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音频平台广播剧的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8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音频产品,近年来成为我国主流网络综合性音频平台的发展重点,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以國内音频领域巨头“喜马拉雅”的广播剧热播榜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平台广播剧的剧本来源、故事题材、制作、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当前网络广播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音频平台;网络广播剧;“喜马拉雅”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81-02
  广播剧是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近年来,音频产业凭借互联网的发展“二次开花”,广播剧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网络广播剧最早出现于2000年,至今已发展了20年,成为网络音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国内第一部商配自制广播剧《杀破狼》、破亿播放的付费广播剧《魔道祖师》等剧作的成功,广播剧成为国内网络音频行业的一个新热点。
  从现有文献看,对网络广播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发展状况,包括分类、发展阶段、发布平台等等,分析网络广播剧与传统广播剧的异同,总结网络广播剧面临的发展困境并给出一定建议;二是站在商业化的角度,分析商业化发展的必然性,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三是从创作角度出发,通过研究配音、剧本等,完善网络广播剧的创作。
  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广播剧为受众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从网络广播剧的发展来看,其经历了“野蛮生长—平台支撑—IP开发”的阶段。在各大音频平台上,广播剧都是重要分支。由此,笔者提出研究问题:网络环境下的广播剧当前处于何种状态?其发展有何特点?
  一、研究对象及设计
  (一)研究对象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网络音频行业中,‘喜马拉雅’仍保持着一家独大的势头,其市场占有率达62.8%,在包括网络广播剧在内的各项网络音频业务上都有较好的发展”。因此,笔者选择“喜马拉雅”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当前广播剧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二)类目建构
  剧本来源:分为原创剧本、网络小说改编、文学作品改编、其他四类。
  题材分类:分为悬疑、科幻、玄幻、言情、武侠、仙侠、历史、喜剧、都市、其他十类。
  制作: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
  更新频率:分为不定时更新、每日更新、每周更新、完结作品四类。
  付费机制:分为VIP专享、VIP免费、仅支持购买三类。
  二、研究发现
  “喜马拉雅”广播剧分区共有三个榜单,分别是热播榜、新品榜和口碑榜。本文主要以热播榜(2020年11月23日—11月29日)上的100部专辑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该榜单每天更新,系统会根据近7天APP内的专辑完播量对作品进行排序,使数据更有参考价值。
  (一)来源:以小说改编为主,原创比例不高
  根据对“喜马拉雅”广播剧热播榜的统计,改编自网络小说和文学作品的分别有57部和16部。这类专辑在前10名中有7部,分别是《三体》《如果月亮不抱你》《天之下》《红楼梦》《宫墙柳》《重案实录》《末路》。这一类专辑的原创性较低,相当一部分热度来自原著。原创专辑在前100名中只有15部,且主要集中在20名之后,热度不高。前10名中仅有《面具之下》一部,热度主要来自主演邓伦。除了原创专辑和改编广播剧外,其他类有10部是电视剧原声、电台广播剧录播的搬运。这一类专辑基本没有原创性,是对经典作品的搬运和记录。
  总体而言,目前网络广播剧在原创性上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二)题材:《三体》热度最高,言情类作品仍为主流
  对热播榜的专辑题材进行分析,可将其归为十大类。言情类作品仍占主流,有46部;其次是悬疑类,有19部。但榜单前10名的情况则相反,悬疑类有4部,言情类仅两部。
  从单部专辑的热度看,目前榜单第一是科幻类的《三体》,热度一直保持在2万,与第二差距在1万以上。榜单第三则是武侠类的《天之下》。言情类在数量上虽然仍占主流,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但从热度上来看,已经较难成为平台的顶流。
  (三)制作:官方入场,制作团队专业化水平提高
  当前网络广播剧的制作仍以PGC和UGC为主。UGC专辑虽然数量更多,有67部,但排名相对靠后;PGC的专辑由于制作更为精良,在排名上主要集中在前50名。“喜马拉雅”官方参与了《三体》《天之下》《重案实录》《面具之下》4部排名前10和其他几部排名前100的专辑的制作。
  可以看出,网络广播剧的制作正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
  (四)更新:以完结作品为主,连载作品少
  对更新状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榜剧集大多处于完结状态。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制作者选择在剧集制作完成后一次性放出;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在榜作品多为早期作品,新作品较为缺乏。仍在连载的专辑中,大部分的更新时间并不固定,都是隔一段时间集中更新一次,不稳定的更新频率不利于培养受众黏性。剩余10部能保持稳定更新的专辑都是729工作室、苍衣社等商业配音团队出品。这与网络广播剧创作难度较高、需要保持配音人员的稳定性等原因是分不开的,目前只有这类实力较强的商业配音社团才能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五)盈利:以免费作品为主
  国内网络广播剧已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盈利成为一部剧集必要的考量因素。目前“喜马拉雅”上网络广播剧的付费机制有三类,即VIP专享、VIP免费和付费购买。其中,平台VIP为98元/年;付费购买可以细分为全剧购买、按季购买、单集购买三类,价格分别为19.9~198元、9.9~69元以及0.1~0.5元。购买价格根据剧集长短,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广播剧的价格与电视剧相比并不算低。在“喜马拉雅”的热播榜专辑中,付费专辑仅20部,其中前10名有4部,分别排名1、3、8、10。   免费作品仍是大部分听众的主要选择,但拥有更高制作水准的收费网络广播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
  三、网络广播剧发展趋势分析
  (一)内容原创性增强
  网络广播剧作为传统广播剧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与视频、小说、有声书等截然不同的音频艺术形式。首先,网络广播剧在视觉手段上的缺失,给予了听众更大的想象空间,但也不利于宏大场面的展现;其次,网络广播剧不仅是将文字转为音频,它还配上了背景音效,增强了真实感;最后,网络广播剧只需要制作音频,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网络广播剧在内容创作上应该有自己的原创性,这样能更好地展现自身魅力。
  此外,改编剧本必然面临版权问题,当前网络小说商业价值日益凸显,版权费用也在增加,网络广播剧如果继续以网络小说作为主要来源,制作成本会不断提高。
  “喜马拉雅”推出的原创网络广播剧《面具之下》由平台代言人邓伦扮演男主角,可见平台对原创剧本的重视。更多原创作品的出现有利于编剧水平的提高。
  (二)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推动题材多样化
  国内网络广播剧当前仍集中于言情类题材,这与网络广播剧早期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导致当前网络广播剧同质化严重,不利于扩大网络广播剧的受众面。如“猫耳FM”只有纯爱、言情、全年龄和橘气四类,主打言情类作品。与此同时,“喜马拉雅”推出《三体》《天之下》等剧集,题材不再局限于言情,而是往武侠、科幻、悬疑等方向发展。其中,悬疑是网络广播剧的第二大类,也是当前在各大平臺发展较好的题材。
  网络广播剧要从小众走向大众,需要拓展题材类目,满足用户千人千面的收听需求。同时还应注意到,传统广播剧偏爱选择主旋律的题材[2],二这类题材在网络广播剧中基本看不到,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样是网络广播剧的责任。
  (三)连载作品增强用户黏性
  目前国内网络广播剧以UGC为主,制作效率没有保障,大部分剧集都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上传或不定时更新,部分剧集的更新间隔在一年以上。如《我们互为倒数》前5集更新于2016年4月—10月,第6集则更新于2018年4月。这种不稳定更新带来的听众流失也在播放数据上显示了出来。前5集播放量均在2.3万以上,而第6集则直接降到1.2万,之后几集都没有过万。《天之下》在“喜马拉雅”推出已有两个月,一直占据新品榜第一,这固然有作品本身制作精良的原因,但也离不开作品每日一更的更新频率。
  稳定更新的连载作品有利于培养新听众对网络广播剧的收听习惯,增强用户黏性,有利于保证作品内容的连贯性。
  (四)创作者收益提高
  在付费机制方面,“喜马拉雅”和“猫耳FM”发展较好,“荔枝”“酷我畅听”等平台的广播剧还是以免费为主,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程度较低。分析网络广播剧发展史上夭折的各类剧集不难发现,没有资金支持,仅依靠个兴趣爱好是很难坚持制作的。商业化是网络广播剧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喜马拉雅”以VIP和内容付费为主,而“猫耳FM”则更进一步,以二次元文化为基础开发各类周边产品。这两家平台在网络广播剧的盈利方式上还有很大的可以开发的空间,包括围绕作品开展线下粉丝活动、开展版权业务等。
  网络广播剧从业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可以促进整个网络广播剧业界的专业化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网络广播剧行业。
  四、结语
  2020年是网络音频行业发展的又一个大热年。1月18日,“荔枝FM”在纳斯达克上市;4月,腾讯音乐发布长音频品牌“酷我畅听”;网易、抖音等互联网巨头也已入场音频直播。资本进入长音频行业时,网络广播剧是其选择的一个突破口,“酷我畅听”作为背靠腾讯的新贵,已陆续推出《诡秘之主》《斗罗大陆》《镇魂街》等多部大IP改编的广播剧。可见,网络广播剧越来越受到网络音频行业的关注。
  网络广播剧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由于它还是比较小众的一种艺术形式,目前存在一些制约其良性发展的问题。本文对“喜马拉雅”网络广播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其指出良性发展之路,旨在帮助网络广播剧在未来的网络音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姚萌.中国网络广播剧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7.
  [2] 刘文宇.广播剧剧本创作中如何结构故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03):45-46.
  作者简介:罗玮霖(1996—),男,广东惠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MCN是广播媒体转型发展突破困局的必经之路,还是传统广播向平台化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通过对MCN的发展历程、机构特性及其与传统广播优势互补的可能性和合作实践进行分析后认为,传统广播入局MCN是应时之举,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传统广播的资本困局,但在合作中应警惕资本导向可能带来的隐患。  关键词:传统广播;MCN;平台化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期刊
摘要: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多面性的表征。尤其是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全球合作日益密切,国家形象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也日渐凸显,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崛起,西方通过媒介优势“污名化”中国,其营造出来的“中国威胁论”等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盛行。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将宣传片作为塑造、传播中国负面国家形象的手段,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
期刊
摘要:《后浪》是哔哩哔哩弹幕网(以下简称“B站”)联合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发布的一条宣传片,短片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一定争议。从文本叙述来看,《后浪》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从意象表达上看,其主要角色都略带有精英主义的倾向;从价值导向来看,其充斥着消费主义的理念表达,难以让青年群体轻易买单。  关键词:《后浪》;舆论背反;长者凝视;精英主义;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要:目前,新闻事业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新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相对封闭、链条式的新闻生产流程向开放、互动、去中心化、去科层化的新的传播模式转变。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澎湃新闻的发展,探析新的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变革;特点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6
期刊
摘要:传播学与符号学虽然分属两门不同学科,但他们在本质上却极具关联性。伴随着传播媒介的推陈出新,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对“符号消费”的社会认同感愈发强烈。本文通过对“拼多多名媛”事件进行分析,解释过度消费符号的附加意义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传媒人如何保持初心,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关键词:符号消费;社会认同;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以情感为载体,通过多维视角观察明星生活,其新颖的节目形式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审美需求。芒果TV综艺节目《女儿们的恋爱》凭借其精良的制作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该节目将镜头对准4位明星闺女的恋爱生活,呈现出当代年轻人最具代表性的恋爱状态。本文以《女儿们的恋爱》节目为例,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探析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成功之道及其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2018年5月的“空姐遇害事件”是2018上半年最具代表性的热点事件之一,事件发生之后经由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与公愤,并由此衍生出多个相关的热门话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分析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发现,多家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在报道这一案例时展现出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与偏见。本文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法,以叙事学的理论分析“空姐遇害案”报道,并对如何叙述这类新闻使其发挥正面的指导意义,避免媒介
期刊
摘要:本文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推特官方账号的疫情报道进行分析,挖掘国际社交平台主流媒体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特点、传播困境,为社交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更好地进行公共危机事件国际传播,推动公共危机事件和平高效解决提供传播建议。  关键词:国际传播;公共危机事件;社交媒体;主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85-03  议程设置理论奠基人之一唐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知识付费的发展,读书会APP应运而生。它以图书精讲为核心,依托手机移动端吸收用戶,对推动全民阅读起重要作用。但其限定性书单、图书精讲对用户阅读权力——阅读内容的选择权、阅读方式的选择权、阅读后的思考权影响巨大,在使用户进入“信息茧房”的同时削弱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读书会APP;樊登读书;阅读权力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
期刊
摘要: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湖南卫视自2006年播出《变形计》之后,收获了高收视率和高关注度。本文旨在运用节目具体实例,分析以《变形计》为代表的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现状,并将相同类型的美国和英国以“变形”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与中国《变形计》进行对比,提出做好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变形计》;交换类;真人秀;电视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