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我担任flash 动画制作这门课的任课老师。从一开始的flash 基本入门介绍,到后面的flash 欣赏,以及上课的每个案例及任务,我都绞尽脑汁去设计,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课堂上如何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增加学生上课的热情,好让他们喜欢我的这门课。作为对所学课程的总结,每学期最后一项任务是让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出一个能反应自己水平的动画来。
今天,又到了考试前的倒数第二次课,按照教学计划,我留了两周左右的课程时间,给学生们在课堂上思考和制作一个flash期末动画。我觉得像flash这样的应用类软件课程,最后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软件,所以,让学生靠死记硬背去考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考试的目的关键在于检验学生学完之后会不会应用,所以我给他们的期末考试试题就是上机制作出一个动画来,这次的主题是《他们生活的世界》,题材不限,动画的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到两分钟,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动画。这里的“他们”可以是一群人、一类人、一个职业的人、或者是一类动物……,总之就是要学生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来制作出一个动画。但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所学过的知识点基本上都要在这个动画里体现出来,动画形式不能是单一的,并且一定必须是自己原创的,不能从网上下载下来修改一下交给我敷衍了事。因为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很看重这次考试,一些有想法的学生会尽情发挥,因此我每次教这门课最后都能收到一些学生上交的优秀作品,但也有一些上课不认真的,或者实在对flash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敷衍了事胡乱做个动画交给我,个别学生甚至偷偷从网上下载一个动画,然后略微修改一下,再上交给我。
“同学们,请尽情发挥你们的创意,把你们的想法表现出来,遇到问题随时可以举手问我!”我引导学生们开始去构思和创作自己的作品,然后微笑的看着学生们,等待他们去动手,期待他们热烈地向我提问。有的同学开始兴奋地着手准备起来,有的同学哼哼唧唧似乎还是没有灵感,我在机房里慢慢踱着步,开始尝试着鼓励他们,一些同学遇到了问题,举手问我,我就停下来,耐心的为他们解答。过了一会儿,一个皮肤黑黑的坐在后面的男生举手问我问题,“老师,请问怎么调节这个场景里面的声音啊?”我走过去,耐心地解答了他,随后,我拿起鼠标,放在他的作品上,粗略地想看看他做的作品,并想给他一些建议,我看到他的作品基本都已经做完了,而且做得像模像样。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前半学期他学的并不好,也不是经常问我问题的学生,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但我依稀记得期中考试时他为了敷衍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小动画的源程序,略微修改了下就交给我的,当然我也毫不留情,没让他及格。
我打开他作品里的“库”,发现他的库里的元件制作都非常的规范,甚至被分门别类地分为很多文件夹,照理说一般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少会注意到这点,而且他还是全部用英文名去命名每个元件的,难道说他是……,一个不好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我觉得自己不相信他。我立即打开他的时间轴,发现时间轴上的图层也是全部用英文命名的,而且他的作品已快做完了,而有的同学才刚开始做开头的部分,于是我更加肯定了,我脱口而出:“你的作品是自己做的吗?是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他愣了愣,先是没有反应过来,随即立马脸涨得通红,马上说:“不是的,老师,这是我自己做的!”他的表情分明有种受到了不信任的感觉,“那你做的这么好啊?而且这些元件名和图层名只有都是下载下来才会去用英文来命名的!”我接着不依不饶,继续发问,按照我的经验,网上下载下来的源文件里都是用规范的英文命名的。
“老师,你相信我,这确实是我花了很多时间自己做的,真不是我下的,我平时编程时就习惯用英文来命名,学习JAVA,C#时都是已经养成习惯了的!”他露出了着急的表情,继续为自己辩解着,看着他那真诚的眼神,还有那坚定的语气,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猜测了,“真的?”“老师你相信我,绝对是真的!”我还在迟疑中,这时,旁边一堆男同学开始为他说话了,“老师,你相信他吧,他确实是自己做的!”“老师,人家可是编程高手呢,人家的JAVA和C#学得好得很呢!”“老师,不信你让他再做一遍给你看看啊!”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是我错怪了他?我有些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看到他那样着急的表情、斩钉截铁的语气、坚定的眼神以及周围同学的反应,我越发觉得是自己误解他了,可能我真的只看到他的过去,而没看到他的进步和他默默付出的努力,作为老师,真的不应该这样去对一个学生过早地下结
论。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他说“真的啊,想不到你最近进步还是蛮大的,希望你继续努力,最后能交出优秀的作品来!”他开心地笑了,点了点头,继续开始做他的作业。
最终,这个学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上交了一个优秀的flash作品,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看得出来,他花了很多功夫,也不是网上随便就能下载到的。那天上完课不久后,我遇到了他们班的班主任黄老师,正好聊到了这件事,黄老师笑着对我说:“这位同学学习计算机程序的反应非常快,程序课的程序编制也是名列前茅的,但他美术基础却很差,遇到这些画画的作业就头疼,做flash时,画画难住了他。在期中考试我发现了他的问题后,还找他聊了聊,他也说他要把落下的美术赶上来,争取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
听到这里,我确定自己当天确实冤枉了他,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明白学生是在不断成长的、绝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对他下定论,也不能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妄下判断,也许那天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已经伤害了他,甚至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幸好他没有恨我,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反省一下,以后再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判断一个学生了,更多的应该是去主动相信学生,因为,有的时候相信比怀疑更容易激励一个人!
(责任编辑:应乐)
今天,又到了考试前的倒数第二次课,按照教学计划,我留了两周左右的课程时间,给学生们在课堂上思考和制作一个flash期末动画。我觉得像flash这样的应用类软件课程,最后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软件,所以,让学生靠死记硬背去考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考试的目的关键在于检验学生学完之后会不会应用,所以我给他们的期末考试试题就是上机制作出一个动画来,这次的主题是《他们生活的世界》,题材不限,动画的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到两分钟,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动画。这里的“他们”可以是一群人、一类人、一个职业的人、或者是一类动物……,总之就是要学生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来制作出一个动画。但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所学过的知识点基本上都要在这个动画里体现出来,动画形式不能是单一的,并且一定必须是自己原创的,不能从网上下载下来修改一下交给我敷衍了事。因为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很看重这次考试,一些有想法的学生会尽情发挥,因此我每次教这门课最后都能收到一些学生上交的优秀作品,但也有一些上课不认真的,或者实在对flash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敷衍了事胡乱做个动画交给我,个别学生甚至偷偷从网上下载一个动画,然后略微修改一下,再上交给我。
“同学们,请尽情发挥你们的创意,把你们的想法表现出来,遇到问题随时可以举手问我!”我引导学生们开始去构思和创作自己的作品,然后微笑的看着学生们,等待他们去动手,期待他们热烈地向我提问。有的同学开始兴奋地着手准备起来,有的同学哼哼唧唧似乎还是没有灵感,我在机房里慢慢踱着步,开始尝试着鼓励他们,一些同学遇到了问题,举手问我,我就停下来,耐心的为他们解答。过了一会儿,一个皮肤黑黑的坐在后面的男生举手问我问题,“老师,请问怎么调节这个场景里面的声音啊?”我走过去,耐心地解答了他,随后,我拿起鼠标,放在他的作品上,粗略地想看看他做的作品,并想给他一些建议,我看到他的作品基本都已经做完了,而且做得像模像样。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前半学期他学的并不好,也不是经常问我问题的学生,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但我依稀记得期中考试时他为了敷衍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小动画的源程序,略微修改了下就交给我的,当然我也毫不留情,没让他及格。
我打开他作品里的“库”,发现他的库里的元件制作都非常的规范,甚至被分门别类地分为很多文件夹,照理说一般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少会注意到这点,而且他还是全部用英文名去命名每个元件的,难道说他是……,一个不好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我觉得自己不相信他。我立即打开他的时间轴,发现时间轴上的图层也是全部用英文命名的,而且他的作品已快做完了,而有的同学才刚开始做开头的部分,于是我更加肯定了,我脱口而出:“你的作品是自己做的吗?是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他愣了愣,先是没有反应过来,随即立马脸涨得通红,马上说:“不是的,老师,这是我自己做的!”他的表情分明有种受到了不信任的感觉,“那你做的这么好啊?而且这些元件名和图层名只有都是下载下来才会去用英文来命名的!”我接着不依不饶,继续发问,按照我的经验,网上下载下来的源文件里都是用规范的英文命名的。
“老师,你相信我,这确实是我花了很多时间自己做的,真不是我下的,我平时编程时就习惯用英文来命名,学习JAVA,C#时都是已经养成习惯了的!”他露出了着急的表情,继续为自己辩解着,看着他那真诚的眼神,还有那坚定的语气,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猜测了,“真的?”“老师你相信我,绝对是真的!”我还在迟疑中,这时,旁边一堆男同学开始为他说话了,“老师,你相信他吧,他确实是自己做的!”“老师,人家可是编程高手呢,人家的JAVA和C#学得好得很呢!”“老师,不信你让他再做一遍给你看看啊!”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是我错怪了他?我有些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看到他那样着急的表情、斩钉截铁的语气、坚定的眼神以及周围同学的反应,我越发觉得是自己误解他了,可能我真的只看到他的过去,而没看到他的进步和他默默付出的努力,作为老师,真的不应该这样去对一个学生过早地下结
论。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他说“真的啊,想不到你最近进步还是蛮大的,希望你继续努力,最后能交出优秀的作品来!”他开心地笑了,点了点头,继续开始做他的作业。
最终,这个学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上交了一个优秀的flash作品,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看得出来,他花了很多功夫,也不是网上随便就能下载到的。那天上完课不久后,我遇到了他们班的班主任黄老师,正好聊到了这件事,黄老师笑着对我说:“这位同学学习计算机程序的反应非常快,程序课的程序编制也是名列前茅的,但他美术基础却很差,遇到这些画画的作业就头疼,做flash时,画画难住了他。在期中考试我发现了他的问题后,还找他聊了聊,他也说他要把落下的美术赶上来,争取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
听到这里,我确定自己当天确实冤枉了他,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明白学生是在不断成长的、绝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对他下定论,也不能老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妄下判断,也许那天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已经伤害了他,甚至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幸好他没有恨我,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反省一下,以后再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判断一个学生了,更多的应该是去主动相信学生,因为,有的时候相信比怀疑更容易激励一个人!
(责任编辑: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