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bored pil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场地准备: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现场进行桩位精确放样,在桩中心位置钉以木桩,为控制准确再在桩顶钉上铁钉并精确定位,同时以十字桩形式设护桩,放线后由主管技术人员进行复核,施工中护桩要妥善看管,不得移位和丢失。
  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平整夯实,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位置,动力供应,砂石料场,拌和机位置,钢筋加工场地,施工便道,做统一的安排。
  2.埋设护筒:
  护筒在钻进作业中应该不变形,并能保持孔口不坍塌,应有一定的刚度并能重复使用,一般采用厚度3一10mm钢扳制成,厚度一般控制在5mm以上,护筒内径根据钻机类别进行选择,使用旋转钻机时比桩径大10一20cm,使用冲击钻时比桩径大20一30cm。埋置护筒要考虑桩位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为保持水头高度,护筒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无水地层护筒宜高出地面0.3—0.5m,为避免护筒底悬空,造成蹋孔,漏水,漏浆,护筒底应坐在天然的结实的土层上(或夯实的粘土层上),护筒四周应回填粘土并夯实,护筒底部要密封,底部与土层空隙要用粘土堵死。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应不超5cm。护筒埋置深度:在无水地区一般为1一2倍的护筒直径。在有水地区一般为入土深度与水深的0.8一1.1倍。
  3.选择钻孔机械:
  正循环钻机:粘性土、砂类土、强风化、中等到微风化岩石,砾、卵石粒径小于2cm,桩径80-250cm,一般小于1.5m, 孔深《50m。
  反循环钻机:粘性土、砂类上、细碎石土(卵石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强风化、中等到微风化岩石,桩径一般小于2m,孔深一般《60的场地。
  正循环潜水钻机:淤泥、粘性上、砂类土、砾卵石粒径小于10cm,钻孔直径60一150cm,孔深50m。
  全套管冲扳抓和冲击钻机:适用于各类土层,孔径80一150cm,孔深30一40m。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必须保持平稳,不能发生位移和沉陷。因此钻机安装就位时,底座应用枕木垫实塞紧,顶端用风绳固定平稳。
   4.制备泥浆
  应选用塑性指数IP>10的粘性土或膨润土,对不同土层泥浆比重可按下列数据选用:
  粘性土和亚粘土可以就地造浆,泥浆比重1.1一1.2间。
  粉土和砂土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1.15—1.25:
  砂卵石和流砂层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1.3—1.5。
   二.钻进作业
  1.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人护筒内,对正桩位,启动泥浆泵和转盘,等泥浆输到孔内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孔。具有导向装置的钻机开钻时,应慢速推进,待导向部位全部钻进土层后,方可全速钻进。 正循环钻机开孔时,应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待泥浆进入孔内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用泵吸式反循环钻进时,钻头应距孔底20一30cm,防止堵塞吸渣口,在接长钻杆时,应注意接头紧密,防止漏气、漏水和钻杆松脱。用气举式反循环钻开孔时,钻杆必须在钻孔内埋入水中约6m,才能扬水排渣。反循环钻进时,必须注意连续补充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避免坍塌。
  2.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开始钻进及护筒刃脚部位或砂层、卵砾石层中时,应低档慢速钻進。钻进过程中,要确保泥浆水头高度高出孔外水位0.5M以上,泥浆如有损失、漏失,应及时补充,并采取堵漏措施。钻进过程中,每进2-3m应检查孔径、竖直度,在泥浆池捞取钻渣,以便和设计地质资料核对。
  3.钻进时,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应采用减压法钻进,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使钻头平稳回转。
  4.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清孔方法有抽浆法(适用于孔壁不易坍塌的柱桩和磨擦桩、换浆法(用于正循环钻机)、淘渣法(适用于冲抓、冲击、成孔,掏渣后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3)。清孔时必须保证孔内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排渣,都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5.清孔后用检孔器测量孔径,检孔器的焊接可在工地进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
  三、 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1.钢筋笼的制作:钢筋的下料、焊接及绑扎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要求主筋平直,箍筋圆顺,尺寸准确,主筋接头互相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不多于主筋总数的50%,两接头距离大于50厘米。为使钢筋笼达到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2米左右对称设置四个“水泥垫块”。钢筋笼根据设计长度分节加工,钢筋笼每节长自行调节,以防止骨架在运输、吊装就位过程中变形。
  2.钢筋笼运输及吊装:无论采用什么办法运输,都不得使骨架变形。起吊时可用双吊点,吊点位置恰当。采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主钩起吊。第二吊点设在骨架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松第二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垂直后停止起吊。解除第二吊点后,吊入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若遇至阻碍,可徐起直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因而引起坍塌。下放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孔内水位情况,如发生异样马上停止,检验是否发生坍孔。钢筋笼入孔接长宜用单面搭接焊,以利施工,并使上下节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笼入孔后采用四根定位钢筋将钢筋笼固定在护筒顶的钢管上,以防止钢筋笼下沉或上浮。
  四、水下砼浇注:
  水下砼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内径一般为25一35cm,导管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合格的导管才能使用,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不能接触到钢筋笼,以免导管在提升中将钢筋笼提起,导管可吊挂在钻机顶部滑轮上或用卡具吊在孔口上,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0.25一0.4m,导管顶部的贮料斗内砼量,必须满足首次灌注剪球后导管端能埋入砼中0.8—1.2m,施工前要仔细计算贮料斗容积。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砼。随着砼的不断浇入,及时测量砼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保持2—6m间。每根导管的水下砼浇筑工作,应在该导管首批砼初凝前完成。砼的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砼浇筑应连续进行,为保证桩的质量,应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5一1.0m左右的桩头,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清除。技术人员应对钻孔灌注桩各项原始记录及时进行整理签认。
   五.工艺流程
  
  
  六、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测量控制:
  ①、灌注桩定位所用的全站仪,控制高程的水准仪必须校正,检测。
  ②、桩位定位前应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闭合测量,坐标、高程控制点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才可进行桩位定位测量。
  ③、桩位定位木桩钉好后,应在护筒上定好十字护桩,以方便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测控制。
  2.钻机就位及对中控制:
  ①、钻机操作平台一定要水平,用水准仪测量四角高程,四角高程偏差不得大于2mm.
  ②、钻机磨盘中应与护筒中在一竖直平面内,用线锤检测磨盘中是否与护筒十字护桩中心完全重合,钻头应对准桩的中心,偏差不允许超过1cm.
  ③、检测磨盘是否水平,用水准尺将磨盘两个垂直方向进行检测。
  ④、检测钻头、钻杆是否铅垂重合,与磨盘是否垂直。
  3.钻进过程中质量控制:
  ①、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进尺读数,进入土层深度,根据不同的土层严格控制进尺速度,并根据土层种类,进尺速度相校合,检测钻进过程是否异常。
  ②、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测泥浆浓度,根据不同的土层要求,控制泥浆浓度。
  ③、钻进过程随时检测钻机是否移位,护筒是否倾斜,漏水,桩孔是否垂直,是否发生塌孔,窜孔等现象。
  4.终孔检查:
  ①、终孔后立即检查钻进记录,复核钻进进尺记录是否存在误差或记录错误,并同时将钻进时间与前面已成孔的桩相对照,是否存在较大偏差。
  ②、计算钻杆加杆总长度,是否与设计孔深相一致。
  ③、测绳量测孔深与设计相比较,并与钻杆进尺数相比较,并计算沉渣深度,进尺数应为钻杆长度加三分之一钻头长度。
  ④、取终孔时的土样进行目测,是否与设计土层相符,能否作为终孔的条件,如存在较大偏差应与监理及设计院及时取得联系。
  ⑤、用孔规检测桩孔的垂直度。
  5.吊放钢筋笼的质量控制:
  ①、钢筋笼制作的钢筋规格、尺寸、间距、钢筋笼内径,保护层垫块,每节钢筋笼的长度是否正确。
  ②、钢筋笼吊放是否与孔口竖直,不得偏移。
  ③、钢筋笼的搭接长度,焊接质量,接头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④、钢筋笼下好后应将其固定用钢管固定或用钢筋焊接在钻机平台上,以防灌注砼时上浮。
  6.二次清孔:
  ①、二次清孔后应检查沉渣深度是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支承桩控制在5cm以内,摩擦桩控制在20cm内。
  ②、二次清孔后,砼灌注前应检测泥浆浓度,泥浆浓度应控制在1.05-1.20之间。
  7、灌注砼质量控制:
  ①、导管应事先做闭水试验,检测密封性,抗水压性和接头抗拉试验。
  ②、料斗的容量应经过计算,满足第一灌砼灌入后使导管首次埋深大于1m并填充导管下部的要求。
  ③、导管的下放深度应距底部的距离小于40 cm.
  ④、导管下放时应逐节检测接头是否接牢。
  ⑤、砼到场后应检查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20之间。。
  ⑥、砼的浇筑应控制首批砼的浇灌量,灌注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每根桩砼灌注应在首批砼初凝之前完成。
  ⑦、浇筑过程中应计算导管的埋深,严格控制在2-6m,防止埋深太深导管拔不出来或埋深太小,泥浆混入砼造成断桩。
  ⑧、应配备一台发电机,以防停電不能保证砼的连续浇注。
  ⑨、为保证砼的浇注质量,砼浇注接近桩顶时应控制砼的方量,应灌注至比桩顶高50cm-80cm左右,待初凝后终凝前凿除。
  七、结束语
  以上是个人的经验及总结,仅供参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经过洞口分割之后,洞口上下的部位称为连梁。连梁的特点是跨高比小,与连梁相连的墙肢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而连梁刚度变化,对整体结构影响较大,它是整体结构的刚度调节器。震害情况及试验研究都表明,连梁容易产生受弯或受剪破坏导致剪力墙最后丧失承载能力。所以连梁设计的合理与否在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在民用建筑中普遍设计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盖,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但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现象相当普遍,其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现就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一些分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过宽的裂缝会引起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损坏结构的外观,影响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我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架-抗震墙结构,简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  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的日益加快,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工程造价显得日益迫切。本文从工程设计阶段、签订施工合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和加强经济人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控制;限额设计;工程监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peed up day by day, t
期刊
中图分类号:C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9年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并且这个树种试验也属于德援项目的一项目工程,德援办在围场的三个不同地方进行了树种试验,经过二年多的试验,有了很大的成就,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由于自然条件及造林习惯的影响,河北省承德地区特别是围场县造林一般以针叶纯林为主,尽管纯林营造方便,成活率高,但是属于生态不稳定林分,易发生严重病害,对森林防火
期刊
摘要:质量是工程关注的关键点。本文就市政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从配合比和施工中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project is key point of concern. This paper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concrete
期刊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己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物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以供同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he mass concrete crack problem has b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因此作为结构工程师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一、结构选型  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规范在这方面规定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
期刊
摘要:质量是工程之本。本文首先探讨了影响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要素,然后提出了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价值,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Abstract: quality is the proje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fa
期刊
摘要:简要介绍锚杆挡墙的基本原理,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分析板肋式挡墙在边坡支护中的特点及应用条件,针对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锚杆挡墙,板肋式,临时坡面,施工期稳定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retaining wall, according 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