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诺贝尔文学奖—谈中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艰难之原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 天门 431700)(张家口市阳原县揣骨疃初级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800)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设立,距今已有116年的历史,而目前中国仅有一位作家获得此奖项。中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翻译的角度来分析获奖艰难之原因。文章将从翻译活动本身的特点、中国的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来探讨原因,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并不缺乏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而是缺乏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译作。
  【关键词】:翻译;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于1901年,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人。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的5名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负责评选,按照传统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从1901年起至今已有116年,除1914年、1918年一战的爆发与结束,1940年至1943年二战,这六年没有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外,诺贝尔文学奖已颁发给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作家。中国包括鲁迅、林语堂、闻一多、沈从文、丁玲、巴金等在内的多名作家曾被诺贝尔委员会提名,但最终无缘此奖项。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准备把该奖颁给老舍,但因老舍逝世,当年获奖者为川端康成。中国作家高行健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于1997年就加入了法国国籍。直到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才获得此奖项。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此艰难是有客观原因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翻译导致中国获诺贝尔文学奖艰难
  1. 翻译就是再创造的过程
  《辞海》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同的翻译家对翻译各有自己的见解。尤金·奈达把翻译定义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尹富林,阮玉慧,2007)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奈达强调的是翻译过程中在意思上忠实于原文,译文的文体风格次之。风格往往是一部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要是丢失或削减原文风格,译文与原文比较起来就逊色许多。“文艺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材编写组,2001)冯庆华也提出过与之类似的说法: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冯庆华,1997)翻译就是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将原文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尽最大努力展现给读者。译者不是作者本人,由于他们在兴趣爱好、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译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揣测到原作者在创作时的感受。译者只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文基础之上再创作出与原文相似的译文,译文质量的好坏就取决于译文与原文相似度的高低。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作家不是没有写出优秀的作品,而是优秀的作品沒被翻译成同样优秀的译文。
  “原汁原味”在翻译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译即异,即变化;变化即意味着‘变汁变味’。如果欲得‘原汁’,只能在‘译’外寻找——只能到原文原著里面去‘任君品尝’。译文即‘异文’,译者即‘异者’——‘原汁原味’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异汁异味’,无论译者多么追求‘忠实’。”(张智中,2004)原文就好比是一盘美食,外国读者无福消受,只有请译者将美食咀嚼、消化后再告诉读者它的味道。无论译者将食物描述的多么美味都远不如读者亲自品尝。读者缺失的不仅仅是美食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丢失了食物的营养—原文的精华。关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许渊冲老先生还提出了“优势竞赛论”的说法。许老认为“最好的原文变成对等的译文,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译文。因为西方文字比较接近,对等的译文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中西文字距离较大,各有优势,对等的译文往往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里就要发挥译语的优势。”(郑贤贵,潘演强,2005)中西文字、思想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地道的中文忠实地表达成西文,此时的西文可能不仅不地道,而且读起来拗口、别扭。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就得根据西方人的表达方式翻译成他们比较能接受的文字。与原文对等的译文读起来生硬,加入译者自己的思想改动后的译文又不能忠实地展现原文的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为了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我们需要向外输出我们的优秀文化,而通过翻译输出的却又不是原原本本的中华精髓。与原文对等的翻译不符合表达习惯,符合表达习惯的再创作的译文与原文比较又变了味,因此多年以来,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寥寥无几也是可以理解的。
  2. 从《好了歌》的英译本来看翻译中缺失的东西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目前有8个英译本,本文选取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与原文作比较。以下是杨、戴的译文: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
  The great ones of old, where are they now?
  Their graves are a mass of briar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silver and gold they prize   And grub for money all their lives
  Till death seals up their eyes.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dote on the wives they’ve wed,
  Who swear to love their husband evermore
  But remarry as soon as he’s dead.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with getting sons won’t have done.
  Although fond parents are legion,
  Who ever saw a really filial son?”
  杨、戴的译文被公认为《红楼梦》英译本的佳作,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所以上述的译文除了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外,也是一篇地地道道的英语好文章。但是作为中国人来读英译本时,总觉得译文远没有原文精简。读原文时我们拍案叫好,然而读英文译本时那种激动的拍案叫绝的感情消失殆尽。首先从视觉上来看,原文的歌谣只有八行,而译文却用了16行。实际上通过统计字数可以发现原文共用了128个字,而英文却只有106个字。汉字是块状字,存在于平面,英语由字母组成,存在于线性,英语占的空间比汉字大。其次,从听觉上来看,每个汉字的拼音都是单音节,简短读起来有气势,英文单词多数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比较而言气势就减弱了不少。最后,要是将译文回译成汉语的话很难就再译回去了。通过《好了歌》的英译,可以知道中国文学里堪称一绝的诗词在译成西文时,原诗词的经典已经丢失了。
  3. 中国缺乏将中文译成西文的翻译人才
  高行健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关于为什么在高行健之前没有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靖之教授曾问过马悦然教授。“‘是否由于翻译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是的’。我当时说,‘那么,为何不把诺贝尔文学奖改称为诺贝尔文学翻译奖?’”(刘靖之,2002)所以我们缺乏将中文译成西文的翻译人才。虽然从事翻译的人很多,我国许多从事翻译的人员积极地将外文译成中文,然而又有多少外国人在将我们中文的作品积极地译成外文呢?很少,中译英的工作还是大都是由我们中国人在做,我们缺乏将中文译成母语的外国汉学家。
  马悦然教授“在不少场合说过‘中国人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黄发有,2008)
  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灵山》,其作品的译者就是马悦然。马悦然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之一,而且还是汉学家及文学翻译家。马教授将中文版的《灵山》翻译成瑞典文是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因素。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曾决定将诺贝尔将颁发给老舍先生,只不过他当时已逝世,所以中国人错失了一次机会。为什么老舍的作品能够得到评委们的认可呢?这与老舍先生优秀的翻译紧密相连。老舍先生一生出过两次国,时间分别为1924—1930年、1946—1950年,所以老舍先生将近有十年的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他不仅擅长于写作,而且英语水平高,也从事翻译工作。老舍先生与华裔女作家郭镜秋合译了自己的作品。既是作者又是译者的老舍先生,在把握原文思想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他虽然是把母语翻译成英语,但是本来英语水平就高再加上对原文准确的理解、把握,老舍先生作品的译文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肯定。但是像老舍先生这样既会写作又有很高的翻译水平的中国作家又有几位?中国人将中国作品翻译成外文的水平远没有外国人将中国作品翻译成他们母语的水平高。有学者认为杨、戴的《红楼梦》的译本不如霍克斯的译本好,虽然杨老的夫人是英国人,可以帮他修改译本,但是还是没有霍克斯,一位讲英语的汉学家翻译得好。与其说中国缺乏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如说是缺乏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翻译家。
  结语
  虽然中国仅有一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中国的许多作品达不到获奖的水平。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多数能直接阅读英、法、德、西以及北欧的原著。可是能够直接阅读汉语的院士又有几个?要是院士们都像马悦然教授那样精通汉语的话,咱们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早已写进了历史。为什么中国译者将外国作品大批地译入我国,而将我们作品外译的外国译者不多?因为大多数的外国人还没有发现我们中国文化的价值。尽管中国翻译者翻译的中国作品没获奖,但是翻译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吸引外国人的眼球,要引起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注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有更多的文学作品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名单。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黄发有.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J].中国當代文艺研究 2008(2)
  [3] 刘靖之.翻译与诺贝尔文学奖——中译英随笔[J].中国翻译 2002(6)
  [4]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材编写组.英语翻译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 尹富林,阮玉慧.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6] 张智中. “优势竞赛论”本质透析[J].外语教学 2004(6)
  [7] 郑贤贵,潘演强.论“优势竞赛论”[J].上海翻译 2005(4)
其他文献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摘要】: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有很多,在这些散文中体现出了散文中的意境美。其中,意境美体现在“意境”一词之中。通過对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的分析,去感受意境中产生的所看、所思、所想。  【关键词】:意境所看所思所想  散文是一种文体,提到散文就会想到意境。在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中,意境同样是存在的。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在《庄子··齐物论》中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伤心咖啡馆之歌》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国文学作品,在国内外被多次解读过,早期其研究重点都交织于心理学,伦理学方面,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才逐步有学者分析这部短篇小说的叙事魅力。卡森·麦卡勒斯的空间构造能力以及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是使得她的作品别具一格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吸收之前对《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叙事解读内容上,根据空间叙事的理论,分析作者叙事技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世界文化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有四个文化体系作为主要的支撑,即: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不论是哪个文明,哪种民族,亦或是哪个国家,在其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迁中或多或少都受到来自这四大文化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的影响。而特别的是,这四大主文化对东南亚文明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前后不一的都留下了印记,造成了东南亚这一地区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而
期刊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个人受不了独自一人吃饭,打水,上课,努力去融合他人,刻意的讨好别人,然而结果却不如人意,那些人并没有因为她的讨好而真正对她好,她还是感到很孤独。看完那篇文章,我就在想为什么要排斥孤独,对孤独那般恐惧呢!诚然,孤独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怀疑自我,感到自己不合群等不利结果,倘若换一个角度看待孤独,其实一个人的生活也很好啊!  一直以来都
期刊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在大众的心中,爱情是浪漫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但残酷的是,直至近代,由于女人的生存完全依靠婚姻的,所以爱情对于女性来说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白流苏,一个不受男人支配、摆布,具有强悍的自救精神的特殊女性,她以自己的老练与智慧主宰着自己的命运,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旧时代的女性是如何在困境中"抗争"命运,
期刊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其一:《走山道赴云龙书院》  山峰吹的干净的台阶/如平平仄仄的道旁诗歌的韵律/千年过来仿佛一座时光隧道/人群如梭无论何时来此/一条小河和厚实的石桥/走到了东坡醉卧的黄茅岗/我想那晚上洋河他至少喝了八两/摸索着到了文武之地/书院道旁群人教授一个少年练拳/登堂入室左右对联高悬/田教授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妙语连连/听众老少男女此处掌声不断/满满一堂人只能挤站在
期刊
(江苏省徐州市第35中学高二六班,江苏 徐州 221000)  最近总是在做梦,梦到过去,尚还年轻。最近总爱看照片,看照片里的自己,笑容灿烂。  最近回了次老家,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只觉尘缘如梦,梦醒无踪。我静静的坐在窗台之前,看远处风景如烟。只想趁时光还好。先列一张梦想的清单,让白纸上留下我思想的痕迹。  如若它还存在,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名作家。尚不具备天赋的我,也没有多少意志力,竟然可笑的做了
期刊
(湖南师大附中,湖南,长沙 410006)  亲爱的爷爷:最近身体还好吗?  抱歉,已经有一段时间未能来看您了。  每次都以学习忙而推脱过来,其实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害怕面对您期待的眼光与不停的叮咛……  爺爷,您知道吗?您的爱让我觉得好沉重……  每次见面,您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要好好学习,要考上好的大学,要进班级前几名,要为您们争气……做作业期间您也会每隔几分钟便过来看
期刊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第二中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6300)  【摘要】:付出爱心,就会收获希望。老师在学生成长中所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坦率与真诚、关爱和负责就能赢得家长的信任。  【关键词】: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去年9月1日我擔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工作,今年一年级班额大,45人各有各的特点。给我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我也为此苦恼,费了很多心思。  下面我就重点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有很多享誉世界的音乐艺术家,例如肖邦、贝多芬、李斯特、勃拉姆斯等,这些音乐家用毕生的精力与才华创造了大量的艺术财富,并在音乐史上留下辉煌缤纷的色彩。而在众多古典音乐艺术家中,罗伯特·舒曼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含有极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富含极高的欣赏、研究价值。《阿贝格变奏曲》是舒曼的第一步钢琴作品,同时也是其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