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军对菲律宾的战场调查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现在,南海旁的菲律宾蹦跶得很欢,不仅四处大放厥词,还跑到中国岛屿上对中国渔民动手动脚。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运筹帷幄。对于我方该如何“知己知彼”,相信已有相关人士在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这把当年日本人如何研究菲律宾的一点老案例翻出来,供大家参考参考,娱乐娱乐。
  据日本《一亿人的昭和史》附图可知,1937年~1945年,日本陆军投入兵力约为690万,战死约145万,其中在中国本土战死43.8万。而在菲律宾,日本陆军投入兵力46.6万,战死36.8万,战死人数仅次于中国战场。因而,二战中日军菲律宾作战值得关注。军用地图和兵要地志调查是战场准备的重要方面。当年日军通过对菲律宾地图盗测、兵要地志调查,力图全面掌握当地的战场条件、气象特点等信息,甚至对菲律宾的民族宗教、文化特点、统治方式等方面,都作了一些调查评说。
  日军盗测的菲律宾地图
  日军1941年12月对菲律宾发动进攻,但早在1923年就开始拟定了对驻菲美军的作战计划。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的《大本营陆军部》叙述:根据1923年制定的“国防方针”,日陆军分别拟定了对中、俄、美的作战计划;1926年度计划,则是动员32个师团,对驻菲美军作战使用1个军、3个师团,对关岛方面美军作战使用1个支队。然而另一方面,日军参谋本部对英、美的“南方”作战仅限于桌上研究。直到1940年5月下旬,经过陆军省军事课长岩畔豪雄大佐向参谋本部作战部课长冈田重一大佐询问,参谋本部作战部才开会研究,决定及早拟定对英、美、荷兰的作战计划,并从研究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兵要地志作为开始。日本战史研究界认为,这是陆军南方作战的开端。
  1934年,日军对地处马尼拉湾要冲的科雷希多岛进行摄影,制作了1:1万的地形图。1941年,“尚武”(即14方面军)1600部队根据航空摄影制作了吕宋岛的1:10万“要图”。日军精度较高的菲律宾1:5万或1:10万地形图,大多是1944年占领菲律宾之后,由“威字”(即南方军)15885部队、1160部队、1373部队利用航空摄影完成的。如沃达附近、卡拉延附近1:5万地形图,吕宋岛、苏禄群岛1:10万地形图等。但是日军使用的菲律宾地图,很多都是“盗版货”。
  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地理学会图书馆,以及日本一些大学,就都存有二战时日军盗测的菲律宾地形图,表明日军在战前就搞到了1927-1930年美国所测的13幅吕宋岛西岸1:5万海陆合编的地图。开战后,日军也将缴获的美国测绘的地形图为其所用。如笔者从当年日军参谋本部汇编的《外邦兵要地图整备志》中发现,目军1942年5月对其获取的法属印度支那(越南)、缅甸、马来亚、兰领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地形图的精度进行了调查,其中菲律宾的地形图是根据美国1934年测绘的1:20万地貌晕渲图复制的。从书中所附《南方地方地图整备概况图》可知,1942年日军缴获的菲律宾地图,除巴拉望岛、棉兰老岛缺失,其余大部拥有。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供战术使用的1:10万的详细民都洛岛兵要地志图,供战役计划使用的1:50万菲律宾全岛兵要地志图,其底图也是据美国测绘的原图,加现地侦察后的兵要地志注记而成。1943年,日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调查制作了一套十幅拼接的1:50万菲律宾兵要地志图,地貌是依据盗得的1924年版美国绘制的菲律宾1:100万地图,地物则是根据掳获的1937年版美国1:40万菲律宾交通通信图编绘。日军再将现地侦察得到的各项与作战有关的情报,比如战区机场、港口、道路、通视、补给等,用红色文字和符号标记在地形图上,称之为“兵要地志图”,供高级指挥机构计划战役行动使用。
  当年日军对太平洋诸岛的兵要调查,首要目的似是确认岛屿各地段是否适于登陆,对菲律宾也是如此。
  日军一般用红色单线段表示可以登陆的地段,用红色曲线表示不能登陆的地段。比如菲律宾中部的内格罗斯岛,环岛全部用“可能登陆区域”或“不可能登陆区域”的兵要符号标示。宿务岛,是当时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和主要商港,也是美日两军激战之处。笔者在宿务岛兵要地志图上看到,在西南5英里的红色注记为:一、此处远近沙滨,四季通行,适于主力部队登陆;二、车辆及重装备可能登陆。而当年美军步兵第13团和182团,以及水陆车辆,就在此处登陆。美24师、31师攻取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的登陆点,伊利亚纳湾,日军兵要地志图中注明为,便于登陆之地,“海岸为沙滩,波涛平静,登陆后容易行动,岸边处可泊300吨大型船”。
  日军对菲律宾的兵要地志调查
  2011年12月,笔者在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找到一本1929年5月出版的,注明“秘”的《菲律宾兵要地志梗概》。笔者认为,1923-1926年间日本参谋本部为制定对菲作战计划,秘派情报人员调查后做成了该手册。这本油印手册仅25页,无署名,名曰“梗概”也名符其实。其内容分六章:国势概要、地势、上陆点、物资、气象、防备。
  所谓“国势概要”即菲律宾基本情况,以作战的观点观察菲律宾的各个方面。如“地形细部概说”描述某海湾“南岸一带道路良好,村落森林相错综,隐蔽处多”。“地物与作战的关系”中则记述:“椰树林,林边适于构筑阵地。林内步兵散兵容易通过,适于近距离射击战斗。密集部队不易通过,山炮容易通过。树木容易采伐,适于露营”。“物资”一章则记述有:主食为稻米和谷类:肉类,水牛有200万头,还有鱼类、蔬菜等;马粮为麦、豆;燃料方面为木柴、林木、煤、石油等。手册中还记述了菲律宾的汽车、马车、牛车等“运输资料”,并认为“吕宋平原征用挑夫困难”。
  日军情报人员对菲律宾的村落、住房的看法为“当地人狭隘不讲卫生,方便秘密的驻扎军队。学校、政府机关等建筑物整洁”。
  日军特别关注菲律宾便于登陆的地点,如“其三,南方登陆点某处适于部队登陆,沿岸处为沙滩。但水深过大,敌潜艇防御困难。”
  气象方面,日军记录了菲律宾的最高气温和风雨,如6~10月间为雨季,此时“河川涨溢,交通遮断。此期间海上危险,不适于作战”。   在“菲岛防备”一章,日军情报人员侦察记录了菲律宾海军基地军港、要塞的兵力,美军和当地人的数目,对于驻菲美军的分布调查到了中队(连)级。对首都马尼拉湾口要塞的火炮口径、数量、探照灯、无线电台,也都列表说明,甚至对炮台前部侧面、顶部和背部的防盾厚度都有精确记录。
  这册“秘”本的兵要地志虽简略,但反映出当年日军对菲律宾和驻菲美军作战研究的关注点。
  和它相比,日军“玉部队参谋部”,即第一师团司令部编印的一册油印本兵要地志则很详细,有近百页。它重点叙述了吕宋岛登陆点(并附要图)、吕宋岛道路网概况,菲律宾地形概况,菲律宾群岛有线和无线电通信,及海底电信网(并附要图),菲律宾金属和煤炭矿藏等。此外还有菲律宾群岛的机场概况,以及气温、风向、降雨及干旱区域分布,并列表说明菲律宾群岛作战与气象的关系。从隶属于日军第一师团的步兵第一联队(玉5914部队)战斗经历可知,该联队1944年8月派驻菲律宾,后被美军歼灭。因此,第一师团这本菲律宾兵要地志,成书应在战争末期。
  日军第一师团从防御和统治的角度,对菲律宾当时的所谓敌情、社情都十分关注。如兵要地志中绘有“菲律宾敌动向要图”、“兵匪情报联络系统图”、“治安恢复概况图”,特别对美军潜艇的活动按月列表登记,并画出曲线图。日军收集的菲律宾经济及气象资料
  日本军方对其兵锋“北进”或“南进”,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军事中枢参谋本部虽然强调做好对英美的战争准备,但行动并不迅速。如1941年1月,作战部田中第一部长说“日美战争能否发生?其危险性是相当大的,但1941年内不致发生正式战争。但必须尽早做好战争准备,一旦发生战争不致措手不及。”说是如此,但笔者看到日军太平洋战争的兵要地志资料,大多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如1941年11月日本陆军省主计课别班,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前一个月,汇编了一厚册油印本《南方诸地域兵要经济资料》,其内容包括,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泰国、菲律宾、兰领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缅甸、英领马来亚、香港等国和地区的经济情况,特别是英、美在这些地方的经济资料汇集。
  其中有关菲律宾的内容,日军调查认为菲律宾在美国市场中占第七位:其战略物资主要为矿、椰子油和麻,而日本从菲律宾输入的战略物资主要是马尼拉麻、铁矿石、精选铜、铜矿等;菲律宾是“东亚关系圈中不可欠缺”的一环。从这本厚厚的兵要经济资料可以看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核心目的是掠夺资源。
  日军菲律宾战场的《兵要气象志》主要由陆军气象部队搜集整理。日军第二十五野战气象队的老兵森由治在回忆文章中提到,1941年该队编入新组建的“第三气象连队”(连队即团),并受命在菲律宾收集南方兵要气象资料。为配合选定“空袭作战”的突袭日期,军队各气象部门,甚至“台湾总督府气象台”的西村博士,也参与从事长期气象预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东京旧书店找到一本1941年由“台北帝国大学”助教小笠原和夫翻译的《南方气象预报资料》。它厚达705页,是曾任马尼拉气象台副台长的美国神父搜集整理的,主要叙述罗列了菲律宾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雷雨、台风等气象资料。该书的前言和正文都充满了翻译者热心“圣战”的情绪和字眼,作战用途十分明显。
  日军关于菲律宾的《兵要卫生志》
  1941年9月,距袭击珍珠港和进攻菲律宾还有3个月,日本陆军省印发了菲律宾《兵要卫生志》。这本由秘派菲律宾间谍调查写成的手册,基本按日军卫生勤务保障的兵要调查项目编写,分为地理、人口、气象、卫生、疾病、给水、有害动植物、现地物资等八编。其主要内容是战场卫生和给水,特别是给水。
  美国海军陆战队撰写的《岛屿战争》一书中提到,美军在争夺菲律宾的门户帛琉岛时,除遭受炎热而死,水源是第二大难题。帛琉岛并无天然地表水,而日本人所建的大型水库,大多已被破坏。因此笔者研读日军1:50万菲律宾兵要地志图时,十分关注战场饮用水的调查,但发现其中对战场饮用水源的记述寥寥,平均方圆数百千米仅注一处。如棉兰老岛某地以南“地下水源适于饮用”,北近海处的机场图上记述“引水管路尚在修建中,可掘井取水”;萨马岛“饮用水为雨水,水井少。”这样少的饮用水源如何支撑庞大的日本驻军及当地居民?
  《兵要卫生志》中则对给水很重视,特别调查了吕宋岛的地表水,还绘制了马尼拉的给水设施要图,对菲律宾各地地下水、河水、雨水、水井、管井等饮用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调查。此外在“毒鱼”一节,提到河豚和马尼拉湾中软体动物鳃中的寄生物易使人中毒,说明日军对捕食鱼类可能引起的中毒考虑周到。这使笔者想起1943年日军对其南方军印发的《南方地域现地自活教本》,即所谓《现地自活衣粮的胜利》一书(其实就是传授就地取材获取食物和衣物,野外生存的技能)。其中有“南海毒鱼简易鉴别法”一节,将有毒的鱼分为“轻毒”、“强毒”以及“刺毒鱼”,并附图说明。日军眼中的菲律宾民族宗教
  这本日军菲律宾《兵要卫生志》,除没有兵要地志中的“用兵的观察”即对从战略战术角度评价战场特点的简要叙述外,兵要地志中的主要内容大致都有涉及。笔者判断,除卫生疾病的内容之外,其它内容可能是从日军其它菲律宾兵要地志中摘抄而来。
  特别是人口和住民两章中,对当时菲律宾的人口人种、人数宗教信仰的分布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从“统治”的角度,或说民族性的角度,对其“特征”进行了评说。这是专事卫生勤务保障的军医所不擅长的。比如:比萨扬人是“菲岛人口中最多的政治中心人种”:伊洛克人的居住地域为北部吕宋岛的西部地方,“注重产业,长于航海和通商,敏捷且勤勉”。值得一提的是对非基督教徒的摩洛人,日军记述为“宗教为回教,马来人,善于操舟,以海盗为业,性甚狂暴”。
  摩洛人是菲律宾对穆斯林的称呼,现有400万,主要散居于南部的棉兰老岛(菲第二大岛)、巴拉望岛、巴西兰岛和苏禄群岛。他们于16世纪向西班牙占领军展开圣战,19世纪与美国殖民者拼杀,20世纪70年代在马科斯的高压统治下再度武装起义。1990年,菲政府允许南部的三宝颜、达威达威、巴西兰、苏禄四省共同组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自治区政府成员后来主要来自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然而,这种政治安排未能有效解决当地的贫穷问题、宗教种族矛盾。摩洛反政府武装有三支,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还有被美国视为国际恐怖组织的阿布·沙耶夫集团。摩洛民族的反政府运动长期以来受到利比亚、马来西亚、沙特和印尼等国的政治、宗教势力支持。加之经济落后等根本原因,菲律宾南部叛乱问题难以在近期得到根本解决,这是菲律宾政府的软肋。
  [编辑/秦蓁]
其他文献
用第五代战略核潜艇配备最新式的潜射弹道导弹,一直是俄罗斯人的梦想。“圆锤”与“北风之神”形成“强强搭配”,的确很美,它们将作为俄在2040~2045年前海上战略核力量的中坚。遗憾的是,俄罗斯人至今依旧是精神紧绷,有点莫名,有点憋屈,还有些许的无奈。    “圆锤”之伤    俄海军起初并没想到开发“圆锤”。20世纪90年代,俄国防部决定在三种海基战略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根据装备统一化、减少种类、保障
2013年8月底举行的第11届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首次公开展示了S-350“勇士”,这个传闻已近14年的新型中程防空系统,成为本届航展的最大亮点之一。不过该系统的首次亮相其实是两个多月前的6月19日。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金刚石,安泰防空集团位于圣彼得堡的奥布霍夫军工厂,“勇士”以全系统的形式向普京展示。  按照俄军规划,“勇士”将取代S-300防空系统,成为是未来国土防空部队的重要成员。S-30
2014年3月14日,中国台湾海军建造的首艘隐身导弹巡逻舰“沱江”号在宜兰苏澳龙德造船厂举行命名及下水典礼,穿浪双体船型设计再一次使多体战舰成为热门话题。联想到美国海军的三体船型濒海战斗舰(题图),中国海军已经在役的022型导弹艇,以及不久前曝光的中国海军新型三体舰,近几年采用双体或者三体结构的军用多体船不断进入视野,使我们不禁猜想:是否多船体结构是未来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趋势?  军舰中的“新星”
大小如蝙蝠的自杀式无人机,携带着高爆炸药从天空中呼啸而降;满天的无人机多如蜂群,小巧的体积、极快的速度,让身经百战、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保镖无用武之地,只能被动挨打;发射后自主飞行,可自主实现目标识别,集成了人工智能功能的无人机,让身手敏捷的保镖即便潜入水中也难逃打击;小小的无人机却携带高爆弹药,只要被一架无人机击中,庞大的“总统一号”直升机便被炸得粉身碎骨……  这是电影《天使陷落》中为我们展示的恐
为了打赢低强度局部战争,世界出现了快速反应部队,他们对火力支援武器有特殊的要求:重量轻、机动性好、火力强,实战要求能将兵力和装备快速空运或空降到战场。显然,一些重型装备无法满足空运和空降的要求,而一些轻型装备的威力和杀伤效应又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战术使用要求。鉴于此,对155毫米口径火炮系统采用轻量化技术及设计,正是适合了这种需求,可同时满足威力、杀伤效应和机动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山地作战的特殊性以
1.1939年8月,英国秘密情报局成功地用代号04“超级机密”的密码机破译了纳粹的密码,获得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绝密情报。这其中也包括德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对于航母的建造,除了装备发展的需求外,还要考虑的是更为现实的成本问题。毕竟一艘航母的建造成本也或者说采购成本只是初期的“投资”,在随后航母的全寿命周期中还有着是建造成本几倍的预算要等待埋单。更何况,仅航母建造的费用对很多国家而言已经是“望而却步”了。因此,观察已有近百年航母建造历史的美国,其航母的建造都是在前期大量成熟的技术基础和充足的经费保障条件下才得以顺利推进的。或是航母的相关设计和技术开发工
1940年5月,刚刚上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撤消了不准轰炸德国本土的禁令。在随后的一个月内,皇家空军轰炸机对德占区累计发动夜间空袭1700余架次,而自己仅损失了36架飞机,且多半是由于事故,给当时不可一世的德国空军彻头彻尾地浇了一盆冷水。同年7月,纳粹空军司令戈林召见了约瑟夫·卡姆胡贝尔上校,命令他火速组建一个高效的防空体系来保障第三帝国的空中安全。很快,卡姆胡贝尔用雷达、探照灯、夜间战斗机精心布置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从美国空军功成身退。其后近20年时间里,尽管“极光”(Aurora)神秘飞行器的存在传闻一直不绝于耳,但具有更高飞行速度的SR-71后继机并未出现。为此,外界对于这种新型平台何时问世一直保持浓厚兴趣。  近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的臭鼬工厂陆续向外界披露了SR-72无人驾驶侦察机的设计方案,表示已经基本突破了所需关键技术,将有可
随着无人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美国军方越来越担心恐怖分子使用小型商用无人机实施恐怖袭击,或利用无人机进行情报侦察。为此,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研制“悍马”车载反无人机激光武器系统。整套系统安装在三辆“悍马”车上,第一辆安装高能激光器,第二辆安装360°传感器以探测无人机,第三辆为激光控制中心。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分阶段演示该系统的能力:先实现静态攻击目标,而后实现行进间攻击目标。激光器的功率也将从最初的1