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afeng62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从中西方两个方面,探讨了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及发展,并且就近年来出现的新领域、新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组织行为学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和研究空间。
  关键词: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51-01
  
  组织行为学的名称在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是一门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们的行为规律的综合科学,其中心理学是最主要的基础学科,当然和行为科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一、管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管理学派。针对当时大多数工厂缺乏组织,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创立了科学管理学派。该理论关于如何对组织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设计了一个详细而具体的理论框架。但有两个根本的缺陷,首先是寻找最完美的工人以及工作方法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其次是把工人当成机器一样对待,未考虑到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动物。
  (二)人际关系学派。针对科学管理学派的理论缺陷,人们开始考虑环境以及对待工人的态度与提高生产率的关系,于是在1926年,霍桑实验导致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但不幸的是,该学派忽略了影响生产效率的其他因素,简单的认为只要对工人好一些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三)行为科学学派。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家在斯金纳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创立了管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提倡使用奖罚制度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但是没能考虑到此制度会使工人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反而减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四)管理科学学派。二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打败德国将数量分析的方法引入了管理领域,于是诞生了管理科学学派。其贡献在于把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了管理当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问题都可以定量分析的,而且此方法需要大量的费用和时间。
  (五)社会系统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应该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并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这种管理理论被后人称作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有三个,但是这些要素只包括人,他认为经理人员没有对财物管理的职能。
  二、西方的组织行为学
  二战以后,西方管理领域出现了两个重要学派,分别是管理科学学派和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学派。现在西方国家的管理院校都把它列为必修课,并且在工业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西方的组织行为学和一般的管理科学不同,它考虑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其理论存在着“合理内核”的成份,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其中很多的理论都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共同要求,因此比传统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中国的组织行为学
  中国的组织行为学源于西方,其实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早已涉及到有关的领域,比如早在60年代初都开始重视人——机关系的研究,我们当时称之为工业心理学或工程心理学。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组织行为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对中国组织行为学贡献最大的还是心理学家们,但国内多采用“管理心理学”这一名称。虽然我们的管理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在西方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但我们也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行为科学,把西方的经验和本国的传统与实践相结合,发展自己的管理科学。
  四、组织行为的新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转向。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传统的组织行为学的方法论体系受到置疑和挑战。强调外部有用性的体系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注重内部逻辑一致性的方法论体系,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案例比较法。这次转向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乃至整个管理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组织行为学研究早在霍桑实验时代就认识到员工的积极感受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研究者开始研究快乐、幸福、满意以及士气等积极的心理课题。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塞利格曼就积极倡导“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并与席克珍特米哈依(2000年)指明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在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其矛头直指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
  (三)计算机实验法。社会组织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比如说一个企业,它就是由许多个体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和其它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而且系统中的复杂性的动态变化通常都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要研究社会组织系统,就必须要进行复杂性科学研究,也就是要研究这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动态演化中所涌现出的特性。
  我们需要探讨复杂的管理问题背后的运行机制,通过系统的分析给这些复杂现象加以解释,并且应该能够根据个人的行为推断其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是根本无法解答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介入,才使得利用计算机实验方法研究复杂系统成为可能。
  (四)自我效能感研究。随着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提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都纷纷开始研究自我效能感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出现了研究更加细化的趋势,表现出社会对工作人员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渴望。
  目前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和测评研究,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已有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GHQ-20对446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处于不同年龄段的硕士研究生心理状况有显著差异之外,在性别、年级及专业上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GHQ-20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26-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有研究显示,研究生
期刊
摘 要:党建及思想工作是国有企业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护国有企业的经济地位,促进员工和谐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25-02     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
期刊
摘 要:体育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外的众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对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过深刻论述,并提出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主张与措施。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应把体育列为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手段,极力倡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体育与人全面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更好的在后奥运时代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的精神。  关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实质上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背景提出、概念界定以及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中国践履三个角度来探讨中国的立国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当代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与负面影响;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政治权利意识教育的不足;文化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中“权力”、“厌讼”等观念的制约;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就业压力、能力不足、注重个人利益。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市场经济;民主法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作为党、军队、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朱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他不但创造了独特的军事哲学,也在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朱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40-01    1922年朱德毅然抛弃川军提供的高官厚禄远赴德国留学,从此就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期刊
摘 要:德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尤其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明晰角色,准确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从而使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
期刊
摘 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以建构和践履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是以达致“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在古代社会曾经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作用。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本质是自我管理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儒家“修己安人”管理思想中更强调的是自我管理。儒家既认识到了管理的自然
期刊
摘 要: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要适应时代要求,从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
期刊
摘 要:马莉博士的《现代性视阈下民国政府宗教政策研究》一书于2010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对民国政府宗教政策进行系统回顾和研究的专著,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系统研究的空白。应该说,宗教自其出现以来,就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是任何政治势力所不能忽视的。所以,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宗教政策的制定、执行。而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任何话题或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和“现代性”有着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