过来。有鉴与此,笔者将探析新版教材“先讲遗传定律后讲减数分裂”的价值。  【关键词】遗传定律 减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主战场,在其中行使体验式德育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促成和提升学生内心需要的合
海啸是生成并传播于海洋中的一系列具有超长波长的重力波,大多由海底地震所引发,海底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床斜崩、飓风或海底核爆也可能引发海啸。当海啸波传播至近岸浅水域
装配工艺装备的高效管理及其快速设计是实现敏捷装配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某国防企业装配分厂的实际需求,在对其中主要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集业务管
【摘要】分小组管理班集体,这是我们班级内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式,发挥好小组的作用将会使班级的各项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班级管理 小组组建 课堂学习 课后学习 团队意识 激励 量化考核 班主任 培养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05-01  在班级管理中,将班内学生分小组管理,这种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很好
《班级日记》记载着每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它搭建起交流的平台,架起师生、生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给班级带来了无限的正能量。
【摘要】和谐的班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它能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交流的土地,给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而班主任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总指挥。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着和谐班级的构建。笔者以与学生和谐相处、以关爱学生、以身作则等从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等方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构建 和谐 关爱学生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635 【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关键设备之一,结晶器振动是影响连铸生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结晶器振动系统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了结晶器振动技术的发展以
【摘要】听课评课是国民教育学校经常组织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提供给教师交流教学艺术的平台。在此,从五个方面总结出供教师听课评课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目标 教师点拨 知识归纳 教学环节 知识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12-01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经常要参加各种听课评课活动,要是缺乏自觉意识和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