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顶岗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形成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步骤,是高职学生更快更好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紧要训练时段。笔者从学校、实习单位、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目前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管理;对策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2006]4 号)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荐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已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职业院校如何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机电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生,同时笔者自2010年9月起至今分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经过近三年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在以下三方面存在问题:
顶岗实习学生方面
1.实习开始不能适应新环境
(1)心理上不适应
学生实习刚开始面对的新环境、新的生活,在实习单位中遇到新的困难没有及时疏导,导致挫败感和无助感增强。
(2)工作上不适应,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
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从事过繁重的体力劳动,对电子公司机器噪音,简单重复的劳动感到枯燥无味,加之加班加点,时间难熬,因此,厌倦情绪油然而生。
2.学生沟通能力较弱
学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以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为主,故在顶岗实习中普遍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不知道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顶岗实习单位方面
1.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实习基地有待稳固
实习过程中企业容易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而且在实习单位各部门的换岗机会也少,从而造成实习生在企业无法学习到关键岗位上的关键技能。还有部分企业存在用工问题,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日工作时间长,学生怨声载道,影响顶岗实习工作的进行。
2.顶岗实习往往是学校热情比较高,企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大多数单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生实习的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企业带教老师教育经验缺乏。
学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管理方面
学校管理顶岗实习学生的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信息不畅通,由于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地点分散且顶岗实习学生忙于工作,忽视与学校的联系等情况,造成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
顶岗实习管理文件指导精细化程度不够。现有管理文件虽然对全校所有高职专业顶岗实习进行了统一要求,但缺乏具体分类指导,未能考虑到专业间存在的差异(如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无论是实习岗位、内容与管理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除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修订、实习前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动员到与实习单位及时沟通,再到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要求等作出精细的安排外,特别对原有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改良,实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措施与对策如下:
1.校内完善实习前铺垫,校外优化企业实习环境
(1)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尤其是实习刚开始心理及工作上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及环境情况,我校自2010年起及时修订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四年级增加“校外企业教学见习”与“校内实训周”环节,让学生在实习之前能深入企业了解实习岗位与企业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实习做准备,并通过“专业实训周”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2)实习之前,除了对学生进行实习专题动员之外,还经常利用班会时间邀请电子专业优秀实习学生返校与学生交流,邀请企业人事部门的领导到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座,通过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增强其竞争、挑战意识。另外还增加了“人际沟通与交往”等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狭窄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所谓的重大抉择。
(3)根据我校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性质与实习岗位的种类不同,我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在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分期安排不同的心理疏导与团队合作等活动。如我校与TCL电器(南京)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双方商定,每月定期召开实习学生座谈会,要求每位同学提前做PPT在会上轮流汇报一个月来的实习收获与体会,这样一方面锻炼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实习的同学有一个互相交流与倾诉的机会,同时也让单位和学校实时掌握学生实习期的心理动态与表现。我校在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实习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同学一到企业即被分到不同的员工小组中,员工小组间除要开展业务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在工作之余开展素质拓展、外出旅游活动等,这样就让实习同学能迅速融入到公司整体氛围之中与同事相处融洽。
2.优选顶岗实习单位,落实校企合作管理
(1)优选顶岗实习单位并与其开展合作管理是保障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自2007年起通过每年联系新的优质实习单位并淘汰那些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单位。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包括苏宁云商集团公司、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研究所第五十五所等八家长期稳定的合作单位,这些校企合作优质单位完全能满足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要求。 (2)每年实习前,学校就主动与实习单位友好协商,将顶岗实习合作管理机构管理、学生实习计划制定、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安排等具体事宜写入《顶岗实习协议》。合作管理设计科学、合理,对后期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实施过程、实习管理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及顶岗实习整体效果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3)我校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需在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轮岗实习,这样每位学生才能较全面掌握实习内容,才能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习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
3.搭建信息管理平台,细化顶岗实习管理
(1)针对学生实习管理信息不畅通,时间经常滞后的缺点,为了有效地开展实习管理工作。在传统的学校实习管理教师每个月走访企业、实习学生每个月返校一次之外,还搭建了“校-师-生”信息沟通平台,平台一方面包括实习班级的QQ群、微博、微信群等,让实习管理指导教师与分散在各处的实习学生架起实时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另一方面平台应包括在学校网站上设置的顶岗实习专栏,借助网络以公告、新闻等形式及时地将学生的实习动态、实习内容安排等反馈给实习学生、家长与指导教师。同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平台宣传实习学生的先进事迹、鞭策后进,从而更好地促进实习管理。
(2)建立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是做好实习管理的根本基石。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与效果,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除制定了对所有专业均通用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管理手册》等文件外,系部还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点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强调可操作性、程序化,增设了“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企业指导教师岗位职责”等内容,自2011年试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实习管理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顶岗实习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实习大纲的制定,不同专业类别的实习大纲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专业能力培养,学校机电系除了组织编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习大纲》并每年实时更新之外,还编写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习专项实训手册》用以指导学生记录整个实习期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顶岗实习实践管理质量的提高,直接受益者是学生,除了学生及家长受益之外,高素质的劳动者也使得接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受益,实习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顺畅地出口才能拉动畅通地入口,有利于学校专业品牌建设,这样最终学校也会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今后我们仍需构建更加完善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渐摸索出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杨永和)
关键词:顶岗实习;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管理;对策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2006]4 号)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荐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已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职业院校如何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机电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生,同时笔者自2010年9月起至今分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经过近三年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在以下三方面存在问题:
顶岗实习学生方面
1.实习开始不能适应新环境
(1)心理上不适应
学生实习刚开始面对的新环境、新的生活,在实习单位中遇到新的困难没有及时疏导,导致挫败感和无助感增强。
(2)工作上不适应,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
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从事过繁重的体力劳动,对电子公司机器噪音,简单重复的劳动感到枯燥无味,加之加班加点,时间难熬,因此,厌倦情绪油然而生。
2.学生沟通能力较弱
学生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因为在校期间以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为主,故在顶岗实习中普遍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不知道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共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顶岗实习单位方面
1.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实习基地有待稳固
实习过程中企业容易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而且在实习单位各部门的换岗机会也少,从而造成实习生在企业无法学习到关键岗位上的关键技能。还有部分企业存在用工问题,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日工作时间长,学生怨声载道,影响顶岗实习工作的进行。
2.顶岗实习往往是学校热情比较高,企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大多数单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生实习的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企业带教老师教育经验缺乏。
学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管理方面
学校管理顶岗实习学生的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信息不畅通,由于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地点分散且顶岗实习学生忙于工作,忽视与学校的联系等情况,造成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
顶岗实习管理文件指导精细化程度不够。现有管理文件虽然对全校所有高职专业顶岗实习进行了统一要求,但缺乏具体分类指导,未能考虑到专业间存在的差异(如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无论是实习岗位、内容与管理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除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修订、实习前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动员到与实习单位及时沟通,再到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要求等作出精细的安排外,特别对原有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改良,实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措施与对策如下:
1.校内完善实习前铺垫,校外优化企业实习环境
(1)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尤其是实习刚开始心理及工作上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及环境情况,我校自2010年起及时修订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四年级增加“校外企业教学见习”与“校内实训周”环节,让学生在实习之前能深入企业了解实习岗位与企业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实习做准备,并通过“专业实训周”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2)实习之前,除了对学生进行实习专题动员之外,还经常利用班会时间邀请电子专业优秀实习学生返校与学生交流,邀请企业人事部门的领导到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座,通过进行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增强其竞争、挑战意识。另外还增加了“人际沟通与交往”等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狭窄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以平常心面对,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所谓的重大抉择。
(3)根据我校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性质与实习岗位的种类不同,我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在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分期安排不同的心理疏导与团队合作等活动。如我校与TCL电器(南京)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双方商定,每月定期召开实习学生座谈会,要求每位同学提前做PPT在会上轮流汇报一个月来的实习收获与体会,这样一方面锻炼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实习的同学有一个互相交流与倾诉的机会,同时也让单位和学校实时掌握学生实习期的心理动态与表现。我校在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实习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同学一到企业即被分到不同的员工小组中,员工小组间除要开展业务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在工作之余开展素质拓展、外出旅游活动等,这样就让实习同学能迅速融入到公司整体氛围之中与同事相处融洽。
2.优选顶岗实习单位,落实校企合作管理
(1)优选顶岗实习单位并与其开展合作管理是保障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自2007年起通过每年联系新的优质实习单位并淘汰那些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单位。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包括苏宁云商集团公司、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研究所第五十五所等八家长期稳定的合作单位,这些校企合作优质单位完全能满足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要求。 (2)每年实习前,学校就主动与实习单位友好协商,将顶岗实习合作管理机构管理、学生实习计划制定、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安排等具体事宜写入《顶岗实习协议》。合作管理设计科学、合理,对后期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实施过程、实习管理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及顶岗实习整体效果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3)我校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需在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轮岗实习,这样每位学生才能较全面掌握实习内容,才能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习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
3.搭建信息管理平台,细化顶岗实习管理
(1)针对学生实习管理信息不畅通,时间经常滞后的缺点,为了有效地开展实习管理工作。在传统的学校实习管理教师每个月走访企业、实习学生每个月返校一次之外,还搭建了“校-师-生”信息沟通平台,平台一方面包括实习班级的QQ群、微博、微信群等,让实习管理指导教师与分散在各处的实习学生架起实时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另一方面平台应包括在学校网站上设置的顶岗实习专栏,借助网络以公告、新闻等形式及时地将学生的实习动态、实习内容安排等反馈给实习学生、家长与指导教师。同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平台宣传实习学生的先进事迹、鞭策后进,从而更好地促进实习管理。
(2)建立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是做好实习管理的根本基石。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与效果,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除制定了对所有专业均通用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管理手册》等文件外,系部还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点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强调可操作性、程序化,增设了“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企业指导教师岗位职责”等内容,自2011年试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实习管理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顶岗实习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实习大纲的制定,不同专业类别的实习大纲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专业能力培养,学校机电系除了组织编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习大纲》并每年实时更新之外,还编写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习专项实训手册》用以指导学生记录整个实习期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顶岗实习实践管理质量的提高,直接受益者是学生,除了学生及家长受益之外,高素质的劳动者也使得接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受益,实习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顺畅地出口才能拉动畅通地入口,有利于学校专业品牌建设,这样最终学校也会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今后我们仍需构建更加完善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及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渐摸索出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杨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