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开端》同步辅导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的形成,最初的人类社会,亚非古代大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印度,西方古典文明之源——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人类文明是怎样逐渐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编写的,以便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及传承关系。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程标准要求】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内容较少,按照课标的要求,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以理解为主。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分段法:以人类发展的大致阶段进行划分和记忆。
  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完全形成的人”→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2.分类法:将本课涉及的主要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后加以掌握。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例题解析】
  例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是从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生活在()
  A.亚洲B.非洲C.欧洲D.美洲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识记能力,早期猿人化石都出现于非洲。答案:B
  例2:下面关于氏族公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
  B.它先后经历了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两个不同阶段
  C.母系氏族的血统按母系划分,氏族首领也由妇女担任
  D.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氏族的认识。如果学生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的情况,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答案:B
  【试题精选】
  一、选择
  1.人类大约形成于距今()
  A.170万年前 B.公元前300百年前
  C.公元前3500年前 D.三四百万年前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右图属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代表()
  
  A.《圣经》 B.《拿破仑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权利法案》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A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B、D两项是世界近代史上出现的法典,只有C项符合题意。特别是“古代第一部”和“成文法典”体现了法典本身的历史地位。答案:C
  例2:古代印度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古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国王属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种姓制度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印度种姓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的重要特征。答案:B
  【试题精选】
  一、选择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祥于()
  ①尼罗河流域 ②幼发拉底河流域 ③底格里斯河流域 ④印度河流域 ⑤恒河流域 ⑥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2.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成果出自该地区()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佛教D.太阳历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4.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着:“不看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其中的横线上应该填上()
  A.尼罗河 B.金字塔 C.开罗 D.亚历山大港
  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
  B.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明
  C.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D.没有古代埃及文明,就没有尼罗河的悠久历史
  二、能力延伸
  古埃及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被称为“一个地球伟大文明的遗嘱”的金字塔。有人说“不是埃及造就了金字塔,而是金字塔造就了埃及”,“世界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对此你作何评价?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伯里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学习方法指导】
  1.列举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寻找史料,列举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高峰的理由,加深理解。
  2.时序法:罗马共和国建立(前509年)→成为地中海霸主(前2世纪)→繁荣→危机和衰落(前1世纪)→灭亡(前27年)。
  3.识图法:通过认知与本课相关的地图和图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地图:《古代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2)图片:《伯利克里》、《习艺的少年》。
  4.联系法:(1)联系传说或故事:《木马计》、《罗马城的传说》、《汉尼拔》、《埃及艳后》等。(2)中外知识联系:古代军事家、著名战争、中国奴隶制的繁荣、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
  【例题解析】
  例1:希腊早期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它发祥于()
  A.克里特岛 B.雅典 C.斯巴达 D.特洛伊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本课题目“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是古代希腊,而希腊早期文明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答案:A
  例2:下列对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时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解析]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雅典是奴隶制共和国,政权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并不是所有居民都能参政。答案:D
  例3:布匿战争的作战双方是()
  A.罗马与迦太基 B.雅典与斯巴达
  C.罗马与波斯 D.波斯与埃及
  [解析]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学生可通过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答案:A
  【试题精选】
  一、选择
  1.脍炙人口的“木马计”故事,引领我们去探索辉煌的()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罗马文明
  C.古代巴比伦文明 D.古代波斯文明
  2.古代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
  A.特洛伊 B.罗马
  C.雅典 D.斯巴达
  3.右图人物是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他是()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大帝
  C.伯利克里 D.屋大维
  4.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圣火的传递成为奥运大事之一,奥运圣火与下列哪个古代地域文明有关()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印度
  5.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扩张。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称霸地中海而进行的关键战争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与特洛伊的战争 D.与埃及的战争
  6.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
  A.凯撒 B.安东尼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二、材料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上面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古代一个奴隶制城邦的政治状况,请回答:
  (1)材料中的“我们”可能是生活在哪个城市中的人们?
  (2)这个城市的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请简要说明伯利克里统治这个城邦时期的作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试题精选参考答案
  第1课
  一、1.D 2.D 3.B 4.C
  二、提示: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过程中,人们经济社会地位的转变是关键因素。
  第2课
  一、1.C 2.B 3.C 4.B 5.D
  二、答案提示:从今天金字塔对埃及经济、政治的影响方面理解第一句话;从金字塔建造的牢固、规模和精确程度理解第二句话。
  第3课
  一、1.A 2.C 3.C 4.B 5.B 6.C
  二、(1)雅典。(2)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